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霉素联合金银花口服液对隐性梅毒孕妇新生儿的疗效和免疫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两组患者均使用青霉素治疗而研究组添加金银花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转阴时间。结果:研究组患儿的RPR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研究组患儿CD4+CD25+T细胞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青霉素联合金银花口服液对隐性梅毒孕妇新生儿治疗有效,转阴时间较快,降低了CD4+CD25+T细胞数量,从而改善免疫抑制,提高疗效。

  • 标签: 青霉素 金银花口服液 隐性梅毒孕妇 新生儿的疗效 免疫功能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张鑫芝
  • 学科: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 创建时间:2020-07-22
  • 出处:《健康养生》 2020年第14期
  • 机构:广元市苍溪县人民医院 四川 广元 6284000 梅毒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性传染疾病,这种病的传染率和发病率都非常高,如果得不到确切有效的治疗,病情就会持续恶化,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导致死亡。当发现自己有感染梅毒后,一定要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医,拖下去只会给身体带来更严重的伤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产前抗梅毒治疗对妊娠期梅毒患者妊娠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我院妊娠期梅毒患者80例作为研究观察的对象,采用电脑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以展开研究,每组各40例。对照组在产前采用不规范抗梅毒治疗,实验组采用规范的抗梅毒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妊娠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正常分娩34例,早产2例,流产3例,早产及流产1例,正常分娩率为85.00%。对照组患者正常分娩26例,早产3例,流产5例,早产及流产6例,正常分娩率为65.00%。两组对比实验组妊娠结局明显较好。同时对比两组新生儿来看,实验组36例中正常新生儿31例,先天性梅毒3例,新生儿窒息1例,极低体重1例,不良情况发生率为13.89%;对照组29例中正常新生儿17例,先天性梅毒6例,新生儿窒息3例,极低体重3例,不良情况发生率为41.38%,其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抗梅毒治疗 妊娠期梅毒 妊娠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梅毒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社区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期间的妊娠合并梅毒患者,总计8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护理,对照组与观察组例数一致。对照组(n=40)妊娠合并梅毒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n=40)妊娠合并梅毒患者配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经不同护理方案干预后的负性情绪改善情况、治疗依从性情况。结果 就组间负性情绪分析,以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就组间治疗依从性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指标占比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心理负担重,通过社区综合护理干预指导,助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稳定情绪。

  • 标签: 梅毒患者 心理分析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美沙酮门诊新病人HIV、HCV、梅毒检测结果。方法:将红花岗区2012年-2018年共339例美沙酮新建卡病人视为研究对象,采集静脉血,以酶联免疫吸附法为患者实施HIV、HCV、梅毒抗体检测,HIV抗体初筛阳性者送往艾滋病确证实验室验证。结果:在339例美沙酮门诊新病人中,<31岁的患者41例,所占比例是12.09%;31-50岁的患者为272例,所占比例是80.24%;>50岁的患者为26例,所占比例是7.67%。初次筛查男、女HIV抗体阳性率分别是0.45%与2.59%;HCV抗体阳性率分别是48.43%与56.9%;梅毒阳性检出率男女占比分别是5.83%、34.48%。相较而言,女性梅毒抗体筛查阳性率显著较高,与男性梅毒筛查阳性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沙酮门诊新病人HIV.HCV.梅毒检测的阳性率较高,需要加强门诊筛查与研究的重视程度,避免患者症状的发展。

  • 标签: 美沙酮 门诊病人 HIV HCV 梅毒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期梅毒患者胎儿宫内感染的超声诊断价值。 方法: 本课题选取我院 2017 年 5 月 -2019 年 4 月诊疗的 84 例妊娠合并梅毒孕产妇,依据是否出现宫内感染划分为对照组( 42 例)和感染组( 42 例),均施以产前宫内超声检查,评估胎儿宫内感染状况。 结果: 患者妊娠前、中期超声检查可知,感染组胎囊不规则、胎心 / 胎动异常、胎盘水肿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 0.05 ),但羊水异常发生率和对照组相似( P > 0.05 );而在妊娠晚期中,感染组全身水肿、宫内窘迫和腹水、肝脾肿大等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 产前超声可为医师提供直观性、全面性数据,特别是在妊娠期梅毒孕产妇中,可精准评估胎儿是否存在宫内感染,预防梅毒儿,应引起重视。

  • 标签: 妊娠期梅毒 胎儿 宫内感染 超声诊断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阿克苏乌什县2015年-2019年的梅毒和艾滋病等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效果。方法:统计2015年至2019年阿克苏乌什县的梅毒、艾滋病患病情况,评价我县梅毒、艾滋病的预防控制效果。结果:在2015年-2017年之间,我县的梅毒患病率、艾滋病患病率尽管在逐年增加,但增长率比较低;在2017年-2019年之间,我县的梅毒患病率逐年下降;2017年-2018年,我县的艾滋病患病率没有变化,而2019年我县的艾滋病患病率下降。结论:经有效的梅毒和艾滋病等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可控制或者降低梅毒、艾滋病的发病率。

  • 标签: 传染病 艾滋病 梅毒 预防控制 效果评价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检测对梅毒疾病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在2018年2月到2020年2月之间,从我院抽取76例梅毒患者,以此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对照组为同期检查的健康人群,分别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检测,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体液免疫检测结果,分析两组患者的细胞免疫检测结果。结果:梅毒患者的IgG、IgA、IgM指标均高于健康人群(P

  • 标签: 梅毒 体液免疫功能 细胞免疫功能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肥东县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梅毒防控措施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方法 流行病学“三间”分析的研究方法。 结果  2015-2020年肥东县共报告3239例梅毒梅毒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六年发病率升幅为99.86%,六年各年度间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3.904,P0.001);六年报告数居前六位的职业依次为农民、家务及待业、商业服务、离退人员、工人、其他,六种职业共报告病例3125例,占梅毒报告总数的96.48%;六年的地区分布中,居前十位的依次为店埠镇、撮镇镇、梁园镇、白龙镇、八斗镇、古城镇、石塘镇、长临河镇、牌坊乡、众兴乡,前十位总数为2531例,占六年发病总数的78.14%。 结论 2015-2020年肥东县梅毒发病率上升明显,升幅高达99.86%,说明我县梅毒疫情形势在较长时间内依然十分严峻,必需继续加大加强我县梅毒的防治工作,尤其要加强对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重点干预工作,即加强对梅毒性病防治知识的宣传,从而有效遏制梅毒的高流行状态。

  • 标签: 梅毒  流行病学  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路径在妊娠合并梅毒孕产妇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抽取我中心在管在治疗的妊娠合并梅毒孕产妇40例纳入此次研究,研究时段:2022.01-2023.12,并依据抽签法行分组处理,设置组别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开展常规护理、健康教育路径,对不同的护理效果。结果  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护理前两组对比结果显示p>0.05,无显著差异,护理后两组对比结果显示p<0.05,差异明显,观察组评分更高;护理满意度,观察组较高,对照组较低,对比结果p<0.05,差异明显;治疗依从性,两组对比p<0.05,差异明显,其中观察组依从性更高。结论 对妊娠合并梅毒孕产妇实施健康教育路径护理的价值显著,可推广。

  • 标签: 健康教育路径 妊娠 梅毒 孕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关节镜对隐性肱骨大结节骨折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27例隐形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全部患者均行关节镜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患者治疗后骨折部位均全部愈合,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骨髓水肿情况全部消失,患者术后的肩关节功能测试评分为(12.15±3.04)分,显著高于治疗前(3.01±1.20)分,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为(86.23±5.48)分,显著优于治疗前(41.36±5.20)分,组间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对隐性肱骨大结节骨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帮助患者快速愈合骨折部位,恢复肩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关节镜 隐性肱骨大结节 骨折 临床价值
  • 简介:【 摘要 】 目的 观察在诊断梅毒螺旋体感染中应用 ELISA法的临床作用。 方法 在我院 2018 年 12 月 -2019 年 12 月间收治的 梅毒螺旋体感染患者中随机选取 118 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完成 ELISA法检查与甲基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检查。统计 118 例患者在不同检查方式下的检查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ELISA法检查后的诊断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结果均显著优于甲基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检查后的诊断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结果( P<0.05 ),数据结果对比有意义。 结论 在诊断梅毒螺旋体感染中应用 ELISA法的临床作用非常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准确率,有利于梅毒的诊断。并且也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敏感性,临床推广价值显著。

  • 标签: ELISA法 梅毒螺旋体感染 临床检验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天等县 2011--2017年梅毒感染孕产妇母婴阻断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我县在2011年至 2017年进行共有 23138例孕妇进行梅毒检测,诊断梅毒感染产妇 246例,梅毒产妇活产 239例(早产后死亡及死胎 7例),均规范驱梅治疗等方法进行母婴阻断,对活产儿先天梅毒的发生状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天等县2011年至 2017年间母婴传播率明显下降 。结论:孕产妇的自我保健意识较薄弱,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及孕产妇梅毒筛查可提高防护意识,发现感染者及早采取治疗等手段能有效阻断梅毒的母婴传播。

  • 标签: 梅毒感染 母婴传播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吸毒者HCV、HbsAg、梅毒的感染状况及与ALT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0月本院检测的20例吸毒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该时间段内20名健康体检人士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血清抗-HCV、H bsAg梅毒、ALT水平检验。对比HCV、H bsAg、梅毒、ALT感染状况,分析吸毒人员单纯 H bsAg阳性、单纯HCV阳性、ALT的阳性情况及梅毒、HbsAg 、HCV合并感染情况。结果 观察组HCV、HbsAg、梅毒、ALT感染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具有显著性(P<0.05)。6例单纯HbsAg阳性的吸毒者中有2例ALT阳性,4例ALT阴性。11例单纯HCV阳性的吸毒者中有6例ALT阳性,5例ALT阴性。吸毒人员HbsAg+HCV感染占比最高,高达(63.64%)。结论 吸毒行为不仅能够增加各类传染性疾病传播风险,还会对肝细胞产生损伤。

  • 标签: 吸毒者 HCV HbsAg 梅毒 ALT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MRI成像对外伤性膝关节隐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抽取我院65例疑似外伤性膝关节隐性骨折患者,先后行MRI、CT检测以及病理检测,判断MRI的诊断价值。结果:病理检测确诊患者53例,MRI检测的患者SE、SP、AC均高于CT检测,差异显著(P<0.05),MRI检测对于具体症型的确诊率显著较高,与CT检测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外伤性膝关节隐性骨折是一种复杂的关节病症,MRI检测能帮助医师迅速准确的对患者病灶进行确诊,这对于该病症的诊疗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外伤性膝关节隐性骨折 MRI CT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HIV感染者与HIV阴性人群之间在乙肝、丙肝、戊肝和梅毒螺旋体感染率方面的统计学差异,以探讨这些感染之间的关联。方法:招募了100例HIV感染者作为实验组,以及100例HIV阴性人群作为对照组。通过医学检查和相关检测,我们确定了乙肝、丙肝、戊肝和梅毒螺旋体感染的状况。使用统计方法,我们比较了这些感染状况在两组之间的差异,其中包括p值来体现统计学显著性。结果:HIV感染者在乙肝、丙肝、戊肝和梅毒螺旋体感染率方面均高于HIV阴性人群,p值分别为<0.001、0.003、0.012和0.008。这表明HIV感染者更容易同时感染这些感染,可能是由于免疫系统受损、高风险行为和共享传播途径等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结论:本研究结果强调了HIV感染者与其他传染性疾病感染之间的关系。这些发现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这些感染之间的关联,为制定预防、诊断和治疗策略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 标签: HIV 乙肝 丙肝 梅毒螺旋体
  • 简介:【摘要】目的:婚检与孕检的医学检查对受检者梅毒、乙型肝炎、艾滋病的早期防治效果。方法:抽取200例在2020年8月~2021年8月时间段内接受婚检、孕检女性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具体检查结果与资料。结果:200例研究者中检出28例疾病,其中指定传染病7例,分别为艾滋病1例、梅毒2例和乙型肝炎4例,所有检出者及时予以治疗方案,病情得到有效缓解和控制。结论:婚检和孕检能够在早期发现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传染性疾病,对预防和后期治疗均有积极意义,还可降低疾病的传播率。

  • 标签: 艾滋病 婚检 孕检 乙型肝炎 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