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2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胎头吸引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在本院经阴道分娩使用胎头吸引术助产183例产妇的资料。结果能够快速缓解胎儿窘迫,缩短第二产程,降低剖宫产率。结论胎头吸引术操作简单,容易掌握,直接降低了剖宫产率,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 标签: 胎头吸引术 胎儿窘迫 第二产程延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最佳清洗腹腔吸引管的效果提高清洗质量。方法采用传统全自动机洗与改进清洗方式的腹腔吸引管分为实验组、对照组两组,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清洗。结果改进清洗方法后合格率实验组显著优于传统处理。结论及时冲洗加酶浸泡下行手工刷洗结合超声波多酶机洗并配合高压喷枪冲洗多重去污清洗方法是保证腹腔吸引管清洗质量的关键。

  • 标签: 腹腔吸引管 清洗方法 清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负压吸引技术在烧伤创面上的运用进行探讨。方法研究中选取烧伤患者64例,烧伤面积在15%以下的有57例,烧伤面积在15-30%的有6人,烧伤面积在30%以上的有1人。对所有患者采取负压吸引清除创面坏死组织和渗液,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在64例患者中有59例患者在9d的引流之后,进行植皮或者是皮瓣移植手术成功;另外5例患者经过两次引流之后长出新鲜肉芽,后经植皮术后创面愈合。结论负压吸引技术在烧伤创面中应用能有效将创面坏死组织清除,促进创面愈合,是目前烧伤创面处理中较为先进的技术。

  • 标签: 负压吸引 烧伤创面 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阐述临床妇科和手术室做好预先处理妇科吸引器械的重要意义。方法(1)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沟通协调,明确制度执行的重要性。(2)由院感办通知临床科室做好妇科吸引器械的初步处理,对科室强调三次仍不改正的,一律予以经济处罚。结果2015年妇科全年统计;初步处理2450例,未处理21例,百分比0.05%,满意率为95%。2015年手术室全年统计;初步处理1095例,未处理2例,千分比0.002%,满意率为99.8%。2016年妇科全年统计;初步处理2825例,未处理12例,千分比0.004%,满意率为99.6%。2016年手术室全年统计;初步处理1300例,未处理0例,百分比100%,满意率为100%。结论(1)为什么临床妇科做好吸引器械的预先处理从根本上难以完全执行?(2)助产士责任意识有待加强?现在我院消毒供应中心把临床科室做好吸引器械初步处理是否执行到位每周都要上报院感染办公室知道,旨在提醒每个医务人员都必须加强责任意识,提高医院质量安全防范意识。

  • 标签: 临床妇科和手术室 预先处理 妇科吸引器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抬头吸引器在助产术中的护理技巧。方法通过我院在2011年5月~2012年5月之间产科接收的145例胎头吸引术助产的妇女,总结工作中施行胎头吸引器的体会。结果145例助产妇女中,一次吸引助产成功者有115例。2次吸引成功者有21例。吸引三次者成功7例。未成功改行剖腹产2例。结论胎头吸引术在进行操作之前,应及时清理胎头露出位置和方位。正确的放置和使用吸引器,才能确保吸引成功、母子安全。

  • 标签: 胎头吸引术 助产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负压吸引在腮腺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腮腺手术的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正压引流(橡皮片),实验组术后采用负压引流(硅胶管),比较两组效果。结果实验组血肿率、积液率、皮瓣坏死率、Ⅰ期愈合率及涎瘘率等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腮腺术后采用负压吸引可促进伤口愈合,减少并发症。

  • 标签: 腮腺术 正压引流 负压吸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冲洗强负压吸引治疗消化道瘘的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6月-2011年7月我院收住的消化道瘘患者14例,4例患者经切口破溃处置入捆绑吸痰管的24#蘑菇头导尿管,10例患者在超声引导下,将捆绑吸痰管的胸引管置入吻合口周同皮肤固定,引流管尾端接脚踏式吸引器,观察其临床表现。结果14人均痊愈,未出现败血症,双重感染,腹腔出血等,瘘口愈合时间最短23天,最长61天。结论本组病人门诊随访,终达到预期目的,本组患者,2-3天后发现体温下降,白细胞正常,腹膜炎体征缓解,置管后6-8天起改为肠内营养,未发现并发症,此方法安全,效果肯定,周期短、经济,值得推广。

  • 标签: 腹腔冲洗强负压吸引 治疗 消化道瘘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发挥金属吸引器的特殊作用,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方便性;方法对已往胆囊切除手术中使用金属吸引器的经验进行总结和分析;结论应用金属吸引器的特殊作用能显著提高胆囊切除术特别是急性胆囊切除术的安全性和方便性,并可明显缩短手术的时间。

  • 标签: 金属吸引器 胆囊切除术
  • 简介:摘要报告一例骶尾部压疮(3级)患者应用VSD负压吸引治疗及给予合理护理、健康教育,创面逐渐好转直至愈合出院。

  • 标签: 重度压疮(3级)VSD负压吸引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病人利用牙膏、牙刷连接负压吸引器进行口腔冲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3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00例经口气管插管危重症病人作为护理对象。并将全部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牙膏、牙刷连接负压吸引器口腔冲洗方法;对照组使用传统的盐水棉球擦拭法。对比两组的口腔冲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在口臭、牙菌斑及护理所用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牙刷连接负压式的口腔护理方法总体效果优于传统口腔擦拭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口腔护理 口腔冲洗 负压式 危重症
  • 简介:摘要误吸指由于病人咽喉反射迟钝或消失,胃内容物进人气道,造成气道阻塞或吸入性肺炎(Mendelson综合征)。麻醉下返流较呕吐更常见,因为是一种"无声"的动作,不易被发现,更易发生误吸。小儿麻醉较成人麻醉其风险更大,据统计,小儿麻醉相关性心跳骤停原因中呼吸道通气问题导致的缺氧占第一位,其中因误吸而造成的死亡率超过成人。因此,预防和处理误吸在小儿静脉全麻手术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1例小儿静脉全麻手术过程中所引起的误吸,探讨误吸产生的原因及预防和处理。

  • 标签: 小儿静脉 误吸 预防和处理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CT导引下抽吸引流治疗肺脓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肺脓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给予观察组患者采用CT导引下抽吸引流进行临床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分析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CT导引下抽吸引流治疗肺脓肿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的发生率低,操作简单,具有临床推广的应用价值。

  • 标签: CT导引 抽吸 引流 肺脓肿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骨科临床应用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使用同一厂家的VSD敷料、多侧孔引流管、三通接头、生物半透膜、医院中心负压源,对73例骨科患者的创面行持续负压引流,据不同类型的创面吸引7~27d不等,为二期缝合、植皮、皮瓣转位准备良好的手术床。结果60例一期痊愈,创面愈合率82.19%,11例好转,后经皮瓣转移或其它换药方法,创面好转率15%,2例负压吸引前后无变化,创面无效率2.7%。结论骨科临床治疗中使用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效果显著,患者愈合快,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VSD 骨科临床 愈合时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胎头吸引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在本院经阴道分娩使用胎头吸引术助产183例产妇的资料。结果能够快速缓解胎儿窘迫,缩短第二产程,降低剖宫产率。结论胎头吸引术操作简单,容易掌握,直接降低了剖宫产率,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 标签: 胎头吸引术 胎儿窘迫 第二产程延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钳术和胎头吸引术的合理选择、操作要领与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对施行产钳术的36例和胎头吸引术的108例进行对比观察和临床分析。产钳术36例中,出生1分钟内阿普加评分(Apgarscore)7-10分30例,占83.33%,4-7分5例,占13.88%,0-3分1例,占2.78%;胎头吸引术108例中,出生1分钟内阿普加评分7-10分88例,占81.48%,4-7分10例占18.52%,0-3分0例。两组对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全组无新生儿死亡病例。产钳组无宫颈裂伤,会阴侧切处阴道裂口向上延伸5例。胎头吸引组无宫颈和阴道损伤病例。结论严格把握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合理选择产钳术和胎头吸引术,熟练掌握手术程序和操作技巧是手术成功和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 标签: 产钳术 胎头吸引术 对比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负压吸引器助产术的可行性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产科2008年元月2012年12月间行胎头吸引器助产分娩的病例107例,胎吸者按分娩时所用负压分为高负压吸引组(A组负压150~180ml空气)和低负压吸引组(B组负压80~110ml空气)。结果A组新生儿头皮损伤及血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A组发生新生儿颅内出血1例,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而两组吸引器滑脱率无明显差别,两组新生儿阿氏评分亦无明显差异。结论低负压吸引器助产术可减少新生儿损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助产方法。

  • 标签: 低负压 胎头吸引 高负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临床应用微型钛种植钉支抗技术压低过长磨牙时,使用不同的安全压入力时对于磨牙压低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就诊的12例上颌磨牙伸长患者,应用微型钛种植钉支抗技术,在伸长磨牙的颊侧及腭侧牙槽骨各植入一枚微型钛种植钉,同时在伸长磨牙的颊侧牙面及颚侧牙面粘接舌侧扣,用牵引橡皮链连接同侧的舌侧扣和微种植钉,分两组分别使用100g,200g左右的安全牵引力值压低磨牙。结果经过5~8个月治疗,100g组伸长的磨牙未得到明显压低,200g组伸长的磨牙得到有效压低,为修复对牙合牙列相关问题提供了空间,完成种植义齿或活动义齿的修复。结论使用200克力值的牵引力在压入伸长磨牙时,可以更有效,更快速,更安全的完成压低过长磨牙的治疗。

  • 标签: 微种植钉 支抗 伸长磨牙 压低磨牙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自主设计的收集自体骨颗粒的吸引器。方法通过自动及人工检索、筛选相关文献,对比分析自主设计的收集自体骨颗粒的吸引器与目前国内外相关吸引器在设计原理、骨收集效率、抗微生物污染、成本等方面的不同。结果自主设计的吸引器收集骨量高,能有效防止微生物污染,成本较低。结论自主设计的收集自体骨颗粒的吸引器设计具有创新性,将为临床提供一种成骨效果好,减少患者创伤和经济负担的自体骨移植器械,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种植 骨收集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