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适合老年病人股骨手术椎管内麻醉方式.方法:选择老年病人63例,把病人分成3组:持续硬膜外麻醉组(EA组)21组,腰硬联合麻醉组(CSEA组)19例,单侧腰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组(OCSEA组)23例,分别作硬膜外麻醉、常规腰麻及单侧腰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比较麻醉平面,麻醉效果及血压变化情况.结果:硬膜外麻醉组麻醉效果略差于另2组,CSEA组OCSEA组麻醉平面比EA组更易控制,OCSEA组循环比其它2组更稳定.结论:小剂量、小容量、单侧腰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更适合老年病人下肢手术麻醉.

  • 标签: 老年病人 麻醉方式 椎管内 股骨 复合硬膜外麻醉 手术中
  • 简介:1.统计研究设计:应交代统计研究设计名称主要做法。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或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交代具体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没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交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应围绕4个基本原则(随机、对照、重复、均衡)概要说明,尤其要交代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干扰影响。

  • 标签: 统计学处理 横断面调查 设计类型 临床试验 实验设计 配对设计
  • 简介:1986年Muny等发现当反复短暂缺血再灌注之后心脏对缺血状态产生适应,这种适应可以使心肌在后续持续性缺血中得到保护,保护效应有能量消耗降低和在缺血过程中细胞损伤状况延迟,由此他们提出了“缺血预处理”这一概念,此概念提出纠正了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反复短暂心肌缺血会造成累积性损伤,最终导致心肌梗塞观点,从此缺血心肌保护及其机理探讨开始了崭新的一页。

  • 标签: 心脏缺血 缺血心肌 缺血预处理 细胞损伤 再灌注 心肌缺血
  • 简介:中枢神经系统对感觉信息处理是一项复杂神经计算过程.外界复杂感觉信息决定了中枢神经元反应多样性.哺乳动物对听觉信息分析处理有赖于中枢神经系统中有限听神经传入通路,其中中脑下丘(inferiorcolliculus,IC)在声信号加工处理中起到关键作用,它直接影响着对声信号整合编码.

  • 标签: 下丘神经元 理中 听觉 中枢神经系统 感觉信息 神经元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老年骨科手术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对术后精神状态认知功能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78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主体,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均分为A组B组,每组各39例患者,A组患者行椎管内麻醉,B组患者行全身麻醉,对比A、B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情况、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stateexamination,MMSE)评分情况以及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者睁眼时间、手术时间、麻醉药剂量、语言陈述时间、MMSE评分、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均优于B组患者(P〈0.05)。结论:同全身麻醉相比较来说,椎管内麻醉在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中应用效果更佳,明显改善了患者精神状态,并且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风险很小,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骨科手术患者 全身麻醉 椎管内麻醉 精神状态 认知功能
  • 简介: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是第三代吡酮酸类抗菌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特点。急性毒性:小鼠大鼠口服LD50大于5000mg/kg。小鼠静注肌注给药LD50分别为223.88mg/kg大于1000mg/kg。亚急性毒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4组;环丙沙星3个剂量组(100、250500mg/kg/天)溶剂对照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每天口服一次,共给药2月结果表明环丙沙星各组给药初期摄水量均高于对照组,雄鼠250500mg/kg组体重增长

  • 标签: 亚急性毒性 肌注给药 大鼠 溶剂对照组 抗菌药物 酮酸
  • 简介:抗癫癎联盟在1985年及1989年发表"癫癎癫癎综合征分类"中列入了婴儿严重肌阵挛性癫癎,2001年Engel医师提出"癫癎发作和癫癎分类建议"中,考虑到本病整个病程延伸到成年,所以使用了Dravet综合征这个名称。Dravet综合征(DS)亦称婴儿严重肌阵挛性癫癎,是Dravet首先在1978年法国内科杂志报告一种罕见癫癎性脑病,1982年意大利Bernardine发表了42例DS研究,

  • 标签: 癫癎综合征 脑病 心电图 临床 肌阵挛性 Engel
  • 简介:致畸胎试验:实验用性成熟昆明种小鼠;环丙沙星分为三个剂量组,分别为50、200400mg/kg,阴性对照组为等量溶剂,于妊娠6~16日给药,每日灌胃一次。阳性对照组于妊娠第9、10日皮下注射敌枯唑。结果表明,环丙沙星各给药组对孕鼠一般情况及体重等没有明显影响;除敌枯唑组外各给药组胎仔各项

  • 标签: 致畸 致突变 胎仔 孕鼠 染色体畸变试验 阴性对照
  • 简介:目的:探讨脑电图(EEG)在癫痫癔病中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癫痫50例,癔病30例进行EEG描记分析.结果:癔痫组异常发生率76%,癔病组异常发生率3.33%,癫痫病人EEG有明显特异波形,可出现棘波、尖波、棘-慢波综合、尖-慢波综合.癔病组EEG无明显改变.结论:EEG对于癫痫与癔病鉴别可提供重要临床价值.

  • 标签: 脑电图检查 癫痫 癔病 诊断 鉴别诊断
  • 简介:采用家兔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研究缺血预处理(ischemicpreconditioning,IPC)减轻白细胞致肾损伤作用。实验分:IPC、缺血再灌注(inchemicreperfusion,IR)对照组。均去右肾,检测在缺血前、缺血60min再灌注60min、120min时混合静脉血中白细胞总数再灌120min时左肾系数(Leftrenalcoefficient,LRC)、肾组织中白细胞数以及过氧化脂质(Lipidperoxides,LPO)含量,并在光镜下对再灌120min时肾小管病理变化进行评分。结果表明:IR组在再灌注120min时,以上指标同对照组IPC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0.01),血中白细胞数与LPO、LRC、肾小管评分改变呈正相关(P<0.05),肾组织中白细胞数与LRC、肾小管评分呈正相关(P<0.05),IPC组肾组织中白细胞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提示:白细胞在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是一个重要因素,IPC具有减轻白细胞所致肾损伤作用。

  • 标签: 缺血预处理(IPC) 白细胞 急性缺血再灌注肾损伤
  • 简介:目的:探讨EEG对脑干损伤性昏迷诊断预后价值。方法:对1987-1998年间,我们收集54例脑干损伤性昏迷病人,并进行了16只不同平面脑干实验性损伤家犬脑电图动态观察,分析。结果:初步获得具有诊断判断预后价值特征性变化,结论:动态2脑电图观察对昏迷病人及脑干损伤病人诊断预后有参考价值。

  • 标签: 脑电图 脑干损伤 诊断 预后 EEG
  • 简介:目的:观察麻醉手术对家兔血浆水杨酸钠半衰期影响。方法:将动物分为:非手术组(时照组)手术组(全身麻醉组与局部麻醉组)。经耳缘静脉注射10%水杨酸钠溶液(1.5ml·kg^-1)10min40min后,分别采取各组动脉血液和静脉血液,用721-1分光光度仪测量血浆水杨酸光密度值,计算其半衰期。结果:手术组半衰期比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t=3.56);全身麻醉组半衰期比局部麻醉组明显延长(P〈0.05,t=2.3);全身麻醉组或局部麻醉组动、静脉血液半衰期相比无差异。结论:麻醉手术能延长家免血浆水杨酸钠半衰期,而动、静脉血液间无差异。

  • 标签: 水杨酸钠 半衰期 手术 麻醉
  • 简介:人清醒时意识清晰水平是由正常大脑皮质、脑干丘脑上行性网状激活系统来维持.意识障碍包括嗜睡、朦胧、混浊及昏迷,是脑功能降低表现,昏迷命名甚多且乱,1993年美国神经病学会伦理问题委员会建议昏迷只用三个名称:昏迷、植物状态闭锁综合症.昏迷是指急性脑损伤早期不睁眼、无睡眠一觉醒周期之昏迷,一般在一个月内出现自动无目标的周期性睁眼,脑电图见睡眠-觉醒周期(开始极不规则,以后则逐渐接近正常昼夜规律).觉醒时病人无任何自我认知表现,这种睁眼昏迷称之为植物状态.昏迷植物状态多数表现为广泛性大慢波,一般波幅甚高,其慢波周期长短与意识程度相关:即意识障碍越重,慢波周期越长,且波幅下降,甚至成为平坦波型.

  • 标签: 意识障碍 脑电图 睡眠一觉醒周期 脑死亡 网状激活系统 1993年
  • 简介:人清醒时意识清晰水平由正常大脑皮质、脑干丘脑上行性网状激活系统来维持。意识障碍包括嗜睡、朦胧、混浊及昏迷,是脑功能降低表现。昏迷命名甚多且乱,1993年美国神经病学会伦理问题委员会建议昏迷只用三个名称:昏迷、植物状态闭锁综合征。

  • 标签: 意识障碍 脑电图 脑死亡 网状激活系统 闭锁综合征 大脑皮质
  • 简介:磁共振成像术(MRI)已用于国内临床诊疗工作,但尚未用于研究人类精神活动。正电子放射断层扫描术(PET)在国内尚未普遍开展。最近,国外利用PET功能性MRI(FM-RI),配合脑磁图(magnetoencephalography,MEG)脑电图(EEG),研究人类精神活动,取得了神经科学领域巨大进展。在此,简要地介绍一些这方面的材料,希望对临床工作者,尤其是脑内、外科工作者影像检查工作者,有所启发帮助。

  • 标签: 精神活动 受试者 磁共振成像术 人类精神 前扣带回 断层扫描术
  • 简介: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AEEG)CT、MRI对颞叶癫痫诊断作用.方法:分析用MB8000型AEEG仪监测到颞叶痫样发放者35例异常脑电图.结果:AEEG常规描记痫样发放3例,AEEG间歇期13例,临床发作期19例.结论:AEEG结合CT、MRI检查对颞叶癫痫诊断,定位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诊断 颞叶癫痫 动态脑电图 CT MRI AEEG
  • 简介:(上接年2011年第4期250页)病及脑脂质沉着症也可出现GRST。(四)广泛性周期性三相波(GFFW)三相尖波呈周期性再现,分布广泛且以两额为主。许多有意识障碍代谢性脑病病人均发现有广泛性周期性三相波。有人观察了8例脑电图出现GPTW病人,有肝昏迷(2例)﹑肾衰及尿毒症(2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例)及Laennecs肝硬变(1例)﹑呼吸机能不全所致缺氧性脑病(2例),其中有6例记录到GPTW,10天后死亡,提示广泛性周期性三相波常见于不可逆代谢性脑病病人。

  • 标签: 意识障碍 脑电图 脑死亡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代谢性脑病 呼吸机能不全
  • 简介:噻苯咪唑(Thiabenzole,TBZ)是一种广谱驱虫药抗真菌药,能抑制多种霉菌生长繁殖。青岛海洋大学于国内首次合成本品,旨在作为水果保鲜剂。本文观察其急性毒性,皮肤粘膜刺激过敏反应。1.急性毒性LACA种小白鼠,一次性灌胃TBZ,以简化机率单位法计得LD50为2677.8±285.3mg/kg。2.皮肤刺激试验采用斑贴法,将10%,15%,20%TBZ软膏分别敷贴在完整

  • 标签: 急性毒性 过敏试验 简化机率单位法 噻苯咪唑 皮肤刺激 斑贴法
  • 简介:动态脑电地形图(ambulatorybrainelectricalactivitymapping.ABEAM)视频脑电地形图(Video—BEAM)是由动态视频脑电图曲线图经过快速付立叶转换(FFT)变为动态视频脑电形图。它们是脑电地形图进一步发展,犹如脑电地形图一样,也是一种电生理学成像诊断技术。它诊断方法对疾病诊断要点与脑电地形图相同,其优点在于动态视频脑电地形图可以长时间(数小时至24小时或更长时间)动态观察疾病动态变化,能更好地观察病情、

  • 标签: 动态脑电地形图 视频脑电图 MAPPING BRAIN 诊断技术 电生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