学科分类
/ 16
31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型机械养路作业中存在的职业卫生问题和职业危害因素及对工人身体健康的影响。方法通过观察、询问、听取介绍等形式,收集有关资料,考察工人的劳动过程、劳动制度及生活卫生设备等资料,同时测定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于操作部位进行其他有害因素的测定。结果大型机械养路作业同时存在着噪声、振动、粉尘等多种有害因素,有害因素强度重力加速度0.19~0.80g,噪声强度为84.6~98.5dB,粉尘浓度为4.77~82.29mg/m。调查组的自觉症状、心电图异常、听力异常检出率分别为45.6%、60.0%、52.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型机械养路作业中多种有害因素的联合作用对操作工人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损害,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 标签: 大型机械养路作业 有害因素 联合作用 健康损害
  • 简介:摘要目的以心理个性的视角,探讨中医药院校大学生个性品质的特有维度和内涵,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培养体系,为中医药院校加强人才培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启示。方法应用专业心理测验量表,比对多年测验数据结果,开展综合研究,确立中医药院校大学生个性的特有维度,并对其内涵进行了阐述。结果利他性、坚韧性、严谨性、开放性,是中医药大学生特有的个性维度。结论中医药院院校要突出做好医德、职业道德教育,确立多元、个性化人才培养观、质量观,发挥心理教育独特优势,建立功能化实践育人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 标签: 中医药 人才 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疗养路径在疗养院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患有糖尿病疗养员40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实行糖尿病疗养路径,对照组进行常规疗养,疗养期均为15d,对比两组的血糖达标率、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经过实验证明两组血糖在疗养期间均有下降,实验组疗养员的血糖达标率、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均比对照组更显著。结论应用糖尿病疗养路径对患有糖尿病疗养员的血糖达标率、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糖尿病 疗养路径 疗养 可行性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实施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护理意义。方法选取64例机械通气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和护理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和针对性较强的护理干预。结果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62%;护理组发生率为6.25%。同时常规组满意率为71.85%,护理组满意率为93.75%(P<0.05)。结论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其不良情绪,加快患者的恢复。

  • 标签: 机械通气 临床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39例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患者,对其护理方法与效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39例患者,经有效治疗和护理212例患者抢救成功,有效率为89%。结论对于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患者实施有效护理,能够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参考应用。

  • 标签: 气管插管 机械通气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机械通气患者脱机的观察与护理方法通过对103例机械通气患者采用呼吸肌的锻炼、严格的呼吸道管理、病情观察、心理护理等综合措施。结果89例患者成功脱机,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 标签: 机械通气 脱机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ICU机械通气病人的科学的护理方式。方法对照组病人仅采用常规基础护理;实验组病人除了接受常规的基础护理外,还要对其进行心理护理的综合性护理干预。治疗结束后评估疗效。结果实验组的治愈32例,好转11例,无效7例;对照组的治愈22例,好转14例,无效14例;实验组的有效率为86%,要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72%,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常规护理为基础辅以心理护理的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提高ICU机械通气病人的临床疗效和预后。

  • 标签: ICU 机械通气病人 监护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比较有创机械与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急重型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方法抽选2013年4月~2014年5月我科收治的急重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98例,随机法分为有创组(n=49)和无创组(n=49),分别进行有创和无创机械通气,比较两组患者通气时间、氧合指数(PaO2/FiO2)、APACHE-II评分水平及并发症、死亡情况。结果有创组通气后PaO2/FiO2高于无创组,APACHE-II评分低于无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创组发生VAP比例高于无创组,无创组死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创机械通气比无创机械通气用于治疗急重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效果显著,死亡率低。

  • 标签: 有创机械通气 无创机械通气 呼吸窘迫综合征 急重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气管插管全麻期间机械呼吸停止耐受时限。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8月我院30例泌尿外科微创手术,ASAⅠ—Ⅱ级患者,检测停止机械呼吸后1min、3min、5min、8min、10min、15min、20min、25min血气分析结果,记录可以允许高碳酸血症的到达时间并立即重启机械呼吸。结果一例因测试前PH值为7.29剔除实验,29例患者平均耐受时限为13.12min,所有参与实验病例均于机控呼吸开启后数分钟内恢复。结论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全麻期间停止机械呼吸后,在PCO2不高于80mmHg的前提下耐受时限对微创手术的时间要求有一定临床意义,同时也具有可操作性。

  • 标签: 气管插管 机械呼吸 停止 时限
  • 简介:摘要RICU的住院患者中,大都由于气管插管导致患者不能经口进食,临床上常需要留置胃管来给予患者必须的营养支持来配合治疗,从而改善潜在和已发生的营养不良状态,促进患者的康复。但是,长期留置胃管会导致并发症,在临床工作中,我们要加强患者鼻饲时的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现将个人总结如下。

  • 标签: 胃肠道 鼻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机械通气的气道护理经验。方法通过对58例使用机械通气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改善气道湿化;促进排痰等临床护理经验总结了机械通气的气道护理过程。结果2007年1月—2008年1月共收治因各种原因行机械通气患者58例中通过气道管理后,其中发生肺部感染5例,气道损伤1例,两者都有2例。结论有效的气道护理,提高了排痰效果,保持呼吸管道通畅,保证了有效通气和控制肺部感染的力度,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机械通气 气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机械通气人工气道的管理方法。方法通过对我科2001年11月至2012年7月收治500例各种原因需使用人工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管理进行了回顾性总结。结果在500例患者中425例经治疗顺利脱机并拔出气管插管顺利转出ICU,5例出现意外拔管,20例由于不能撤机行气管切开后序贯脱机,20例由于病情危重死亡,30例家属放弃治疗出院。结论建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后,患者的呼吸道失去湿化过滤等功能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导管阻塞等并发症。规范护理流程,提高防范意识,熟练掌握呼吸机通气原理的使用方法,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严格的无菌操作概念,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创造早日拔管的条件,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 标签: 人工气道 气道湿化 气囊 管理
  • 简介:摘要机械通气是一种重要的呼吸支持手段,在重症监护领域的应用日加频繁,使许多危重症患者的生命得以挽救。总结132例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体会。护理重点是严密观察病情、切实做好心理护理、气道护理、口腔护理、鼻饲护理、基础护理等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 标签: 机械通气安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途转运机械通气危重患者的安全方案。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8例长途转运需机械通气的危重病人,在转运前的评估准备和转运途中的处理措施。结果28例危重病人在机械通气的支持下全部安全到达目的地。结论危重病人在具备有呼吸机等先进抢救及监护设备的救护车条件下,做好转运前病人的评估,准备好相关的人员和药品,途中严密监测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患者可安全到达目的地。

  • 标签: 危重病人长途转运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专项护理对行鼻饲的机械通气(MV)患者饮食返流的预防效果。方法将我院68例MV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4例,予MV专项护理)、对照组(34例,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MV时间无差异统计意义(P>0.05),机械通气期间,干预组的饮食返流率为11.8%(4/3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3%(12/34)(P<0.05);此外,干预组的好转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机械通气中可能造成饮食返流的相关隐患,在护理过程中注意合理调节体位、改进置管方法及鼻饲方式,准确掌握吸痰时机,可有效预防MV所致鼻饲返流的发生。

  • 标签: MV 鼻饲返流 专项护理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呼吸机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器械,而机械通气是患有严重呼吸衰竭的病人在患病期间最常使用的一种医学支持呼吸的方法,目的就是为病人原发性疾病争取宝贵的治疗时间,当患者的自主呼吸达到正常水平的时候,医护人员就应该及时的撤离呼吸机。因为机械通气本身就可能导致一些并发症的出现,比如VAP、VAPL等,在增加患者住院病死率的基础上也会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本文主要探讨了机械通气撤机的时机与方法,以供参考。

  • 标签: 机械通气 呼吸机 撤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