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术中麻醉深度监测既有利于控制麻醉质量,又可利用最少的麻醉药物达到最佳的麻醉效果,缩短术后苏醒时间。术中麻醉深度的精确监测和判断已成为临床麻醉医师高度关注和亟待解决的一项难题。近年来陆续有些新监测手段和方法应用于临床麻醉中,其稳定性和适用性等尚未深入研究,仍需经临床实践进一步验证,这些方法的引入为临床麻醉深度监测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 标签: 临床,麻醉,深度监测
  • 简介:【摘 要】目的:评价早期整形修复在手足不深度烧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功能效果。 方法:选择 2018 年 6 月 -2019 年 8 月我院收治的手足部深度烧伤患者 76 例作为实验样本,参照红蓝球法分组,对照组与治疗组的均有病例 38 例。其中治疗组在烧伤 1 周内进行整形修复,对照组在烧伤 1 周后进行整形修复,分析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皮肤恢复情况。 结果:治疗组病人的治疗优良率、皮肤恢复、功能恢复评分三项均高于对照组病人,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 P < 0.05 )。 结论:手足部深度烧伤采用早期整形修复效果确切,可促使皮肤、手足部功能快速恢复,具有优先推广于临床治疗中的价值。

  • 标签: 手足部深度烧伤 早期整形修复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右美托咪定对骨科手术全麻患者麻醉深度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4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60例骨科手术患者(美国麻醉师协会分级等级在Ⅰ-Ⅱ级)[1],通过随机的方式将其划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人数各30人,两组患者都是在接受常规的全身麻醉以后完成的手术,其中对照组患者在进行麻醉诱导前的15分钟内泵注1μg/kg的生理盐水,而观察组患者在同一时间以同一剂量泵注右美托咪(DEX)。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进行过程各阶段的血流动力学指标、镇静评分以及脑部状态的指数,以及患者在拔管后时的VAS评分。结果:采取DEX泵注的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泵注后到拔管这段手术进程内的心率,是低于泵注生理盐水的对照组患者的,组间对比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在插管前、插管后、手术中以及拔管后此些阶段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SBP)也是比对照组患者更低的,组间对比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在插管前、插管后以及拔管后的阶段,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DBP)也是低于对照组患者的,组间对比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各阶段的血氧饱和度(SpO2)对比没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在对骨科手术患者接受麻醉前预先泵注右美托咪定可以使患手术中、手术后的镇静止痛效果提升,患者的插拔管反应得以降低,使围术期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可以更加稳定。

  • 标签: 右美托咪定(DEX) 骨科手术 麻醉 血流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