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并发的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方法2002年1月至2005年6月应用胫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131例,均采用扩髓及静力性固定。结果本组术后并发21例,并发发生率为16.0%,随访1年以上。其中感染3例,延期愈合5例,远段锁钉放置失败5例,锁钉断钉1例,退钉2例。拇长伸肌腱损伤1例,内外翻畸形2例,术后膝前痛2例。结论熟练掌握交辅髓内钉操作.严格掌握适应证可以减少并发,提高疗效。

  • 标签: 胫骨骨折 并发症 交锁髓内钉
  • 简介:目的 研制无创性食管曲张静脉测压仪并探讨其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食管曲张静脉压力测定仪由气路部分、气敏探头、电路部分、数据处理部分和压力控制手柄组成。采用配对设计,研究体外实验和动物实验静脉穿刺测压值与贴壁测压值的直线相关关系。临床研究20例食管静脉曲张患者食管曲张静脉贴壁测压值与食管曲张静脉静脉压力值的直线相关关系。结果 体外实验和动物实验研究穿刺测压值与无创性贴壁测压值有直线相关关系(r=0.99,P<0.001)。临床研究食管曲张静脉贴壁测压值与穿刺测压值有直线相关关系(r=0.97,P<0.001)。结论 无创性食管曲张静脉测压仪能准确测定食管曲张静脉内压,食管曲张静脉压力测量在临床评估食管曲张静脉出血危险方面有应用价值。

  • 标签: 食管胃静脉曲张 仪器 压力
  • 简介:近年来,随着三腔起搏器和除颤器植入数量的增加,冠状静脉窦术前检查渐渐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超声心动图作为一个可以诊断冠状静脉窦疾病的影像学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临床医生的认可。文章对冠状静脉窦解剖及超声心动图在诊断冠状静脉窦扩张疾病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 标签: 超声心动图 冠状静脉窦 解剖 胚胎 诊断
  • 简介:现将我院收治2例静脉滴注环丙沙星致过敏反应的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1.1女,62岁,因肺癌住院。入院术后第一天查体:T36.8℃,胸腔引流通畅,刀口无渗出、渗血,右肺呼吸音尚可,患者尿量较少,约600毫升/每日。医嘱:5%GNS500ml+血速宁2.0g,(?)drip;环丙沙星注射液批号:(980511)100ml×0.2(?)dripbid;5%葡萄糖注射液500ml,维生素C2.0g,维生素B60.2g,⑦dripq.d,等。先滴注环丙沙星注射液100ml,

  • 标签: 环丙沙星注射液 过敏反应 静脉滴注 胸腔引流 葡萄糖注射液 维生素
  • 简介:目的研究APA介入显影栓塞剂对脑动静脉畸形的治疗效果.方法用海藻酸钠-聚赖氨酸-海藻酸钠(APA)法制成单纯栓塞剂,包埋金属粉制成在X线下显影栓塞剂.将2种栓塞剂分别在X线下观察体外显影效果,注入兔股动脉观察体内显影效果,并对2例脑血管畸形患者进行初步临床试验.结果与单纯栓塞剂相比,显影栓塞剂在X线下显影效果良好,将显影栓塞剂注入家兔股动脉后在X线下显影效果良好,临床试验表明不但显影效果良好,而且栓塞效果可靠.结论APA介入显影栓塞剂治疗脑动静脉畸形有较好疗效.

  • 标签: 海藻酸钠-聚赖氨酸-海藻酸钠 放射介入显影栓塞剂 脑动静脉畸形 治疗
  • 简介:本研究基于深度学习算法设计一套静脉留置针穿刺点智能定位方法,进而实现智能穿刺。基于深度学习算法FasterRCNN训练超声图像中血管自动检测模型,优化检测模型的网络架构与非极大值抑制参数,血管检测器AP=0.896。基于穿刺靶血管位于穿刺中分线上这一先验知识,确定穿刺靶血管,根据靶血管的物理位置以及留置针的穿刺角度,确定留置针在患者皮肤表层上的穿刺点的物理位置以及留置针的进针距离,进而机械手臂驱动留置针自动穿刺。在体膜上验证上述方案有效。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智能定位 FASTER RCNN 非极大值抑制 穿刺中分线
  • 简介:目的探讨计算机X射线摄影(CR)在静脉肾盂造影应用中以满足图像诊断质量和X射线曝光参数(kVp、mAs)的优化组合,使X射线剂量控制在最低,降低被检者的有害X射线辐射量。方法对3组不同体型厚度(18cm、22cm、26cm)的被检者,对每组分别以常规摄影条件,增加kVp、降低mAs进行摄影。以kVp与mAs组合图像质量完全满足诊断要求,剂量最低的参数作为最优参考曝光参数。用体模替代3种被检者体型厚度,用同样摄影曝光参数,分别测量体表、体后及有关被检者器官组织的吸收X射线剂量。结果与常规摄影相比,被检者的X射线吸收剂量平均降低了31.97%,面积乘积剂量平均降低了34.57%,有效剂量降低了33.98%。结论在静脉肾盂造影中用CR成像技术与投照参数优化组合,对降低被检者的X射线吸收剂量是行之有效的,为其他投照部位用CR或数字X射线摄影(DR)数字成像参数优化组合研究提供了指导性的方法,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计算机X射线摄影 静脉内肾盂造影术 图像质量 X射线剂量
  • 简介:患者,男,22岁,因“右髋疼痛2年,关节活动受限半年”入院。2006年2月因翻墙时着地,右臀部碰到硬物后,致皮肤裂伤约3CM,当时予以清创缝合,半月后出现右髋部疼痛,站立及行走时为重,当时行局部理疗,但症状不见好转,拍骨盆平片发现患有石骨,但未见股骨头异常病变,后在多家医院间断就诊,症状稍有缓解,近半年来感觉明显加重,出现活动明显受限,

  • 标签: 石骨症 全髋置换 关节活动受限 皮肤裂伤 清创缝合 髋部疼痛
  • 简介:目的分析副舟骨源性平足发病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14年副舟骨源性平足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副舟骨源性平足的发病特点。结果66例82足副舟骨源性平足患者,男24例,女42例,年龄15~90岁,平均(37.15±16.76)岁;单侧50例,双侧16例,其中64例为II型副舟骨,2例为I型副舟骨,由于副舟骨存在,胫后肌腱解剖异常而功能受损。根据平足分期,I期17例,II期26例,III期15例,IV期8例,柔韧性平足47例,僵硬性平足19例。结论副舟骨源性平足临床较为常见,为胫后肌腱功能障碍性平足,各个年龄段均可能出现,其中女性、II型副舟骨发病率高。副舟骨异常存在导致胫后功能失调为副舟骨源性平足原因。

  • 标签: 副舟骨 平足症 发病特点 回顾性分析
  • 简介:骨斑点是一种少见疾病,发病率为千万分之一左右[1],无性别差异,多是在相关疾病检查时偶然发现。国内对骨斑点病例报道主要是应用X射线检查进行影像学诊断。随着CT和MRI的广泛普及应用,笔者认为根据病情选择CT和MRI检查,藉此提高骨斑点的影像诊断水平。

  • 标签: 骨斑点症 诊断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肝衰竭患者进行人工肝血液净化治疗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最佳时间。方法选择进行人工肝血液净化治疗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190例肝衰竭患者,其中男性163例,女性27例;年龄13-81岁,平均年龄47.7岁。按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分为5组,即1-7d组、8-14d组、15-21d组、22-28d组、大于28d组。观察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相关并发发生率留置1-7d组46例患者,不良反应11例,不良反应率为23.9%;8-14d组56例患者,不良反应19例,不良反应率为33.9%;15-21d组25例患者,不良反应11例,不良反应率为44.0%;22-28d组41例患者,不良反应18例,不良反应率为43.9%;大于28d组22例患者,不良反应12例,不良反应率为54.5%。渗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各组间无差异。结论肝衰竭患者进行人工肝血液净化治疗时,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相关并发的发生与留置时间相关,随着留置时间的延长并发呈增加趋势,留管时间一般不应超过14d,是否延长留置时间取决于临床工作中患者实际情况。渗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与留置时间无关。

  • 标签: 人工肝 中心静脉导管 留置时间 血液净化
  • 简介:据德国《世界报》2006年10月31日报道,德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利用射线加热治疗静脉曲张的新方法,并能减少病人的手术痛苦。

  • 标签: 静脉曲张 加热治疗 德国 射线 人员开发
  • 简介:目的探讨肠腔静脉C型分流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远期疗效。方法对成阳市中心医院肝胆外科1992年以来施行的36例肠腔静脉C型分流术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36例患者术后门静脉压平均下降1.51kPa,胃镜检查食管静脉曲张均有明显减轻或消失。术后再出血率5.6%,肝性脑病发生率8_3%,术后1年、3年、5年及10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7.2%、93.3%、89.3%及66.7%。结论肠腔静脉C型分流术手术适应证广,操作简单,近、远期疗效满意,适于推广。

  • 标签: 门静脉 高血压 肠腔静脉分流术 外科手术 人工血管
  • 简介:目的探讨3种腰椎间盘微创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53例腰椎间盘突出采用胶原酶注射、经皮穿刺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PLD)等不同治疗方法,观察其疗效.结果术后3~12月随访,总优良率91%.结论根据各自的适应及个体化因素选择治疗方法,疗效肯定,且微创治疗安全、不破坏脊柱的稳定、痛苦小,住院时间短,值得推广.

  • 标签: 椎间盘突出症 微创治疗
  • 简介:对比分析胎儿脐静脉与大脑中动脉的力学特性,为大脑中动脉损伤以胎儿脐静脉移植修复提供生物力学特性基础。取正常人新鲜尸体大脑中动脉与新鲜胎儿脐静脉各15个试样进行拉伸实验。分别将大脑中动脉和胎儿脐静脉试样装夹在电子万能试验机的夹头内,以0.3mm/min的实验速度对试样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胎儿脐静脉的弹性限度应变值、最大应变值大于大脑中动脉组,差异显著(P〈0.05),胎儿脐静脉组最大应力、弹性模量值小于大脑中动脉组,差异显著(P〈0.05)。胎儿脐静脉的应力-应变曲线和大脑中动脉的应力-应变曲线变化规律相似。胎儿脐静脉的拉伸力学特性有利于移植大脑中动脉损伤的修复。

  • 标签: 大脑中动脉 胎儿脐静脉 拉伸 力学特性 对比分析
  • 简介:目的 探讨脊髓髓内动静脉畸形(SAVM)的血管构筑从而选择适宜的治疗方式。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中心治疗的120例SAVM病人的临床资料、血管造影影像资料及治疗方法和效果。结果 根据脊髓髓内动静脉畸形团的形状,将AVM分成两种类型:团块型和幼稚型。血管构筑学分析包括供血动脉、供血方式、伴随病变。其供血动脉为脊髓前动脉、脊髓后动脉和/或软膜动脉。经超选择脊髓血管造影可见畸型团有5种构筑方式:(1)终末供血形式,本组104例行栓塞治疗,其中85例单纯栓塞,70例神经功能恢复与改善;19例行术前栓塞、减少术中出血;(2)穿支供血形式本组16例,少量部分的用颗粒栓塞,栓塞后症状均改善;(3)动静脉直接交通1例;(4)AVM伴有动脉瘤13例,首先行动脉瘤栓塞;(5)AVM含有静脉动脉瘤样扩张2例。结论 脊髓髓内AVM的血管构筑学有助于选择治疗方案,终末型供血可行胶栓塞。穿支供血只能少量部分的用颗粒栓塞。AVM内的动脉瘤应首先栓塞,可明显减少再出血的危险。团块型AVM术前栓塞有利于手术切除。幼稚型AVM只能栓塞治疗。

  • 标签: 脊髓动静脉畸形 治疗 血管构筑学
  • 简介:目的 为慢性肾功能衰竭者建立永久性血液透析通路。方法 应用带涤纶环的双腔留置导管,为6例患者行经皮锁骨下静脉插入术插入导管。结果 共行锁骨下静脉双腔留置导管插入术6例,成功5例,失败1例。成功5例X光摄片证实,导管前端位于第二肋间,最高血流量可达350ml以上。测定瘘管再循环量为4.1%~19.7%,平均9.3%。结论 应用带涤纶环双腔导管经锁骨下静脉穿刺,可建立长期血液透析通路,血流量高,并发少。

  • 标签: 锁骨下静脉 血液透析 双腔导管 留置导管 血流量 并发症
  • 简介:开发多囊卵巢综合辅助诊断系统,帮助医生诊断多囊卵巢综合患者的类型.根据大量多囊卵巢综合患者症候和证型的数据,从中总结出对应关系,以期通过症候判断患者所属的证型.多囊卵巢综合患者分类效果良好.其中Logistic算法的正确率为93.5%.设计出的多囊卵巢综合辅助诊断系统科学合理、简单易用、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 标签: 中医 多囊卵巢综合症 LOGISTIC回归分析 数据挖掘 辅助诊断 分类
  • 简介: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病率较高,总结我院自1985年5月至1996年间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住院病人247例,现根据其病理,影像学表现及中医辨证(证型)关系进行探讨。1临床资料本组男性160例,女性87例,年龄最大84岁,最小4岁,平均年龄43.5岁,病程最长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影像学检查 临床资料 外伤 发病机理 男性
  • 简介:目的寻找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从股静脉同时获取内皮细胞和肌成纤维细胞.方法取犬股静脉5cm,将静脉内膜外翻,两端内套、夹闭,胶原酶消化法获取内皮细胞,去内皮的静脉采用组织块贴壁法获取肌成纤维细胞.结果应用本方法获得的内皮细胞纯度达99.19%,7~9天即可获得1×106个肌成纤维细胞,而细胞的增殖分化能力并未受影响.结论本方法简便、易行,获得的内皮细胞纯度高,肌成纤维细胞培养周期缩短.

  • 标签: 犬股静脉 内皮细胞 肌成纤维细胞 细胞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