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不明原因肺炎进行影像学和病原学的检测,总结不同病原体感染的肺炎的临床影像学特点。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不明原因肺炎患者共42例为研究对象。对两组患者均进行CT检查,同时采集呼吸道的分泌物进行病原体培养。比较不同病原体感染的患者的CT影像学的特点。结果42例不明原因肺炎中27例为肺炎链球菌肺炎,影像学表现为比较隐蔽的微小病变,而且影响中无空洞出现;12为病毒性肺炎,大多数患者的影像有渗出性改变,多累及双侧肺部;出现以小叶分布的毛玻璃影,有的患者还会同时出现网织索条影,小结节病灶和段实变影比较多发;1例为流感引起的肺炎,患者的肺野出现大片状的模糊影,左肺门影增大,结构不清楚;2例为支原体和衣原体肺炎,CT表现为及节段性肺炎,一般从肺门向外延伸,在肺下野比较多见。结论采用影像学对不明原因肺炎进行诊断可以初步判断肺炎的类型和发病部位,为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提供依据。

  • 标签: 不明原因肺炎 支原体 影像学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不明原因发热病人的护理质量,协助尽快明确诊断,促进患者康复。方法针对不同热型特点、病人的心理状态和病情轻重采取针对性护理认真仔细的病情观察、耐心的心理疏导、全面的健康教育、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等。结果76例患者平均住院日数为10~32天,5~10日内诊断明确的63例,其中感染性疾病39例,非感染性疾病24例,结缔组织疾病13例,肿瘤性疾病9例,出院时仍未确诊13例,患者经相应科室治疗后病情好转或痊愈,未发生院内交叉感染,传染病疫情控制好。结论不明原因发热病人的病情复杂,检查费用高,病人心理负担重,细心的病情观察可以为明确诊断提供第一手资料,耐心的心理疏导可以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周到的护理可以避免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同时也能很好地控制传染病疫情。

  • 标签: 不明原因发热 护理 疫情控制
  • 简介:摘要对63例胸腔积液患者进行胸膜活检,并与胸水细胞学对比。胸膜活检病理检查示肿瘤24例,结核13例,慢性炎症和正常胸膜、肌肉或脂肪组织26例。临床与病理符合率为65.1%。并发症有气胸、胸液渗至皮下和出血等。说明当胸腔积液患者胸水检查不能确诊时,胸膜活检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 标签: 胸膜活检 胸腔积液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胶囊内镜在不明原因腹痛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方法对我院自2009年2月-2011年8月收治的40例经其它检查均正常但临床症状疑似克罗恩病的不同程度腹痛患者进行胶囊内镜检查。结果40例患者中共发现克罗恩病27例,胶囊内镜下表现包括黏膜糜烂5例、口疮样溃疡10例、肉芽肿性结节样病变2例,大溃疡4例和溃疡伴肠腔不完全狭窄6例。结论胶囊内镜对经传统方法未能检出的疑似小肠克罗恩病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尤其是对疾病早期和对轻型患者的诊断具有明显优越性。

  • 标签: 胶囊内镜 克罗恩病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风湿免疫科出现不明原因发热(FUO)的病因和诊断的方式。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以来,FUO案例通过病原学检测、血清学检测、病理学检测、影像学检测、临床或治疗反应观察等的诊断方法。结果通过多种诊断方式,可以得到的情况为30例FUO病患中,除了未治疗的为1例,最终确诊为FUO的为25例,确认率为84%;感染后,干燥综合症为9例(31.25%),炎症综合征为4例(12.5%),成人STILL病为4例(12.5%),肌炎4例(12.5%),布氏杆菌病2例(6.25%),大骨节病2例(6.25%),混合结缔组织病4例(12.5%),出院但没有确诊的为6例(18.75%)。结论通过临床的工作,占大比例的FUO通过多种诊断方式,可以确诊出来,并分析出FUO的具体原因。针对已经被确诊为FUO的患者,可以等体温稳定以后出院,但为了保险起见,也可以选择保持随诊,待进一步检查存在的其它隐藏疾病。

  • 标签: 不明原因发热患者 诊断 风湿免疫 病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经典型不明原因发热(FUO)病人的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一2011年10月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300例经典型UFO患者的病因、分布特点及临床特征,并结合清华同方数据库中1994年1月至2011年10月期间发表的有关于FUO的文章,进行综合对比分析,以探讨FUO的病因分布特点。结果300例患者中261例(87%)确诊,其中115例(38.33%)感染性疾病,90例(30%)结缔组织病,39例(13%)恶性肿瘤,其他疾病占17例(5.66%),39例(13%)诊断不明。结论强化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病因分布特点分析,有助于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

  • 标签: 发热 不明原因 病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胸腔镜在不明原因胸腔积液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从2011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37例应用胸腔镜诊断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临床资料。结果通过胸腔镜检查,23例肺腺癌,6例结核,4例多发性骨髓瘤,2例胸膜间皮瘤,诊断率为94.59%;2例由于严重胸膜粘连,无法明确诊断。本组患者均常规监测氧饱和度、呼吸、血压以及心率,其中除2例由于长期胸腔积液,伴有严重粘连,分离操作失败,其余35例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胸腔镜是确诊胸腔积液病因重要手段,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胸腔镜 胸腔积液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国产OMOM胶囊内镜对经常规检查未能确诊的腹痛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2010年12月~2012年5月应用国产OMOM胶囊内镜检查慢性腹痛,行腹部CT及胃肠镜检查无明显异常33例患者,诊断结果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胶囊内镜均顺利完成检查,全部胶囊在检查结束后排出体外。检查过程中患者无任何不适。33例患者中,检出病变20例,小肠溃疡11例,非特异性小肠炎7例,淋巴滤泡增生1例,小肠血管病变1例,检查阳性率60.6%。讨论胶囊内镜在常规检查不能明确腹痛原因的患者的诊断中有良好价值,临床安全性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国产胶囊内镜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经胃镜和结肠镜计检查仍未发现出血病灶的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患者26例,患者均行胶囊内镜检查,判断其诊断价值。结果26例患者中有24例患者胶囊内镜成功通过回盲瓣到达结肠,另2例患者经胃镜辅助也顺利通过回盲瓣到达结肠。26例患者服用胶囊内镜结束检查后共检出小肠病变15例,阳性检出率为57.7%,15例有小肠病变的患者中小肠血管畸形7例,小肠息肉5例,小肠肿瘤2例,空肠溃疡1例。所有患者顺应性良好,未出现显著不良反应。结论胶囊内镜可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做出良好诊断,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国产胶囊内镜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以不明原因发热为首发表现的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诊断与方法。方法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以不明原因发热为首发表现的恶性淋巴瘤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病理资料、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具有热型多样、体重减轻、乏力等症状,病理类型有T细胞淋巴瘤患者20例,B细胞淋巴瘤患者38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7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51例。结论以不明原因发热为首发表现的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多变且复杂,临床诊断依靠病理。依靠影像技术对病灶实施穿刺活检,进行组织学依据寻找是临床诊断的重要方法,必要时可实施脾切除术或剖腹探查术。

  • 标签: 恶性淋巴瘤 不明原因发热 临床诊断 首发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在小肠疾病的诊断治疗中单气囊小肠镜的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宝鸡市中心医院2013年1月~2015年5月期间对39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单气囊小肠镜检查,回顾性分析词39例病例。结果39例患者平均检查时间为98.8min,其中经口检查24例,经肛15例,9例分别经口和经肛检查。31例(79.5%)患者经单气囊小肠镜检查发现了可用于解释出血原因的病变。使67.7%的异常发现者改变了治疗方法。结论单气囊小肠镜对于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诊疗价值较高,使大多数患者改变了治疗方法,达到了病因治疗;同时也是比较安全可靠的一种检查手段。

  • 标签: 消化道出血 单气囊小肠镜 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探究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了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80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静脉滴注生长抑素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止血时间以及输血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38/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30/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时间与输血量分别为(23.8±5.9)h、(260±100)m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7±6.1)h、(370±120)ml,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时采用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并降低止血时间及输血量,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奥美拉唑 生长抑素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不明原因慢性咳嗽的效果。方法根据“双盲随机分组原则”将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本院接收的慢性咳嗽患儿5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5例/组,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前一组加用布地奈德治疗,后一组联合孟鲁司特钠和布地奈德治疗。将两组慢性咳嗽患儿的临床疗效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慢性咳嗽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92.00%)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小儿不明原因的慢性咳嗽采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的效果较为理想。

  • 标签: 慢性咳嗽 孟鲁司特钠 布地奈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