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6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鼻内镜上颌囊肿切除术治疗上颌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8月-2010年12月期间68例上颌囊肿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采用经鼻内镜上颌囊肿切除术,对照组25例采用柯-陆氏术式,比较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牙齿麻木、面部麻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切口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内镜上颌囊肿切除术对上颌囊肿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并且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上颌窦 囊肿 鼻内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残根误入上颌及拔除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本院牙科治疗残根误入上颌的4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运用“跳跃”体位改变(posturechange)方法,使进入了上颌的残根,随体位改变而转变上颌内位置,从而使残根掉入口腔内,并从拔牙创颊侧做梯形瓣,带蒂腭瓣旋转90度来修复瘘口,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43患者均采用“跳跃”的方法,转变残根位置,使残根从上颌内掉出,一期带蒂腭瓣旋转90度来修复瘘口效果良好,2周拆线后患者腭瓣均存活。43例患者均在术后11~14周成功行烤瓷桥的修复,缺失牙齿修复效果良好,无并发上颌感染者。结论根据上颌解剖特点,运用体位改变的重力的作用,可使残根顺利从上颌内取出,该方法较为简单、安全、痛苦少,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 标签: 上颌窦 残根 体位改变(跳跃) 瘘口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上颌内提升术种植修复上颌后牙缺损的临床疗效与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20例上颌后牙缺损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口腔种植上颌提升术进行治疗。结果经不同方式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对上颌后牙缺损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采用口腔种植上颌提升术进行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口腔状况,提升治疗效果,且治疗后牙齿功能恢复时间较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口腔种植上颌窦提升术 常规治疗 上颌后牙缺损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种植义齿修复已成为牙列缺失的常规修复手段之一,但是在上颌后牙区常常会遇到骨量不足而影响种植修复的情况,需要行上颌提升术增加骨量,本文主要介绍上颌内提升术的手术配合体会。

  • 标签: 上颌窦内提升术 种植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FESS手术中上颌口的大小对手术疗效有什么影响。方法在我院收治的慢性鼻窦炎患者中选择具有可比性的50例,随机分为两个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的慢性鼻窦炎患者25例,手术中上颌口大小为0.5~1.0cm,对照组的患者25例,手术中上颌口大小为大于等于1.0cm,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以及术后3个月对患者做定期检查,对比治愈率。结果手术中上颌口大于等于1.0cm的慢性鼻窦炎患者比口大小为0.5~1.0cm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明显高,并且术后3个月患者都能恢复,治愈效果差异不大。结论在FESS中上颌口大小约为1.0cm时手术的疗效最好,并且能够减少炎症不愈等症状的发生。

  • 标签: 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 慢性鼻窦炎 上颌窦窦口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上颌后牙区即刻种植及同期上颌内提升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8月—2018年8月作为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内选择在我院治疗的50例接受上颌后牙微创拔牙后即刻种植且上颌底骨量较少的牙列缺损患者作为研究案例。所有患者在微创拔牙后采取上颌内提升同期牙种植术,总结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上颌底的高度提升为3到5mm,57枚种植体在6个月时实行上部修复,成功负载,全景片、根尖片显示种植体与骨结合理想,无任何种植体低密度影像,上颌无炎症反应。结论上颌后牙区即刻种植及同期上颌内提升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治疗效益,治疗时间短且手术操作简单,值得作为临床常规手术方式。

  • 标签: 上颌后牙区 即刻种植 上颌窦内提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189颗上颌种植牙进行上颌提升术的治疗,分析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根据X线曲面断层片显示的牙槽嵴顶至上颌底距离选择上颌提升术的手术方式,对其中2~5mm者选择上颌开放式提升术;6~10mm者选择上颌闭合式提升术。结果行上颌开放式提升术者,术前后X线片比较上颌底高度平均提升(4.87±0.23)mm;行上颌闭合式提升术者,术前后X线片比较上颌底高度平均提升(3.74±0.48)mm。所有病例术后各时期X线片检查均未发现种植体周围阴影,种植体稳定,骨结合良好,未见明显骨吸收。结论上颌区牙齿缺失行上颌提升术疗效确切,效果满意。

  • 标签: 上颌窦 种植牙 上颌窦提升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上颌开放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行鼻内镜上颌开放术的45例患有上颌病变的患者(67侧),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45例患者中显效的有38例,占比为84.4%,有效的有5例,占比为11.1%,无效的有2例,占比为4.5%,治疗总有效率为95.5%。术后发生鼻腔黏连的3例(6.7%),鼻泪管损伤的1例(2.2%),上颌口闭塞的2例(4.5%),眶纸板损伤的1例(2.2%),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5.6%,经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鼻泪管损伤后痊愈,眶纸板采用保守治疗后痊愈,其他患者经过治疗后明显改善。结论鼻内镜上颌开放术的治疗效果显著,尽量减少了对患者的上颌的损伤,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鼻内镜 上颌窦 开放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植骨的情况下,单纯上颌外提升同期植入种植体的临床效果。方法65例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行上颌外提升术同期植入种植体。实验组不植骨,共植入37个种植体,对照组则植入人工骨粉,共植入35个种植体。结果所有病例的72个种植体均已完成修复治疗,随访3-36个月,平均随访24个月,均无种植体松动脱落,咀嚼功能正常。不植骨组比植骨组平均手术时间短,但二期修复时间长,两组的上颌穿孔率无差别。结论发现植骨与否对种植体的近期成功率没有影响,不植骨单纯上颌外提升同期种植术是可行的。

  • 标签: 上颌窦提升 同期种植 牙槽嵴高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辅助改良上颌根治术治疗上颌良性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共38例上颌良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得以随访,随访率为100%,随访时间为2个月~1年,38例患者头痛、鼻塞等症状均显著改善。其中显效27例,显效率为71.05%,有效9例,有效率为23.68%,无效2例,无效率为5.26%,总有效率为94.74%。结论鼻内镜辅助改良上颌根治术具有上颌腔暴露良好、内病变易处理、术中损伤小、疗效显著等特点,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使用。

  • 标签: 鼻内镜 上颌窦根治术 上颌窦良性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上颌外提升中底黏膜穿孔原因,观察黏膜穿孔修补预后特点,减少手术与种植失败。方法收集行上颌外提升术粘膜破损患者14例,其中,植骨同期牙种植12例,植骨后延期行牙种植2例;植骨材料为Bio-Oss骨粉,观察植骨前、后以及修复前、修复后植骨材料与上颌腔之间的变化情况。结果12例上颌外提升术粘膜破损患者完成种植并修复,未发生感染,1例发现骨粉部分泄漏;X线资料显示植骨材料密度逐渐增加,且不断收缩,植骨材料与上颌壁逐渐融合。结论上颌黏膜穿孔的原因主要在于黏膜状况及手术操作,如粘膜修复得当,同期或延期种植均可获得良好效果。

  • 标签: 上颌窦外提升 种植 并发症 粘膜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改革的逐渐深入和人们健康意识的逐渐增强,患者对临床护理的要求逐渐增加,在医疗工作中为满足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要求,不断提高和改进其护理措施,强化护理服务至关重要。口腔疾病在临床中十分多见,随着老龄化速度的加快,种植体植入的临床治疗逐渐增多,如何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逐渐受到临床重视。笔者针对上颌内提升同期种植体植入手术的护理情况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作一综述。

  • 标签: 种植体 上颌窦 手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鼻内镜下多种入路切除上颌良性占位性病变的方法及术后疗效。方法采用鼻内镜下中鼻道上颌开窗术、鼻内镜下中下鼻道联合上颌开窗术、鼻内镜下鼻腔外侧壁切开上颌手术、鼻内镜下上颌内侧壁切除术、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切除上颌肿物等多种入路对53例上颌良性占位性病变进行手术治疗。结果除2例上颌后鼻孔息肉和2例内翻性乳头状瘤复发,经再次手术治疗痊愈外,其他患者均无复发。结论根据上颌发育状况、上颌良性占位性病变的生长部位及不同临床特点,采用不同手术入路既可有效治愈上颌病变,同时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手术创伤。

  • 标签: 鼻内镜 上颌窦 良性占位 手术进路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病例应用CGF联合骨移植材料行上颌底提升术同期种植的临床效果,探讨CGF联合骨移植材料行上颌底提升术同期种植的适应证、外科操作要点等。方法2008年5月至2013年12月,对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的32例患者行上颌底提升术同期种植54枚,采用CGF联合骨移植材料大颗粒Bio-Oss植入上颌内,并用可吸收性胶原膜Bio-Gide覆盖骨窗,术后观察并记录上颌底提升高度、软硬组织愈合情况、种植体类型及术中初期稳定性等。结果32例患者上颌底高度提升了5.7-9.5mm,平均7.3mm,共提升37侧,植入种植体54枚,术后骨结合情况良好,均已完成固定修复。随访过程中,54枚种植体行使功能良好,未发现松动脱落者。结论上颌后牙区牙齿缺失且剩余牙槽嵴骨量不足时,通过上颌底提升术,应用CGF联合骨移植材料植骨可以有效增加可用骨高度,满足同期种植条件,近远期效果理想。

  • 标签: 上颌窦底提升术 CGF(concentrate growth factors,浓缩生长因子) 骨移植材料 同期种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CGF联合骨移植材料在上颌底提升术同期种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2016年3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11例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患者,采用CGF联合骨移植材料小颗粒骨粉(Geistlich(Bio-Oss)12枚种植体在上颌底提升术同期种植在上颌内,使用胶原膜覆盖骨窗。并对患者术后种植体初期稳定性、上颌底提升高度、骨结合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通过观察所有患者术后种植体初期稳定性及骨结合情况良好,上颌底提升高度5.6~8.9mm,平均7.6mm,12枚种植体在使用过程中,未出现松动脱落现象。结论针对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患者,采取上颌底提升术,同期使用CGF联合骨移植材料植骨,可以有效提升上颌底高度,使种植体初期稳定性及骨结合情况达到理想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CGF联合骨移植材料 上颌窦底提升术 同期种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治疗真菌性鼻窦炎时使用鼻内镜上颌球囊扩张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10月来我院就诊的112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时间顺序将其分为采用鼻内镜鼻窦开放术的对照组和鼻内镜上颌球囊扩张术的实验组,每组患者均为56例,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4.64%)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92.86%)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组口鼻道复合体黏膜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1.79%)低于对照组(12.50%),数据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鼻内镜鼻窦开放术、鼻内镜上颌球囊扩张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均可获得显著效果,但后者安全性更高、患者术后恢复更快,值得应用。

  • 标签: 鼻内镜鼻窦开放术 鼻内镜上颌窦球囊扩张术 真菌性鼻窦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鼻内镜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病变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抽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我院接收并治疗的上颌病变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常规组患者经鼻内镜中鼻道联合下鼻道开窗进路治疗,治疗组患者经鼻内镜泪前隐窝入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概率为2.5%,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经鼻内镜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病变患者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低,可推广应用。

  • 标签: 经鼻内镜泪前隐窝入路 上颌窦病变 治疗效果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杂上颌良性病变采用鼻内镜下泪前隐窝联合中鼻道入路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40例于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我院接收的复杂上颌良性病变,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中鼻道入路,n=20)与治疗组(鼻内镜泪前隐窝联合中鼻道入路治疗,n=20),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要高(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较对照组显著要低(P<0.05)。结论复杂上颌良性病变采用鼻内镜下中鼻道联合泪前隐窝入路治疗,可取得显著疗效,复发率,创伤小,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中鼻道 鼻内镜 复杂上颌窦良性病变 泪前隐窝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用钛板支抗前方牵引治疗骨性安氏Ⅲ类上颌后缩畸形的疗效。方法用常规前方牵引方法及钛板植入做支抗前方牵引方法分别对10例患者进行治疗,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结果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恒牙早期可采用上颌骨钛板植入做支抗前方牵引治疗上颌骨后缩。

  • 标签: 钛板植入 前方牵引 上颌骨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