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罗氟司特片的含量及其含量均匀度。方法采取A、B两种不同的方法对氟司特片的含量及其含量均匀度进行检测,方法A色谱柱C18,色谱柱温度40℃,流动相速度是1ml/min,流动相(4555)0.01mol?L-KH2PO4溶液,PH值用NaOH调节至6.1,进样量是20ul。方法B色谱柱C18,乙腈-水(6535)为流动相,色谱柱温度25℃,流动相速度是1ml/min。结果方法A测得含量均度为A+1.80S=2.39,含量是99.78%,结果准确,精密度RSD=1%,浓度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是102%,24小时内溶液稳定;方法B测得含量均度为A+1.80S=2.11,含量是88.23%,结果较准确,精密度RSD=0.78%,浓度范围的线性关系的趋势呈现不明显,回收率是96%,24小时内溶液稳定性差。结论采用方法A色谱柱C18,色谱柱温度40℃,流动相速度是1ml/min,流动相(4555)0.01mol?L-KH2PO4溶液,PH值用NaOH调节至6.1,进样量是20ul。能够较为准确的测量出罗氟司特片的含量及其含量均匀度,且稳定性较好,准确率较高。

  • 标签: 罗氟司特片 含量测定 含量均匀度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发热疾病临床诊断中展开红细胞沉降率+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联合检验方案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01月~2015年12月接收的高热患儿共80例,根据患儿临床表现与疾病特征,将46例细菌感染患儿设作研究组,同时将34例其他感染患儿设作对照组,均实施红细胞沉降率+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联合检验。结果入选的患儿中,研究组患儿红细胞沉降率、降钙素原水平以及C反应蛋白值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将红细胞沉降率+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联合检验方案应用于诊断高热患儿具有可行性,不仅能够帮助医师准确辨别患儿高热诱因,还能提升诊断结果敏感度,值得推广。

  • 标签: 临床诊断 血沉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发热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