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中药制剂含量均匀度测定是中药测定及新药研究与开发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保障药效及药物安全性的重要举措,更是评价药物制剂制备工艺的一项重要指标,所以说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基于此,本文结合笔者相关实践工作经验,主要对中药制剂含量均匀度测定的重要性及具体方法展开探讨。

  • 标签: 中药制剂 均匀度 重要作用 测定方法
  • 简介:光照不均是皮肤镜图像中的常见失真,其严重影响了后续图像分割的准确性。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项式拟合的皮肤镜图像光照不均去除算法。论文首先将大津阈值与迭代Retinex算法结合,自动提取出背景像素;然后将这些背景像素代入多项式拟合模型,获得光照分量曲面;最后根据Retinex成像模型,得到光照不均去除的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与对比方法相比,本文方法能够校正图像中的光照不均,提高后续图像分割的精度。

  • 标签: 皮肤镜图像 光照不均 Retinex模型 多项式拟合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罗氟司特片的含量及其含量均匀度。方法采取A、B两种不同的方法对氟司特片的含量及其含量均匀度进行检测,方法A色谱柱C18,色谱柱温度40℃,流动相速度是1ml/min,流动相(4555)0.01mol?L-KH2PO4溶液,PH值用NaOH调节至6.1,进样量是20ul。方法B色谱柱C18,乙腈-水(6535)为流动相,色谱柱温度25℃,流动相速度是1ml/min。结果方法A测得含量均度为A+1.80S=2.39,含量是99.78%,结果准确,精密度RSD=1%,浓度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是102%,24小时内溶液稳定;方法B测得含量均度为A+1.80S=2.11,含量是88.23%,结果较准确,精密度RSD=0.78%,浓度范围的线性关系的趋势呈现不明显,回收率是96%,24小时内溶液稳定性差。结论采用方法A色谱柱C18,色谱柱温度40℃,流动相速度是1ml/min,流动相(4555)0.01mol?L-KH2PO4溶液,PH值用NaOH调节至6.1,进样量是20ul。能够较为准确的测量出罗氟司特片的含量及其含量均匀度,且稳定性较好,准确率较高。

  • 标签: 罗氟司特片 含量测定 含量均匀度测定
  • 简介:核内不均一核糖核蛋白A2/B1(hnRNPA2/B1)是核不均一核糖核蛋白家族的成员,其在细胞生命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参与pre-mRNA的可变剪接和转录调控、端粒维持及细胞增殖、迁移过程,在很多肿瘤中呈高表达的状态。本文就hnRNPA2/B1在肿瘤中的作用与机制及其所涉及的其他功能作一综述。

  • 标签: HNRNPA2/B1 肿瘤 可变剪接
  • 简介:摘要目的ESR-30全自动血沉仪检测红细胞沉降率(简称ESR)结果与魏氏法的相关性和线性进行比较,评价其结果的可靠性。方法随机抽取门诊及住院病人160例,分别应用ESR-30全自动血沉仪及手工魏氏法同时测定ESR,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及比较。结果经统计学处理两种方法无显著差异(P>0.05),r=0.997。结论ESR-30全自动血沉仪检测ESR与魏氏法比较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是一种快速、准确检测ESR的理想方法。

  • 标签: 红细胞沉降率 全自动血沉仪 魏氏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发热疾病临床诊断中展开红细胞沉降率+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联合检验方案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01月~2015年12月接收的高热患儿共80例,根据患儿临床表现与疾病特征,将46例细菌感染患儿设作研究组,同时将34例其他感染患儿设作对照组,均实施红细胞沉降率+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联合检验。结果入选的患儿中,研究组患儿红细胞沉降率、降钙素原水平以及C反应蛋白值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将红细胞沉降率+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联合检验方案应用于诊断高热患儿具有可行性,不仅能够帮助医师准确辨别患儿高热诱因,还能提升诊断结果敏感度,值得推广。

  • 标签: 临床诊断 血沉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发热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