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测定茜芷胶囊中铅、砷、汞残留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微波消解的方法,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铅含量,用原子荧光法测定砷汞含量。结果铅、砷、汞的回收率分别为105.6%、93.4%、95.1%。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捷、可用于茜芷胶囊及类似中成药的铅、砷、汞含量测定。

  • 标签: 原子吸收 原子荧光 微波消解 铅砷汞 茜芷胶囊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配合低温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4月~2015年4月期间280例重症侧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低温组和微创组,微创组使用微创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低温组术后配合低温治疗对比分析疗效。结果低温组术后3月GOS分级优良率显著高于微创组,两者间的差异具备统计学的意义(P<0.05)。低温组的病死率显著低于微创组,两者间的差异具备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微创手术联合低温治疗较单纯微创手术治疗重症脑出血患者可以明显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是对重症侧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 标签: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 亚低温 高血压脑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侧椎间融合加侧椎弓根固定对腰椎间盘症的治疗效果,从而为疾病的治疗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以我院在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腰椎间盘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开放性手术进行治疗,而实验组患者给予侧椎间融合加侧椎弓根固定方式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效果。结果对所有患者进行12个月的随访后,其中实验组患者VAS评分为(1.13±0.24),ODI评分为(11.25±1.24),而对照组患者VAS评分为(4.56±0.89),ODI评分为(20.65±3.76)。另一方面实验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92%,而对照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78%。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进一步通过统计学方法进行检验分析,上述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较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治疗方法,使用侧椎间融合加侧椎弓根固定对腰椎间盘症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单侧椎间融合 单侧椎弓根固定 腰椎间盘症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奶粉中钙含量的方法。方法改进国标中氧化镧溶液浓度,采用标准曲线法测定。结果该方法在2.0~1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3,检出限为0.36μg/ml,回收率在94.4%~100.5%之间。结论本方法简单易操作,重复性及回收率较好,适用于奶粉中钙的测定。

  • 标签: 微波消解 氧化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药化疗和靶向药物在晚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3年7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非小细胞肺癌的晚期高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药化疗组和靶向治疗组,每60人。药化疗组患者采用单独的培美曲塞进行治疗,靶向治疗组患者采用小分子靶向药物吉非替尼进行治疗。对于患者在采用药物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患者从开始治疗后的总生存期以及在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考察。结果患者经过靶向药物治疗之后,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疾病控制率达到81.7%,明显高于药化疗组的55%;同时,靶向治疗组患者的总生存期也是要显著高于药化疗组,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靶向药治疗组患者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药化疗组为36.7%二者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靶向药物对晚期高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治疗,比药化疗具有更好的抗肿瘤效果,可以延长肿瘤患者的总生存期,更能够减少、减轻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在未来临床上具有极大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 标签: 晚期高龄患者,非小细胞肺癌,化疗,靶向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子荧光法测定生活饮用水的汞。方法将水中汞在酸性介质中消解,以0.2%硝酸为载流,被20g/L硼氢化钠还原成为原子态,用氩气为载气将汞引入原子化器,经汞空心阴极灯光源激发跃迁到较高能级上,并在回到较低的能级时辐射出荧光,荧光的强度与水中汞浓度呈正比。结果方法的检出限为0.0013ug/L,线性范围为0.1—10.0ug/L,相对标准偏差为1.5%~3.1%,回收率为95.6%~104.2%。结论应用原子荧光测定生活饮用水中汞具有操作简便、毒性小、灵敏度高、精密度好,回收率高,适用于生活饮用水中汞的常规测定。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作为早期职工医疗制度改革“两江试点”之一的镇江市,地处江南,历史悠久,环境优美。该市推行的部分疾病按病种付费的结算办法,有利于医保基金预算的执行,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医疗机构规范治疗与管理。笔者经引用该市某院2012-2013年病种病人结算数据并经统计分析后发现,部分病种仍存在定额标准过低、调整不及时及控制不力的现象存在,为此应从医保基金筹集、结算及控制方面下手,持续改进以实现政府、医疗机构及患者之间的共赢。

  • 标签: 单病种 定额标准 医疗机构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空心胶囊中铬的含量,对微波消解技术消解空心胶囊时的最佳消解体系与最佳操作条件进行研究。方法应用L9(34)正交表安排微波消解和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空心胶囊条件优化进行实验。结果最佳消化条件为消化温度160℃,消化时间40min,消化压力20MPa。结论利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实验条件可以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可以获取更可信的结果。

  • 标签: 微波消解 正交试验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 胶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测定尿镉的最佳分析方法。方法尿样经微波消解后,导入原子化器中,原子化以后,228.8nm波长,其吸光值在一定范围内与镉含量成正比,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结果在最佳条件下镉的最低检出限(3s/k)为0.25μg/L,相对标准偏差(n=7)为1.44%。应用此法测定尿镉,加标回收率在93.8%~97.7%之间。结论该方法具有快速、干扰少、污染小、灵敏度高等优点。

  • 标签: 尿镉 微波消解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石墨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面粉中铅和镉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石墨消解法对样品进行前处理,经氘灯校正背景,利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对样品中铅、镉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石墨消解法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减少了消化过程中元素的损失,其回收率分别在90.5%~105.4%和91.2%~103.7%之间,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4.6%和4.4%,检出限分别为6.5×10-3mg/kg和7×10-5mg/kg。结论具有快速、灵敏、稳定、准确等优点,适于面粉中铅、镉的分析测定。

  • 标签: 石墨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法面粉铅镉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经椎弓根-肋骨单元路径侧PKP操作技术。方法选择60岁以上骨质疏松性胸椎椎体新鲜压缩性骨折患者,全麻下经侧椎弓根-肋骨单元路径穿刺至椎体中央、置入球囊扩张、充填骨水泥。结果手术时间和骨水泥用量较双侧穿刺PKP术减少一半,临床疗效无差异。结论该方法风险小,节省时间,疗效满意。

  • 标签: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X线与CT在肺部发球形病灶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2月-2012年4月肺部发球形病灶68例X线及CT影像学资料,比较患者X线、CT及联合诊断误诊率。结果患者X线、CT联合诊断误诊4例,临床误诊率为5.9%;单纯采用X线诊断误诊13例,误诊率为19.1%,单纯采用CT诊断误诊7例,误诊率为10.3%;X线、CT联合诊断肺部发球性病灶临床误诊率明显低于单纯采用X线及CT,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较于X线及CT单用检查,联合诊断能够有效降低误诊率,具有更高临床价值。

  • 标签: X线 CT 肺部单发球形病灶 诊断
  • 简介:摘要本文目的在于通过对2014年本站采血浆过程中,所发生的的不良反应及其相关因素进行科学分析,试图探索引发不同不良反应的可能的相关因素,为减少和有效应对这些不良反应奠定理论基础。结果发现不良反应绝大多数为低血容量、低血钙或两者的合并症。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生和是否为新供浆者、年龄相关,新供浆员40岁以上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40岁及以下者。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肺部发性空洞病变的常见病因、病理基础及影像学特点,指导临床工作,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的55例发肺空洞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后病理。结果肺结核空洞29例,肺癌性空洞12例,肺脓肿空洞4例,支气管囊肿3例,肺内肺大泡3例,肺霉菌性空洞3例,食管囊肿1例。院前误诊率为47.27%。结论对于发肺空洞患者的诊断应慎重,有时需依赖手术及术后病理来确诊,避免长期误诊延误治疗。

  • 标签: 肺空洞 肺结核 误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发展成果不民共享不断推向深入,医疗环节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患者住院要求居住家庭式居病室越来越多,给患者带来很多生活护理方面的方便,但也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医疗纠纷,作者亲身体会到家居住病室引发医疗纠纷,现报告如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采血小板者的筛选、采集细节和观察处理,做到了防患于未然,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保证了捐献者的安全和血小板产品的质量。

  • 标签: 血小板 筛选采集 浅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味中药泽泻与味西药格列齐特对糖尿病的冶疗作用。方法选择自发性糖尿病大鼠模型,分为A、B组,给予4周药物治疗后,观察空腹血糖、糖耐量等指标变化。结果用药后,A组空腹血糖低于B组,差异显著,P<0.05;B组糖耐量改善度优于A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格列齐特对降低空腹血糖的疗效较好,泽泻则在改善糖耐量异常方面有良好的效果。

  • 标签: 泽泻 格列齐特 糖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