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保留和去除大鼠神经后,缺血再灌注性损伤过程中室旁核电活动的变化,了解神经在缺血再灌注性损伤时室旁核电活动变化中的作用。方法:20只SD大鼠(250±30g)随机分为二组(n=10):①神经组:分离出左侧神经,夹闭肾动脉缺血30min,再灌注30min。②去神经组:分离并剪断左侧神经,夹闭肾动脉缺血30min,再灌注30min。参照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GeorgePaxinos,CharlesWatson),用微电极全程记录各组缺血30min,再灌注30min室旁核放电活动。结果:保留神经组大鼠缺血和再灌注瞬间室旁核电活动明显减少(P〈0.05)。随着缺血和再灌注时间的延长,室旁核放电活动逐渐增强(P〈0.05)。去神经组大鼠缺血和再灌注瞬间时室旁核放电未出现快速性变化。在缺血和再灌注过程中,室旁核放电进行性增加,与保留神经组比较,去神经组缺血和再灌注期间各观察时间点室旁核放电均显著性增强(P〈0.05)。结论:急性缺血再灌注可引起室旁核放电活动增强;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室旁核放电活动的快速性变化与神经有关;神经具有抑制缺血再灌注时室旁核紧张性的作用。

  • 标签: 肾脏 缺血 缺血-再灌注 肾神经 室旁核
  • 简介:本文用病理学的计数方法研究了“精胶囊”对大鼠的精作用。结果表明“精胶囊”能明显增加睾丸曲细精管内生殖细胞数目、睾丸内精子数目、曲细精管数量及其直径和曲细精管内细胞层数,增加精子活率而对初级精母细胞直径及精子活动力无明显影响。为临床该药治疗“男性不育少精症”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生精胶囊 生精作用 少精症
  • 简介:芩浸膏是以茶为君药组方的中药复方制剂,主治泌尿道感染。本实验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用多点接种仪将过夜培养的细菌悬液接种于含不同浓度药物的M-H琼脂固体培养基上,每点含菌量约为105CFU,细菌均为1998-1999年成渝两地收集的临床分离致病菌,共计37株,标准质控菌株3株,测定了该药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显示芩浸膏对所试革兰氏阳性,阴性细菌均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对所试金葡球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产杆菌、阴沟杆菌、大肠杆

  • 标签: 体外抗菌活性 体内外 泌尿道感染 浸膏 琼脂二倍稀释法 临床分离致病菌
  • 简介:六味地黄出自宋代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是滋肝补肾的著名方荆。在治疗糖尿病时,通过抗自由基,改善胰岛素抵抗,改善胰岛功能,调节免疫功能,改善糖耐量和降低血糖,降脂、减重等发挥治疗作用,并且可以针对糖尿病的并发症发挥直接的防治作用。

  • 标签: 六味地黄丸 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 简介:采用家兔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研究缺血预处理(ischemicpreconditioning,IPC)减轻白细胞致损伤的作用。实验分:IPC、缺血再灌注(inchemicreperfusion,IR)和对照组。均去右肾,检测在缺血前、缺血60min和再灌注60min、120min时混合静脉血中的白细胞总数和再灌120min时左系数(Leftrenalcoefficient,LRC)、组织中的白细胞数以及过氧化脂质(Lipidperoxides,LPO)含量,并在光镜下对再灌120min时的肾小管的病理变化进行评分。结果表明:IR组在再灌注120min时,以上指标同对照组和IPC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0.01),血中白细胞数与LPO、LRC、肾小管评分的改变呈正相关(P<0.05),组织中白细胞数与LRC、肾小管评分呈正相关(P<0.05),IPC组组织中白细胞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提示:白细胞在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是一个重要因素,IPC具有减轻白细胞所致的损伤作用。

  • 标签: 缺血预处理(IPC) 白细胞 急性缺血再灌注肾损伤
  • 简介:心房颤动(atrialfibrillation,AF)是最为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高发病率和高复发率已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大量研究表明,AF的发生和维持与AF早期钙超载及心房肌电重构的发生有关。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systern,RAS)对房颤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近年来对AF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发现心房肌局部RAS的激活也是促成房颤的重要因素。本文就AF与胞内钙调控、RAS系统激活之间的相关性作一综述。

  • 标签: 心房颤动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钙超载 电重构
  • 简介:临床药理学是以基础药理学和临床医学为基础,主要以人体为对象,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是药物治疗学的基础,而从新药研究的角度看,则是新药评价的最后阶段.医学本科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合格的医疗技术人,目前我国的医学本科教育中,尚未开设此课程.

  • 标签: 医学 本科生 临床药理学 教学
  • 简介:目的:探讨四氢生物喋呤(BH4)对切除5/6(NX)后大鼠血压和尿蛋白的影响。方法38只大鼠按照处理方法的不同分为五组:NX组、NX+BH4组(腹腔注射)、NX+L-精氨酸(LA)组、NX+口服地尔硫卓(DILT)组和假手术组。手术24小时后开始给药,并分别在给药前和给药后的第4周和第8周测量收缩压、测定尿蛋白和肌酐清除率。在实验的第8周末观察肾脏的组织学改变。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NX大鼠收缩压和尿蛋白均明显升高(P〈O.01);BH4、LA及DILT对NX所产生的高血压均有降低作用(P〈O.01);BH4、LA和DILT均使N-X的尿蛋白明显减少(P〈0.01),但DILT的减少幅度相对较小;NX各组,血尿素和血清肌酐都升高,血浆肌酐清除率都降低,各组之间无明显差别(P〉0.05)。NX后的大鼠出现肾小球系膜扩张,而各治疗组肾小球系膜扩张的程度较轻。结论:NX大鼠,手术24小时后补充BH4,在8周的观察期内可以使血压保持正常,并有减少尿蛋白、阻止肾小球系膜扩张的作用。

  • 标签: 四氢生物喋呤 血压 一氧化氮 蛋白尿 大鼠
  • 简介:目的:探讨大鼠伏膈核的发育变化的形态学规律.方法:选取出生后一个月内不同时期的大鼠,常规切片染色后应用计算机辅助图像分析系统分别测量不同组别大鼠伏膈核细胞的密度及直径.结果:细胞直径随年龄呈增长趋势,至PD30已基本接近成年水平.细胞密度在PD0~PD15呈下降趋势,之后基本不再变化.结论:表明出生后一段时间内伏膈核细胞在形态上仍要经过一个不断成熟和完善的过程.

  • 标签: 大鼠 伏膈核 生后发育期 形态学
  • 简介:针对现阶段医学研究生生源复杂、多样的现状,分析培养模式问题,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努力目标,就有效培养研究模式展开探讨,包括建立合理科学的课程体系、技能培训和考核体系、非专业素质教育体系等,对增强研究执业素质、临床技能、未来临床工作的适应能力意义显著。

  • 标签: 临床医学专业 学位研究生 培养模式
  • 简介:本文探讨我国新近开发的抗生素多抗甲素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白细胞介素1(IL-1)生成及淋巴细胞对IL-1反应性的影响,结果发现:1.在0.01—100μg/ml的浓度范围内,多抗甲素在体外能提高C57BL/3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在大肠杆菌脂多糖(LPS)作用下分泌IL-1的能力,也能够直接刺激这些巨噬

  • 标签: 多抗甲素 IL-1 白细胞介素 巨噬细胞 小鼠脾细胞 免疫功能
  • 简介:目的;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影响因素,为改进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我校2002级英语护理专业2个护理班的学生进行学习兴趣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学生对基础护理学的学习兴趣明显高于临床护理学科(内、外、妇、儿)和社区保健学。学习科同是否“是就业必备知识”是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因素,“考试成绩不理想”是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主要因素。结论:针对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方法,解决引起学生厌学的主要因素,确保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 标签: 中专护生 临床专业课程 学习兴趣 影响因素
  • 简介:主动脉内囊反搏能改善心肌缺血的变化,但有一定限度。本研究观察结合脉注射液的处理,对心肌缺血的影响。在麻醉,开胸的情况下结扎山羊左冠状动脉的分肢造成心肌缺血。以结扎前、后的心电图和左心室压力和主动脉流量曲线,以及结扎后24小时的心肌坏死区大小来衡量上述治疗措

  • 标签: 主动脉内囊 内囊反 反搏
  • 简介:目的:研究复方丹参、脉注射液对中枢、神经肌接头和肌肉疲劳的影响.方法:记录蟾蜍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和腓肠肌收缩曲线,测定中枢、神经-肌接头、肌肉出现疲劳的时间.结果:同对照组比较,丹参组和脉组中枢、神经-肌接头、肌肉出现疲劳的时间都明显延长.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复方丹参、脉注射液具有抗中枢、神经-肌接头和肌疲劳的作用.

  • 标签: 丹参注射液 生脉注射液 中枢 神经-肌接头 兴奋传递 肌肉收缩
  • 简介:新抗生素多抗甲素对免疫功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作用机理包括促进白细胞介素2(IL-2)的分泌及反应性。最近我们又发现多抗甲素在体外和体内均能促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1(IL-1)。本文进一步针讨多抗甲素在体外对人外周血单核

  • 标签: 多抗甲素 IL-1 巨噬细胞分泌 小鼠腹腔 白细胞介素 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