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通过对67例危重交通事故多发伤的抢救,总结认为此类患者首先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有效循环,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加强医护配合,认真做好急救护理工作,尽最大努力挽救患者生命。所以说抢救时必须要快速、及时、有效、准确,并做病情评估、监测、观察。因此急救护理人员需有更高的应急、应变能力及理论知识。

  • 标签: 交通事故 多发伤 急救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严重交通多发伤患者进行急诊救治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间收治164例严重交通多发伤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通过对严重交通多发伤患者进行急诊救治,治愈148例,死亡16例。结论对严重交通多发伤患者进行急诊救治分析,总结出急诊救治过程中,要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考虑,才可以有效的降低死亡率。

  • 标签: 严重交通 多发伤 急诊救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程早期体位干预配合分娩辅助设施对初产妇分娩的影响。方法选择足月妊娠头先露,且无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的初产妇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从产妇临产规律宫缩宫口未开开始。根据产妇胎先露下降的高低和胎背位置,给予用手向上托起腹部行走、上下爬单层楼梯、垂直坐位、侧俯卧位、侧卧位弓箭步、支撑式前倾坐位或前倾式站位、手膝位等早期体位干预,并配合应用分娩辅助设施;对照组产妇根据自己的意愿采取自由体位配合常规产程护理。观察两组产程时间、疼痛程度和分娩方式的差异。结果两组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分娩率为86.0%(86/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0%(73/100)。两组阴道分娩产妇第一产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分娩产妇的第一产程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阴道分娩产妇第二产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阴道分娩产妇潜伏期、活跃期及第二产程疼痛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阴道分娩产妇潜伏期、活跃期及第二产程三个时期的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结论产程早期体位干预配合分娩辅助设施,能缩短第一产程时间,减轻分娩疼痛.提高自然分娩率。

  • 标签: 分娩过程 体位 产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产程早期体位干预配合分娩辅助设施对分娩的影响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100例足月妊娠头先露并无其它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在产妇开始规律宫缩但宫口尚未开口时对观察组进行早期体位干预,并与相关的分娩辅助设施配合使用帮助产妇分娩,而对照组则依据产妇个人的意愿采取自由体位并行常规产程护理,最后对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产程中的疼痛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等情况调查分析。结果经对比分析后发现对照组产妇的正常顺产率远远低于观察组,而对照组产妇的疼痛率也比观察组产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程早期采用体位干预配合分娩辅助设施对帮助产妇分娩有较大的临床价值,能够有效的提高产妇的正常分娩率,并减轻疼痛,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产程早期体位干预 分娩辅助设施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FMEA),降低医院维修施工过程中需电焊、切割金属等产生火花(俗称动火)存在的火灾风险。方法应用FMEA法分析医院施工动火管理中存在的失效模式及原因,制定和执行改善管理措施,将改善前后失效模式的风险指数进行对比。结果改善后各项风险指数(RPN)相比改善前,均降低50%以上。结论运用FMEA法能降低医院在维修施工过程中动火存在的火灾风险。

  • 标签: FMEA法 施工动火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FMEA),降低医院维修施工过程中需电焊、切割金属等产生火花(俗称动火)存在的火灾风险。方法应用FMEA法分析医院施工动火管理中存在的失效模式及原因,制定和执行改善管理措施,将改善前后失效模式的风险指数进行对比。结果改善后各项风险指数(RPN)相比改善前,均降低50%以上。结论运用FMEA法能降低医院在维修施工过程中动火存在的火灾风险。

  • 标签: FMEA法 施工动火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交通事故致头面部损伤伴有颅脑损伤,受伤当时针对颅脑损伤进行治疗,病情稳定后发现视力下降,该视力下降与交通事故之间存在直接因果关系。

  • 标签: 法医临床 头面部损伤 眼底改变 视力下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翼点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前交通动脉瘤患者57例,依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和B组,A组采取经翼点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B组行半球间入路动脉瘤夹闭治疗。评价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结果A组治愈率、临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B组(均P<0.05);A组残疾或植物生存的患者比例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经翼点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效果满意,能明显降低残疾或植物生存率,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前交通动脉瘤 翼点入路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对于医疗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发展,切实的关系到每个人的利益诉求,怎样能够实现对于医院基础设备更加科学、合理的规划,提升管理的效率,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是实现我国医疗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保障。本次研究将主要就医院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加强成本控制,提出了对于现有设备的重复利用,以及在项目的决策、设计以及施工等各个环节采取成本控制的措施,来实现最大程度的节约成本,并促进对于各方面资源的最优化利用。

  • 标签: 医院技术设施建设 陈本控制 有效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昆明市居民道路交通伤害的流行特点和疾病经济负担情况。方法使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城市、1类农村和2类农村各3个县区进行调查,共调查11628人。结果道路交通伤害发生率为0.70%,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农村明显高于城市,成年劳动力人口明显高于老年与幼年人口。完全恢复、导致残疾、导致死亡所占比例分别为91.36%、6.17%、2.47%。伤害后治疗费花费人均3717.49元,最高超过10万元。结论道路交通伤害是影响社会劳动生产力最大,造成疾病及经济负担最重的一类伤害,急需我们加强预防控制。

  • 标签: 道路交通伤害 流行病学 疾病负担
  • 简介:摘要标准、规范地临床输血过程是输血安全性能及临床服务质量的保证,因此,临床需科学、合理的使用血液,已达到输血目的。本文主要论述合理用血,确保输血安全的临床措施。

  • 标签: 输血 安全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交通事故创伤伤员院前急救护理与转运,提高交通事故创伤院前急救成功率。方法对2012年5月—2013年4月期间救治237例院前急救护理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经积极、科学的院前急救,237例伤员,急救成功225例,现场死亡7例,抢救无效死亡6例,成功率97%。结论做好伤情评估、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建立静脉通道、做好呼吸和循环支持、转运中监护等措施是院前急救成功的关键。?

  • 标签: 交通事故创伤 护理 院前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程早期体位干预配合分娩辅助设施对初产妇产程和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抽取2016年10月-2017年2月间来我院分娩的初产妇18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进行自由体位干预配合常规产程护理分娩(对照组)和进行产程早期体位干预并配合分娩辅助设施分娩(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产程和分娩方式。结果第一产程分娩时间观察组(376.5±147.5)min,对照组(459.5±234.5)min;第二产程分娩时间观察组(52.5±26.5)min,对照组(54.5±25.5)min;分娩方式观察组经阴道分娩者82例,对照组经阴道分娩者67例。结论产程早期体位干预配合分娩辅助设施不仅能够有效缩短初产妇的产程时间,还有利于提高阴道分娩率,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产程早期体位 干预 分娩辅助设施 初产妇产程分娩方式
  • 简介:摘要本文从医院安全文化的概念入手,阐述了医院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医院安全物质文化建设、医院安全制度文化建设、医院安全行为文化建设及医院安全观念文化建设。通过医院安全文化建设,来实现医院的安全发展。

  • 标签: 医院 安全文化建设 医院安全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坠落伤与交通事故所致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到2017年10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53例脊柱骨折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其中交通事故伤33例,坠落伤20例。为患者患者实施对症治疗,比较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为所有患者实施对症治疗后,坠落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交通事故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4.85%,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坠落伤与交通事故伤均为脊柱骨折患者常见的致病因素,需要基于患者的骨折类别实施对症治疗,综合分析患者脊柱骨折发生的原因及损伤的类别,保证临床治疗的效果。

  • 标签: 坠落伤 交通事故伤 脊柱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交通微小动脉瘤(≤3.0mm)介入治疗的效果、安全性及技术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0月我科室收治的前交通微小动脉瘤患者11例,其中1例宽颈动脉瘤行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其余均行单纯弹簧圈栓塞。结果10例患者中弹簧圈成功栓塞,且术中均未发生破裂,造影均证实达到致密填塞;术后复查CT示颅内无血肿,5~14天出院,出院时GOS评分5分9例,4分1例。3~6月后,6名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复查,均显示填塞满意,无造影剂在瘤腔内显影。1例患者术中出现动脉瘤破裂,术后昏迷,家属放弃治疗,自动出院,随访患者出院后数日死亡。治疗有效率达91%。结论术前评估充分,术中操作精细,灵活应用各种栓塞手术技巧,选用适合的栓塞材料,可以明显降低栓塞手术风险,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标签: 微小动脉瘤 介入栓塞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交通事故创伤院前急救护理要点以及措施。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法,抽取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交通事故创伤伤员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整理伤员临床资料,总结分析院前急救护理要点和措施。结果通过院前及时且积极地急救,有94例伤员急救成功,2例于事故现场死亡,有4例伤员经抢救无效而死亡。结论通过本次结果的分析可知,在交通事故创伤院前急救护理中,对伤员伤情进行合理地评估,加强保温、呼吸支持、转送过程中监护以及循环支持等,是急救成功的重中之重。

  • 标签: 急救 交通事故 护理 创伤 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