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你知道多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07
/ 1

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你知道多少

杨益珍

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东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四川 广元 628017


孩子们的抵抗力较差,在一些传染病高发期非常容易中招,特别是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就像孩子们的大敌,我们一定要严加防范。但你对这两种疾病了解到底有几分呢?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

疱疹性咽峡炎是肠道病毒引发的一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并且有咽喉肿痛、咽峡部疱疹等症状,具有较强传染性。多见于6岁以下学龄前儿童,青少年和成人也可发病。春夏节为发病高峰,托儿所、幼儿园、学校等公共场所一聚集发病。此阶段的父母和老师就更应该留意孩子的身体状况,一旦孩子出现拒食、发热、以及相同症状的孩子应立即就医。

手足口病也是是肠道病毒引发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常好发于5岁以下的孩子,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主要表现为发热、口腔、手、脚、屁股的皮疹、水疱;重症可出现脑膜炎、脑炎等神经系统疾病以及肺水肿和循环障碍等,致死原因主要为脑干脑炎、神经源性肺水肿。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的异同点是什么?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容易混淆,但两者其实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

1.两者来自同一“家族”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出自同一家族,都是由肠道病毒引发的,都有传染性,都可通过呼吸道分泌物、粪口、疱疹液、污染物品以及食用被污染的水和食物等传播。两者的许多症状非常相似,容易被混淆。

2.两者起疱疹的位置不同

手足口病一般是在患者的手上、脚上、口腔甚至屁股出现皮疹和疱疹;疱疹性咽峡炎的疱疹一般只出现于口腔咽峡部位或口腔其他部位。

3.两者的症状不同

疱疹性咽峡炎起病迅速,突然出现发热和咽痛,就诊时发现患者口腔咽峡部有疱疹,患儿有明显的咽喉肿痛,发热可持续三五天,严重者甚至还有抽搐,可伴有咳嗽、流鼻涕、呕吐、拉肚子等症状,及早正规治疗一周左右痊愈。

很多手足口病一般是先出疱疹然后再发热,有的可能没有发热表现,发热大概持续一两天,加上潜伏期,大约一两个星期患者能恢复健康。手足口病患者的咽喉肿痛症状较轻,有的也可能没有咽喉肿痛现象;患者早期有流鼻涕、咳嗽等症状,常被混淆为感冒,直到当手、口、足等部位出现红色疱疹才容易被确诊。

4.两者危险性不同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很多家长都觉得只要我找医生看了应该没什么问题,但这两种疾病无论是哪种,在孩子生病期间都要主要观察孩子的病情的变化。疱疹性咽峡炎很少出现其他并发症,传染性比较小,疾病不会危及生命;而手足口病传染性比疱疹性咽峡炎强,如果不及时治疗严重的可能引发肺水肿、心肌炎、脑炎、循环障碍等等并发症,甚至会危及生命引起死亡。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如何进行治疗和护理?

疱疹性咽峡炎疱疹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形成溃疡,这时孩子无法吃东西、流口水、哭闹、精神差,在及时就医的同时要适当地给孩子喝凉的水或者奶,要多次少饮,防止脱水。当体温在37.5度以下时可进行温水擦浴来降温,患者可用淡盐水或者温开水来漱口,可以用鱼肝油涂抹溃疡处;饮食要以易消化的流质食物为主,同时多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如果体温持续不下降,孩子精神差以及进食困难,必须遵医嘱住院治疗。

手足口病要要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和体温变化,注意要隔离,患者饮食要清淡,休息要充分,做好皮肤和口腔护理,穿戴的衣服和被褥要及时清洗晾晒;症状轻的可以居家隔离治疗,不能喝生水,不能吃生冷食物,饭前便后洗手,勤换衣物,餐具要消毒,不去人群聚集的场合。重症必须住院接受正规的隔离和治疗。

不论是疱疹性咽峡炎还是手足口病都有传染性,我们要意识到对孩子们的身体有伤害,如果不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预防、早治疗、早隔离的话,就有可能引起聚集性感染,因此预防很重要,在高发季节要注意勤通风换气、注意个人卫生、不吃生冷食物,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饭前便后洗手,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同时进行适当地体育运动以增强身体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