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红细胞(RBC)输注后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的变化。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20年4月ICU输注红细胞患者157例,根据患者输血前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异常情况分为MCV异常组(n=78)与MCV正常组(n=79),比较两组输血前、输血后0、12、24、48h的RDW值,并计算RDW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输血后RDW值均升高,于输血后24h达到最高值,RDW变化值最大,输血后48h保持保持较高水平;MCV异常组RDW最大变化值大于MCV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红细胞 红细胞分布宽度 红细胞平均体积 贫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贫血患者应用血液红细胞检验指导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贫血患者 74 例入组,入选时间为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 月,随机分为两组各 37 例,对照组应用单纯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rhEPO )治疗,观察组给予 rhEPO 与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口服治疗,治疗 8 周后均进行血液检查,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 HB 、 MCV 、 HCT 、 RBC 、 SF 、 MCH 等相关贫血指标,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两组治疗后的 HB 、 RBC 、 HCT 、 SF 相比于治疗前均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 P<0.05) ,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 P<0.05) 。 结论: 贫血患者给予补铁与促进骨髓造血治疗,可有效改善贫血指标,疗效显著。血液红细胞检查在贫血诊疗中具有较高应用及推广价值。

  • 标签: 贫血 血液红细胞 临床检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在贫血诊断中,采取血液检验的价值分析。方法 在2021.1-2021.12期间选取我院收治60例贫血病患分为实验组,并将同时期体检60例健康人分为常规组。入选者进行红细胞参数(比较红细胞平均体积、血红蛋白及红细胞计数),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通过比较两组入选者红细胞参数指标结果显示,在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指标上实验组低于常规组,在红细胞平均体积指标上实验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检验贫血鉴别诊断具有操作简便、快捷等优势,采用血液检验测定红细胞各项参数,可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

  • 标签: 贫血 红细胞参数 鉴别诊断 检验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在贫血患者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 2018年 2月 -2018年 12月 收治的贫血患者173例,按照贫血类型分为地中海贫血( n=81)和缺铁性贫血( n=92),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 n=83)作为对照组。对 3组研究对象的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平均红细胞积、红细胞积分布宽度等指标进行收集分析。结果:地中海贫血患者和缺铁性贫血患者的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平均红细胞积明显低于对照组,红细胞积分布宽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地中海贫血患者红细胞积分布宽度低于缺铁性贫血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能够作为患者鉴别诊断的标准,在临床上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血液检验 缺铁性贫血 地中海贫血 红细胞参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红细胞输注无效的原因,探讨安全输血措施。方法:以2018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40例红细胞输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输注无效的病例数。结果:40例患者总共输注96次,其中15次无效,占比15.63%(15/96)

  • 标签: 红细胞输注无效 原因分析 安全输血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检验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 45 例贫血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择 45 名不贫血的正常人员为对照组,所有人员均进行血液检验,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具体的血液指标。结果:两组研究对象的红细胞积、红细胞分布宽度、血红蛋白浓度以及血红蛋白含量等指标间的数据差异明显( P<0.05 )。结论: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检验价值较高,诊断结果的可信度高,且操作简便,费用低,符合一般家庭的经济状况,值得应用与推广。

  • 标签: 血液检验 红细胞 贫血鉴别诊断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在贫血患者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01月至2020年12月间收治的50例贫血患者,对上述患者进行贫血鉴别诊断,对比两组比两组红细胞各类数据指标。结果:不同贫血患者各项红细胞参数均表现出不同水平,可以作为贫血鉴别诊断的有效依据。结论:在对患者进行贫血鉴别诊断的过程中,红细胞参数的变化情况可以作为一项判断标准,使诊断结果准确性得到提升,并对患者的贫血类型进行辨别分析,为医生的治疗提供更加准确的依据。

  • 标签: 血液检验 红细胞参数 贫血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常规红细胞参数检验在地中海贫血中的应用。方法:抽取 2017 年 11 月至 2019年 11 月期间在我院待产 的 80 例孕产妇为 临床研究对象, 所有孕产妇均合并有地中海贫血,将其列为观察组;同选择同期的 80 例健康孕产妇,将其列为对照组;针对两组受检者开展血常规红细胞参数检验,继而分析其检验结果。 结果:对照组的各项水平处于正常水平中,且观察组患者的 Hb 、 RBC 、 RDW 、 MCV 、 MCH 、 MCHC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常规红细胞参数检验在地中海贫血中的应用效果较为理想,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值得推广。

  • 标签: 血常规 红细胞参数检验 地中海贫血 孕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与红细胞参数在孕产妇缺铁性贫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本院2018年4月-2019年6月时段内收治的缺铁性贫血孕产妇共600例,纳入研究组;再抽取健康体检孕产妇600例,纳入对照组。均施行血清铁蛋白、红细胞参数水平测定,比较各指标对应关系。结果:①对照组红细胞参数均较优于研究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②和对照组相比,缺铁性贫血孕产妇血清铁蛋白水平均有所下降,且随着贫血程度的加重,血清铁蛋白水平越低,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缺铁性贫血孕产妇,血清铁蛋白、红细胞参数不仅可起到预期诊断效果,还可精准把控缺铁性贫血程度,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血清铁蛋白 红细胞参数 孕产妇 缺铁性贫血 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血液透析伴肾脏贫血临床疗效。方法:节选 2019 年至 2020 年前我院收入治疗的肾脏贫血患者实施研究,随机抽取其中符合临床研究纳入标准的患者 96 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则临床 A 组与临床 B 组,两组均为 48 例。临床 A 组患者单纯运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实施治疗,临床 B 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为患者联合应用左卡尼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以及治疗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实施临床治疗后,临床 A 组患者出现 5 例患者发热,占比结果为 10.42% , 2 例患者胃肠道反应,占比结果为 4.17% , 3 例患者肝肾功能异常,占比结果为 6.25% ,总体不良反应 10 例,占比结果为 20.83% 。 临床 B 组患者出现 2 例患者发热,占比结果为 4.17% , 1 例患者胃肠道反应,占比结果为 2.08% ,无 1 例患者肝肾功能异常,总体不良反应 3 例,占比结果为 6.2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结果差异显著,明显临床 B 组运用联合治疗方式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具有统计学意义 ( P<0.05 )。 两组患者实施不同临床资料方式后,临床 A 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77.08 ,临床 B 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7.92% ,临床 B 组治疗效果更加,患者改善情况十分明显,两组比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通过分析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血液透析伴肾脏贫血临床疗效,结果显示,两者药物联合应用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同时患者的治疗效果十分显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

  • 标签: 左卡尼汀 促红细胞生成素 血液透析 肾脏贫血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采取尿液潜血检验的患者分别采取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方法的效果。方法:以120例接受尿液潜血检验的患者为例,所有患者采取两种不同的检验方法,分别为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和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对比两组不同检验方法的检验情况。结果: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的阳性率为38.33%,阴性率为61.67%,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的阳性率为43.33%,阴性率为56.67%,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的灵敏性为87.5%,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的42.5%相比有较大差异,(P<0.05);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的特异性为82.5%,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的78.33%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这两种检验方法的各有不足之处,因此,在临床上如果患者需要进行尿液潜血检验,可以根据个人情况不同采取不同的检验方式,如果将两种方式相结合,能够提高检验准确率。

  • 标签: 尿液潜血检验 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 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
  • 简介:【摘 要】目的:讨论不良孕产史孕妇羊水细胞胎儿染色核型特点。方法:选择1174例在医院中由于不良孕产史实行羊膜腔穿刺羊水细胞胎儿染色核型分析的孕妇,根据不良孕产史不同分为四组,其中A组为生育过遗传代谢性疾病或者单基因遗传性疾病的患儿,B组为孕育过染色的患儿,C组为夫妇一方为染色异常携带者,D组为既往不良孕产史病因不详。结果:本文共选择1174例由于不良孕产史实行羊水染色的核型分析的孕妇,其中有44例孕妇羊水出现异常染色核型,检出率达到3.75%。其中有3例发生21-三综合征,有3例出现性染色异常,有2例发生额外小染色,有3例出现18-三综合征,有1例发生14号染色结构异常,有21例出现染色多态性变异。A组的胎儿染色异常率达到2.68%,B组胎儿染色异常率达到2.50%,C组胎儿染色异常率达到28.57%,C组的胎儿染色异常率达到3.99%。结论:在不良孕产史孕妇中检测胎儿染色核型分析,有利于及时发现异常染色核型,减少新生儿的先天性疾病发生率。

  • 标签: 不良孕产史 孕妇 羊水细胞 胎儿染色体核型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针对结核的治疗开展结核感染 T细胞斑点实验,分析临床辅助诊断价值。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9年 1月 -2019年 6月前来本院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患者为对象,对疑似结核结核感染患者开展病情诊断分析。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患者中,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对 264疑似例患者进行病情结果讨论。对照组患者采用结核菌素检测,观察组则为 T细胞斑点实验,分析诊断效率。结果:从检测准确率上看,观察组的阳性预测值为 94.6%( 193/204),对照组为 91.8%( 167/182),其结果依然以观察组的阳性预测率更高,接近于准确数值。与此同时,观察组检测在灵敏度、特异性上分别为 90.6%( 193/213)和 78.4%( 40/51),高于对照组的 8.4%( 167/213)和 70.6%( 36/51),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采用 T细胞斑点实验对结核患者结核感染进行临床诊断,能够更好地提升准确度,有助于患者早期开展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结核感染 T细胞 斑点实验 结核病
  • 简介:   [摘要 ]目的:探究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方法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 2019年 1月~ 2月,医院门诊以及住院进行尿液检验的患者 1042例,来源于门诊、肾内科、泌尿外科、内分泌科等科室,均进行尿分析检查以及尿沉渣镜检,以镜检作为诊断“金标准”。结果: 1042例患者,尿镜检查其中阳性 458例,阴性 584例,尿分析仪检查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阴性预测值、符合率分别为 100.00%、 90.41%、 89.11%、 100.00%、 94.63%, kappa检验系数 k=.94,属于高度一致,尿分析仪与镜检结果分布 +、 ++、 +++均存在不一致情况,尿分析检查阴性结果高于尿沉渣镜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尿液分析仪检查存在误漏诊情况,特别是若阳性的患者,可能误诊为阴性,需建立合适的抽检、报警规则,提高复查的水平,合理进行镜检,避免误漏诊。     [关键词 ]尿液潜血;尿液分析仪;显微镜红细胞计数    血尿是泌尿系统疾病常见临床表现,产生原因较复杂,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结核、结石、肿瘤、间质性肾炎、上尿路感染等泌尿系统疾病与高血压、糖尿等其他系统疾病有关,目前血尿产生的具体机制尚未被完全阐明,许多患者因此错过了急性期最佳治疗干预时机,造成严重的后果。临床上对于血尿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尿液分析仪、镜检,近年来尿液分析仪得到广泛应用,成为尿液分析的主要方法,操作简单,但近年来出现过渡依赖尿液分析仪情况。本次研究尝试对比尿液分析仪、显微镜红细胞计数进行尿潜血分析,分析两种技术的特征、优势利弊。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 2019年 1月一 2月,医院门诊以及住院进行尿液检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均进行尿红细胞检查;②临床资料完整。入选对象 1042例,其中男 710例、女 332例,年龄 8~ 8l岁,平均( 43.1±10.3)岁。门诊 561例,住院部 471例,来源于肾内科、泌尿外科、内分泌科等科室。     1.2方法    尿分析仪选择 URIT及配套尿液干化学试纸条、质控品,同时有形成分分析仪清洗液以及维护液质控品。显微镜选择日产生 Olympus制 CX31生物显微镜。严格按照仪器设备操作,医院建立有尿检验质控体系,尿液采集采用一次性离心刻度管完成。室内质控所采用的自控试纸等材料与设备均进行质控图分析,仪器精密度达到要求。从离心管中取出混匀的尿液 10ml,以试纸浸润 2s,吸净残余尿,上机,严格按照仪器以及试纸跳说明书操作,检测后记录原始数据,并人工审核修整。而后进行显微镜检,将 10ml,尿液置于离心管中, 400×g, 1500/min,离心 5min,放弃上层尿,保留沉淀物 0.2ml,由 2名经验丰富的医师,双盲法进行镜检,低倍镜下观察视野内 RBC计数,以沉渣镜检法作为终检标准。报警方案:若尿有形成分红细胞( RBC)经人工图片修正或与尿镜检结果不符,则报警。     1.3观察指标    以镜检作为金标准,分析尿分析检查后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阴性预测值、符合率。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计算,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阴性预测值、符合率指标采用符号 n、 %表示,采用 x2检验或 Fisher精确性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一致性检验采用 kappa检验,以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尿液分析仪与镜检结果分布     1042例患者,尿镜检查其中阳性 458例,阴性 584例。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阴性预测值、符合率分别为 100.00%、 90.41%、 89.11%、 100.00%、 94.63%,    尿分析仪检查与镜检查的结果如下表 1,两者一致性 kappa检验系数 k=0.94,属于高度一致,尿分析仪与镜检结果分布 +、 ++、 +++均存在不一致晴况,尿分析检查普遍存在阳性强度偏低情况。尿分析检查阴性结果高于尿沉渣镜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讨论    尿常规的检查方法较多,对于血尿的检查主要包括肉眼检查、显微镜检查、化学检查、仪器检测等,肉眼检查可判断明显的血尿,其主要通过观察尿色、成分、透明度,或直接试纸检查酸碱度,以判断是否异常,但对于潜血即少量出血,肉眼判断较困难,肉眼检查仅能判断严重的异常。镜检可分为非染色以及染色两种,主要采用非染色法,操作简单。尿分析检查主要包括全自动尿分析仪、干化学法尿分析仪,也是本文中的尿液分析仪,能够分析尿液中的细胞含量、比重,并进而分析管型。但需注意的是不同型号仪器所使用的化学方法不尽相同,精度也存在差异。正常人新鲜尿中含有的细胞成分相对恒定,有上限,如潜血检查针对红细胞,正常人新鲜尿仅含有 0-2/μl。大量报道显示,尿分析仪检查与干化学法的一致性程度较高,基本取代了人工干化学法检查,加之价格适中、开机时间短,得到普及。    但尿分析仪检查并非万能灵药,作为一种检查设备,不可避免会出现误差,从而导致误漏诊。本次研究显示,尿分析仪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阴性预测值、符合率分别为 100.00%、 90.41%、 89.11%、 100.00%、 94.63%,達到较高水平,误漏诊的主要集中在“ +”、“ ++”与“ -”之间的鉴别上,尿分析仪限于其自身的技术特点、精度,对于“ +”、“ ++”,可能受其他因素干扰,导致强阳性转变为弱阳性,弱阳性鉴定为阴性。    近年来,全自动分析仪发展迅速,精密度高、受主管因素影响小,同时还有数据分析、处理等功能,易于开展质控,但价格昂贵,同时仍需要人工复检,尚未得到普及。    综上所述,尿液分析仪检查存在误漏诊情况,特别是若阳性的患者,可能误诊为阴性,需建立合适的抽检、报警规则,提高复查的水平,合理进行镜检,避免误漏诊。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