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我院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4年—2015年住院病房的精神药品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根据限定日用剂量(DDD)、限定日用费用(DDDC)以及药物利用指数(DUI)等相关指标,对药品的应用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我院第精神药品应用量虽然呈现小幅增长趋势,但整体应用趋势仍较为稳定,临床中以阿普唑仑、氯硝西泮、艾司唑仑等药物应用率最高,临床中所应用的精神药物的DUI均小于1;结论我院目前临床中精神药品的应用基本合理,符合我国《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的相关要求。

  • 标签: 二类精神药品 临床应用 合理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探讨我院第精神药品应用情况。方法我院门诊药房选取2016年的第精神药物处方5049份,研究和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药品名称、用药剂量、用药剂型。结果第精神药物处方5049份,占处方总量的11.12%,精神药物的联用药有54张,占第精神药物处方量的1.07%,没有精神药物的三联以及以上的情况。大于66岁的患者使用最多,占比为29.01%;19岁到35岁的患者使用最少,占比为12.99%。艾司唑仑片的DDDs值最大,为13542,最少的为地西泮注射液,DDDs值为167。结论我院的第精神药品的使用情况基本合理。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医院精神药品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合理的管理对策;方法通过对我院2014年-2015年期间精神药品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结果目前精神药品管理中的问题主要包括空安瓿、剩余药品的回收存在问题、处方药品通用名书写不规范、使用登记信息有偏差、管理制度不健全、人员权责不分明、反馈机制不完善、医护人员对精神药品相关法律认知度较低;结论目前精神药品管理过程中的问题较多,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提高精神药品管理质量,提高临床用药安全,保障患者的健康。

  • 标签: 二类精神药品 管理 现状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门诊第精神药品的使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UI)分析法,对我院2011年1-12月门诊药房第精神药品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门诊常用的6种第精神药品的DUI均<1。结论我院第精神药品应用情况基本合理。

  • 标签: 二类精神药品处方分析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儿童家长对第疫苗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状况。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拦截式调查法对广州市、清远市、梅州市共6个社区0~6岁适龄儿童家长进行了调查。结果被调查家长对流感疫苗的知晓率最高,达90%;对五联疫苗的知晓率最低,为16.9%;被调查家长第疫苗知识的主要来源是卫生宣传栏或疫苗宣传手册,占63.8%;有214人认为“有必要”接种第疫苗,占73.8%,接种率最高的是流感疫苗,占74.5%,接种率最低的是五联疫苗,占7.9%。结论家长对第疫苗的认知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家长获取第疫苗知识的渠道比较局限,疫苗的安全性和疫苗的作用是影响家长选择第疫苗的最重要的因素。

  • 标签: 二类疫苗 认知 态度 行为
  • 简介:摘要本文就临床常用的几种长效氢吡啶钙离子拮抗剂的临床应用的特点,各种不良反应的情况和相互之间的调配使用作一总结和分析,为此类药物的临床使用提供一定的帮助。

  • 标签: 长效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 临床应用 经验总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肠造口患者造口底盘更换的间隔时间。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符合研究条件的101例结肠造口住院患者分为A组、B组、C组。对患者采取标准化造口护理,比较观察造口周围皮肤状况、造口底盘浸渍宽度等情况。结果B组底盘浸渍宽度、渗漏、造口周围皮炎发生等均优于C组(P<0.05),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B组患者造口材料费用低于A组。结论结肠造口患者住院期间造口底盘更换间隔时间以6~7d为宜,显著降低造口周围皮炎的发生比例,减少患者治疗费用。

  • 标签: 结肠造口 造口底盘 更换间隔时间 造口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普外科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为减少切口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基层乙县医院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所有普外科手术的Ⅰ切口、Ⅱ切口的住院病人共44例,按切口有无感染分为切口感染组及切口无感染组,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找出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年龄、切口类型、手术类型、手术时间ASA1病情分级在切口感染组与切口雾感染组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麻醉方式在两组间分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切口类型、手术类型、手术时间及ASA1病情分级是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

  • 标签: Ⅰ类 Ⅱ类手术 切口感染 影响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式造口底盘测量法在不规则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一次性裁剪底盘成功情况和裁剪底盘所需时间。结果实验组一次性裁剪底盘成功和裁剪底盘所需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式造口底盘测量法在不规则造口患者护理中是一种简而易行的方法。

  • 标签: 测量 底盘 造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格列美脲与甲双胍治疗继发性磺脲降糖药失效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在原来治疗方案上加用甲双胍治疗;研究组原来治疗方案中的磺脲降糖药停用,采用格列美脲治疗。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4周、8周、12周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格列美脲对降低继发性磺脲降糖药失效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有较好的疗效。

  • 标签: 格列美脲 二甲双胍 磺脲类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口服磺脲甲双胍控制不良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西格列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80例口服磺脲甲双胍控制不良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磺脲甲双胍药物,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西格列汀,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相关指标。结果在血糖控制率方面,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口服磺脲甲双胍控制不良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西格列汀,能够进一步控制患者的血糖,维持患者血糖的稳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磺脲类药物 二甲双胍 2型糖尿病 西格列汀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肠癌的治疗方法。方法收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5年11月~2015年1月经结肠镜检查或手术切除并病理证实的直肠癌30例,分析治疗方法以及预后。结果30例中有5例行内镜下肿物切除术,10例行经肛门非内镜下直肠癌切除术,5例行经肛门直肠癌局灶扩大切除术,10例因肿瘤较大或应患者及其家属要求行经腹直肠癌切除或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5年生存率85.7%。结论直肠癌手术切除为首选治疗方法;完全切除可获良好长期生存率。

  • 标签: 直肠 类癌 手术切除
  • 简介:摘要统计分析目前常用树脂中药的国家标准现状,通过探讨乳香、没药、藤黄等品种实例的炮制研究,分析树脂中药的现代炮制方法以及炮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从而优选最佳的炮制方法。

  • 标签: 树脂类中药 炮制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片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治疗。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阿片物所致精神障碍30例的临床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痊愈4例,显著进步17例,进步8例,无效1例。结论纳洛酮是阿片受体拮抗剂,可反复使用,直至呼吸增快、瞳孔扩大、神志清醒。由于阿片类药物过量中毒者一般被送至综合医院急诊科抢救,因此,本节仅涉及阿片类药物依赖的治疗。

  • 标签: 阿片类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半夏泻心汤是治疗痞证的基础方,其加减变化衍生出了生姜泻心汤和甘草泻心汤。具有辛开苦降、寒温并用、补泻兼施的相同功效,用于治疗误下邪陷,寒热错杂、水热互结、虚实夹杂所致的痞证及相关疾病,有较好的疗效。

  • 标签: 泻心汤 辛开苦降 方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乌头中药在临床上出现的不良反应与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乌头中药不良反应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120例患者的不良反应出现的原因主要包括药物剂量不合适、不清楚其使用适应症以及炮制煎煮方法不正确等。结论乌头中药的使用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因而就会导致患者在临床上出现不良反应。所以,在临床使用中要强化合理使用毒性中药的意识,保证用药的安全、有效。

  • 标签: 乌头类中药 不良反应 研究
  • 简介:摘要通过对水蛭药材的市场调查及文献查阅,阐明“辨状论质”对于水蛭的真伪及品质鉴别的意义,为水蛭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水蛭的“辨状论质”主要依据性状特征,即水蛭的大小、质地、腹部及背部颜色和气味等。水蛭的“辨状论质”为其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 标签: 水蛭 辨状论质 性状
  • 简介:摘要附子、川乌、草乌是是常用的乌头中药,这类中药大多有毒性。本文旨在从古文献记载、化学及药理研究、临床毒性反应报道等方面阐述附子、川乌、草乌的毒性,为客观评价药物的安全性和临床合理用药、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 标签: 乌头类中药 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