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出现手足病以后如何进行治疗,如何对儿童进行护理能够使患者更快痊愈,为以后的疾病护理打下良好的基础。方法 选取患手足病的 627例儿童组成样本,进行研究,观察患者在患病之后进行的各项变化,对这些患者制定正确与精细的方案,在其家属的协助下进行治疗,直到患者痊愈。结果 在对 627名患者进行治疗以后,比较成功的是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全部正常,进食也正常,饮水与运动都没有其他问题,并发症也未发生,只有 12例患者有轻微的并发症出现,已经及时得到治疗。结论 手足病在儿童中的患病率比较高,只要进行合理正常的护理,进行科学有效的治疗,就不会对孩子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合理的护理模式在这类病症中显得十分有用。

  • 标签: 手足口病 患者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足病患者咽拭子、肛拭子标本病毒的检出率。方法:抽选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904例手足病患者,为患者采集咽拭子、肛拭子标本,且使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检测肠道病毒71型(EV71)、科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及其他肠道病毒检查(EV),对比两种标本的肠道病毒检出率。结果:904例患者中咽拭子标本阳性检出率是84.29%(762/904),肛拭子标本的阳性检出率是94.36%(853/904),肛拭子标本的阳性检出率相对较高(p<0.05)。结论:咽拭子标本与肛拭子标本均为检验病毒的有效方法,能够提升手足病患者的临床诊断检出率,建议联合采集咽拭子及肛拭子,避免漏诊或者延误治疗问题的发生。

  • 标签: 手足口病患者 咽拭子 肛拭子 标本病毒 检出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对小儿手足病的预防以及控制策略。方法:选择我院 2015年至 2018年 门诊诊治小儿手足病患计 597例为 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讨预防本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结果:本组患儿中 2015年计 184例、 2016年计 152例、 2017年 136例、 2018年 125例,高发时间段为 4~7月。结果:小儿手足病发病率逐年降低,高发时间为为 4~7月,需要积极加强预防。

  • 标签: 小儿手足口病 传染途径 预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门诊护理干预对小儿患手足病的影响。 方法 本研究收集 2018 年 5 月至 2019 年 1 月门诊儿科就诊患儿 148 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 74 例、观察组 74 例,观察组实施系统性门诊护理,对照组常规健康教育,对两组患儿随访 1 月,统计其手足病发生情况。 结果 研究显示,随访 1 月观察组手足病发生率 4.05% ( 3/74 )显然低于对照组 27.03% ( 20/74 )( P < 0.05 )。 结论 临床中对于门诊儿科患儿及家属实施系统性的门诊护理,可使家属积极预防手足病,减少患儿发病率,值得推广。

  • 标签: 手足口病 小儿 门诊护理 健康教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对小儿手足病并发脑炎指标的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数表法,将 2016年 8月 ~2019年 8月我院收治的 40例手足病并发脑炎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 20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患儿脑脊液指标。结果:两组患儿氯化物含量无较大差异( P> 0.05),观察组蛋白含量、白细胞计数、葡萄糖含量均比对照组低,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手足病并发脑炎患儿实施循证护理,可对患儿脑脊液指标起到有效改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循证护理 手足口病 脑炎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消毒卫生工作对儿童手足病发病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所在地区的两家私立托幼机构在2020年的儿童手足病发病情况作为主要研究资料,A托幼机构共214位幼儿,应用常规消毒卫生方案,B托幼机构共231位幼儿在疾控部门督导下采取严格的消毒措施,做好对A、B托幼机构儿童手足病发病情况的对比,做好对消毒卫生工作价值的把握。结果:B托幼机构的手足病患发病率远低于A托幼机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提升消毒卫生工作力度,严格按照疾控部门要求开展消毒卫生工作能够有效控制儿童手足病发病率,具有较强的预防效果。

  • 标签: 消毒卫生 手足口病 疾病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在小儿手足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80例小儿手足病患,按照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40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以及两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症状消退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性护理在小儿手足病护理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降低患儿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综合性护理 小儿手足口病 护理应用价值
  • 简介:【摘 要】目的:观察小儿手足病合并脑炎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本院2018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手足病合并脑炎患儿55例作为观察样本,依照信封法分为对照组(n=27)和研究组(n=28)。对照组的临床护理采用的为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的临床护理采用的为循证护理模式,评比项为护理效果存在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护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两个组别的对比,P<0.05,即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循证护理可明显改善手足病合并脑炎小儿患者的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具有应用和推广于临床的价值。

  • 标签: 手足口病 脑炎 循证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实施小儿手足病的预防与治疗干预措施对控制流行性的作用。 方法: 选择我院于 2018 年 6 月至 2019年 2 月期间收治的 84 例 小儿手足病患,通过 随机数字表 法分为对照组( 42 例,给予巴韦林治疗 )实验组( 42 例,给予头孢拉丁颗粒联合巴韦林治疗,加强预防措施 )。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 结果: 此次研究中,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 0.05 , 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 手足病流行季,加强预防措施并采用 头孢拉丁颗粒联合巴韦林治疗能提高 治疗效果。该治疗方法具有一定的使用 价值。

  • 标签: 小儿手足口病 预防 治疗,流行性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