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析对肝癌患者在手术之后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探究并明确采用优质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8年1月-2020年10月期间治疗的30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使用常规护理治疗;另外观察组15例,加用优质护理治疗。探究差异护理模式对降低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及提升患者生活品质的意义。结果:本文发现加用优质护理比采用常规护理更能降低患者术后出现感染的概率(P<0.05),且对于促进患者生活品质提升的意义重大(P<0.05)。结论:对肝癌患者术后采用优质护理能够降低患者肺部出现感染的概率,对促进患者预后及改善患者生活品质有意义。

  • 标签: 肝癌 术后并发症 肺部感染 危险因素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耳鼻喉术后并发感染患者的临床指标的表达水平和临床意义,为耳鼻喉术后并发感染的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分析手术治疗的耳鼻喉科疾病患者术后发生感染(32例)的部位,并与未发生术后感染患者(50例)的术后3d细胞免疫功能、Th1/Th2免疫平衡以及干扰素-γ(INF-γ)、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作比较。结果:32例术后感染患者中,呼吸道感染14例(占43.75%)、胃肠道感染9例(占28.13%)、泌尿道感染5例(占15.63%)、其他感染4例(占12.50%),发生感染平均时间为术后(2.02±0.71)d。感染组患者CD3+、CD4+、CD4+/CD8+以及NK细胞百分比均低于未感染组,Th1细胞百分比以及Th1/Th2比值低于未感染组,而Th2细胞百分比高于未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者INF-γ、INF-γ/IL-10水平低于未感染组,IL-10水平高于未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并发感染可导致耳鼻喉手术患者相关指标的降低,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针对耳鼻喉术后感染实施有针对性的预防和干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耳鼻喉 术后并发感染 机体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留置导尿患者并发尿路感染预防过程中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50例留置导尿患者选出,观察组予以护理干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结果:对比对照组,观察组留置导尿不同时间发生尿路感染的几率均更低,P<0.05。结论:留置导尿患者并发尿路感染预防过程中应用护理干预,效果满意。

  • 标签: 留置导尿 尿路感染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发胃溃疡治疗方法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研究2019年2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58例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发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将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奥美拉唑常规治疗应用在对照组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发胃溃疡患者的治疗中,将胶体果胶铋、阿莫西林、埃索美拉唑应用在研究组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发胃溃疡患者的治疗中,观察和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6.55%)相比对照组的(79.31%)要更高,且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90%)相比对照组的(27.59%)要低,P

  • 标签: 胃溃疡 幽门螺杆菌感染 治疗方法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三叉神经带状疱疹患者并发颅神经损伤和眼部感染者使用抗感染治疗和 针对性 护理方法,观察该种治疗方法的效果。 方法 :将我院在 2019 年 1 月到 2019 年 12 月收治的三叉神经带状疱疹 并发眼部感染及颅神经损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观察患者使用的治疗方法和护理方法的效果。 结果 :患者采用抗感染治疗和针对性护理措施治疗后,一周内 10 名患者疼痛程度、面部红肿和口腔粘膜溃疡都获得缓解。患者症状缓解后采用有氧治疗和针灸治疗,一个月内患者全部康复,没有留下后遗症。 结论 :三叉神经带状疱疹患者并发颅神经损伤和眼部感染者使用抗感染治疗和 针对性 护理方法效果明显,该种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荐使用。

  • 标签: 颅神经损伤 眼部感染 带状疱疹 三叉神经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并观察优质护理在结肠癌术后并发肠瘘致腹腔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选取 2015年 2月~ 2017年 2月在我院手术的结肠癌术后并发肠瘘致腹腔感染 84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4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统计两组患者的主要致病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革兰阴性杆菌( 76.19%)是结肠癌术后并发肠瘘致腹腔感染的主要细菌。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术后半年,观察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革兰阴性杆菌是结肠癌术后并发肠瘘导致腹腔感染的主要细菌,优质护理可提高结肠癌术后并发肠瘘导致腹腔感染的治愈率,改善术后生活质量。     [关键词 ]优质护理;结肠癌术后并发肠瘘;腹腔感染    结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好发于乙状结肠,以 40~ 60岁人群多见,死亡率较高,预后较差。目前结肠癌的治疗主要有化疗、放疗、手术治疗及其他治疗方式,其中手术治疗是根治结肠癌的唯一选择,所以临床上手术治疗对其非常重要 [2]。肠瘘是术后发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术后腹腔感染、吻合口裂开、肠管血运不良等均可造成吻合口瘘 [3]。本研究旨在探讨优质护理在结肠癌术后并发肠瘘致腹腔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 2015年 2月~ 2017年 2月在我院手术的结肠癌术后并发肠瘘致腹腔感染 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42例。对照组男 26例,女 16例;平均年龄( 56.8±12.2)岁;平均肿瘤大小( 3.7±1.5) cm。观察组男 24例,女 18例;平均年龄( 57.2±12.1)岁;平均肿瘤大小( 3.6±1.8) cm。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相關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护理措施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包含入院评估、病情观察、术前准备、术后准备、饮食指导、腹腔镜引流管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等。      1.2.2观察组患者护理措施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具体方案如下。①心理指导:护理人员需全面了解患者的详细情况,制订个性化心理指导方案,使患者及家属积极配合治疗。为患者讲述癌症手术成功案例,提升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心。②加强基础护理:病房巡查由原来每天 4次增加到每天 6次;护理人员需帮助患者拍击背部促进患者痰液排除,保持患者呼吸道通常,避免肺部感染发生。③加强营养支持:严格的禁食水,并给予胃肠减压,抗感染,应用生长抑素等治疗。后期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给予专业的临床营养指导。④体位护理:麻醉清醒后应协助患者取半卧位或舒适体位,协助翻身,更好地释放患者的腹部张力,促进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⑤腹部按摩:术后护理人员应改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适当的腹部按摩。⑥运动指导:根据患者的具体身体状态和伤口的恢复情况,为患者制订合适的运动方案,若患者伤口恢复良好,应积极指导患者早日进行适量运动,先从床旁运动开始,逐渐增加运动量,促进患者胃肠功能和免疫系统的恢复。⑦监督反馈:责任护士应记录患者每天的饮食时间、饮食量及进食物品,仔细观察和咨询患者的精神及身体状态。对患者术后随访半年。      2结果      2.1主要致病菌情况的分析     结肠癌术后并发肠瘘导致腹腔感染的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真菌比例分别为 64( 76.19%)、 16( 19.04%)、 4( 4.76%),革兰阴性杆菌( 76.19%)是结肠癌术后并发肠瘘致腹腔感染的主要细菌。      2.2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      2.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     两组患者术前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半年,观察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 P<0.05)。      3讨论     结肠癌是我国常见的胃肠道恶性肿瘤,近年其发病率显著提高,已经与直肠癌的发病率相当。目前结肠癌的病因尚不明确,主要与过多的动物脂肪和动物蛋白的摄入、缺乏纤维素食物和新鲜的蔬菜、缺乏适度的体力活动、遗传等因素有关。手术为主要治疗方式,但是创伤大,术后患者不能快速地恢复饮食,再加上日常生活及肿瘤的能量消耗,导致多数患者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影响切口生长及胃肠道功能的恢复,且还能造成生活质量下降,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风险。肠瘘是结肠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肠瘘发生后往往会造成患者腹腔感染及营养过度消耗,进而出现内环境紊乱,甚至发生多器官衰竭综合征。     优质护理模式的最大优点在于增加了护患双方的沟通,使患者充分感受到医护人员的专业化护理和精心地照顾,使护理人员更多地了解了患者的需求以及病情进展,为患者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快速恢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该研究中,首先根据患者的术前、术后不同心态,积极地与患者进行沟通,释放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此外,医护人员需要重视引流管的引流通畅和固定牢固,使体腔脓液充分引流,避免腹腔脓肿形成;其次需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状态、饮食习惯等为患者制订合理的营养方案,给予患者营养支持,促进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再者通过为患者制订个性化的运动方案,促进了患者的恢复,提升了患者的自身免疫力;最后还要对患者进行监督反馈,根据患者的身体状态随时为患者制订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结肠癌术后并发肠瘘导致腹腔感染的革兰阴性菌占 76.19%,说明革兰阴性杆菌是结肠癌术后并发肠瘘致腹腔感染的主要细菌。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术后半年观察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 P<0.05),说明优质护理的疗效更加显著,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效果更加明显。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莫西沙星与美罗培南联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感染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感染性肺炎的患者进行分组研究。采用双盲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单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采用莫西沙星、美罗培南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及病原菌清除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白细胞恢复时间快于对照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物副反应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莫西沙星联合美罗培南治疗慢阻肺并发感染性肺炎的效果与安全性良好,值得借鉴并使用。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感染性肺炎 莫西沙星 美罗培南 左氧氟沙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肺结核在临床中属于慢性传染病,主要是由结核 分枝菌 引起的。肺结核并发咯血是肺结核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肺结核常见的临床表现。在肺结核咯血中护理是非常重要的方面,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本文主要探究肺结核并发咯血的护理进展,主要从肺结核并发咯血的原因如何,重点论述了如何在肺结核并发咯血患者中实施救治措施和护理方案。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为更多医院在对肺结核并发咯血患者护理时提供借鉴意义。

  • 标签: 肺结核 咯血 护理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事关医疗安全、人民健康和社会稳定发展。有效的感控管理机制能大大提高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质量。在新冠疫情流行形势下加强对医院感染工作的控制,建立医院全员参与感控组织体系、风险评估效果评价追责机制,健全医院感染监测、预警及快速处理信息化管理机制。通过对各种问题的有效整改,能够帮助有效提高医院感染管理科工作的质量。

  • 标签: 医院感染管理 感染控制 作用
  • 简介:摘 要: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事关医疗安全、人民健康和社会稳定发展。有效的感控管理机制能大大提高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质量。在新冠疫情流行形势下加强对医院感染工作的控制,建立医院全员参与感控组织体系、风险评估效果评价追责机制,健全医院感染监测、预警及快速处理信息化管理机制。通过对各种问题的有效整改,能够帮助有效提高医院感染管理科工作的质量。

  • 标签: 医院感染管理 感染控制 作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