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阐述慢性肾炎的原因、症状、诊断、维吾尔医治疗方法。慢性肾炎是急性肾炎未能按时治疗而引起,症状比较轻,具有反复发作过程的疾病,它过程比较长,发展速度比较慢,临床上长期延续腰痛、高血压、左心扩大、尿蛋白和镜下血尿,重者尿中毒导致生命危险的尿道系统疾病。这种病例在各种年龄的人群中时有发生。尤其是妇女和青年人中发生较多。症状过程一般长达3~1 0年。

  • 标签:   [] 维吾尔医治疗 慢性肾炎
  • 简介:【摘要】:目的: P504S/AMACR和β-连环蛋白在散发性结直肠组织标本中的表达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对80例结直肠癌、40例结直肠腺瘤和10个正常结直肠组织的存档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并对AMACR和β-catenin核表达进行评估,并计算每种标记物的相对鉴别诊断的能力。结果:AMACR和β-catenin核表达分别为68.75%和45.00%的结直肠癌,30.00%和5.00%的结直肠腺瘤组织,并且在正常肠组织中均没有表达。 AMACR和β-catenin核表达在结直肠癌和结直肠腺瘤之间均显示出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两者的p

  • 标签: P504S/AMACR β-连环蛋白 散发性结直肠癌 结直肠腺瘤
  • 简介:【摘要】目的 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检验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以及β2的微球蛋白的临床诊断意义进行分析。方法 将我院于2021年3月到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5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另选取我院无糖尿病的50例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检测两组患者的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β2微球蛋白水平并就结果展开组间对比。结果 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尿白蛋白水平、免疫球蛋白G水平以及β2微球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尿白蛋白水平、免疫球蛋白G水平以及β2微球蛋白水平要远远高于无糖尿病的人群,通过对患者的尿白蛋白水平、免疫球蛋白G水平以及β2微球蛋白水平进行检测,可以有效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诊断。

  • 标签: 临床诊断效果 老年糖尿病 尿白蛋白水平 免疫球蛋白G水平 β2微球蛋白水平
  • 简介:摘要: p53基因是一种抑癌基因,突变后表达的蛋白入血后,诱导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的抗体,称为 P53抗体。 P53抗体作为一种肿瘤标志物,检测费用低,方法简便、快速,是一种理想的临床指标。自从发现以来,国内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我们就近几年,在肿瘤的早期诊断、治疗、复发及预后评估等方面的成果作简要综述。

  • 标签: p53基因 p53抗体 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免疫球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检验分析。方法选择从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5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纳入研究工作(命名为研究组,50例),另同时间段来院作常规体检的50例健康小儿纳入研究工作(命名为对照组,50例);两组均接受免疫球蛋白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并比较分析两组结果。结果研究组小儿的IgM指标为(2.25±0.37)g/L,与对照组小儿的(0.61±0.15)g/L比较,有显著差异性(t=23.5970,P<0.05)。研究组小儿的IgA指标为(0.40±0.18)g/L,与对照组小儿的(1.65±0.40)g/L比较,有显著差异性(t=16.3706,P<0.05)。研究组小儿的IgG指标为(8.75±1.30)mg/mL,与对照组小儿的(14.90±2.70)mg/mL比较,有显著差异性(t=11.7895,P<0.05)。研究组小儿的Hs-CRP指标为(11.01±5.25)mg/L,与对照组小儿的(1.90±1.41)mg/L比较,有显著差异性(t=9.6270,P<0.05)。结论免疫球蛋白检测和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均可作为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断方法。

  • 标签: 小儿 手足口病 免疫球蛋白 超敏C反应蛋白 临床检验
  • 简介:【摘要】氨基酸序列是蛋白质和多肽重要的结构,其决定蛋白质的高级结构。氨基酸测序在蛋白质研究中越发重要,高分辨率质谱技术的发展大大促进了氨基酸测序的研究。本文综述了氨基酸测序的方法、原理以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随着质谱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测序方法不断建立,氨基酸测序将在蛋白质研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 标签: 蛋白质 氨基酸测序 质谱技术 从头测序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38℃生理盐水在新生儿PICC置管术中的应用情况,探讨其对置管成功率和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PICC置管术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37例。其中68例作为对照组(使用常规温度的生理盐水),另外69例作为实验组(使用38℃生理盐水)。比较两组之间的置管成功率和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结果:通过对两组新生儿的临床实践中了解到,采用38℃生理盐水在新生儿PICC置管术中的成功率高达95.65%,而对照组的成功率为88.24%,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在应用之后,实验组的新生儿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仅为7.25%,而对照组新生儿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为17.65%,数据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8℃生理盐水在新生儿PICC置管术中应用的成功率较高且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低,有着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 标签: 38℃生理盐水 新生儿 PICC置管术 机械性静脉炎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 急性轻型缺血性脑卒中 以 尿激酶静脉溶栓 展开 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收集 2017 年 03 月到 20 20 年 06 月 间本 科室接收 的 55 例 伴急性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开展 研究, 均予尿激酶溶栓治疗,分析诊疗后相关疗效 。 结果: 诊疗后, 55 例患者显效 22 例(占比为 40.00% )、有效 18 例(占比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钙联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方法:在我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间接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选择80例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单一尿激酶治疗,观察组40例增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钙两种药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有效提高降低并发症以及死亡风险,进一步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值得推广。

  • 标签: 尿激酶 低分子肝素钙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 目的 小儿手足口病患儿免疫球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检验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60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儿童6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免疫球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检验。对比两组检验结果。结果 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均存在差异,差异明显(P<0.05)。结论 免疫球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检验有助于鉴别手足口病患儿,从而为患儿的临床诊断提供客观、准确的依据。

  • 标签: 手足口病 免疫球蛋白 超敏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尿激酶静脉溶栓在超早期脑梗塞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疗效。方法:将我院2021.10-2022.9收治的60例超早期脑梗塞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研究对象,并用抽签法将其分成对照组(30例,实施常规治疗方法)与试验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轻于对照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之间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尿激酶静脉溶栓合理运用到超早期脑梗塞患者临床过程中,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切实保障患者生命健康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超早期脑梗塞 尿激酶静脉溶栓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及血常规联合检测的应用效果。方法以100例肺炎患者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19年3月-2020年2月,其中细菌性肺炎为A组(30例),病毒性肺炎为B组(30例),支原体肺炎为C组(40例),选取同期50例健康者,检测血清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及血常规指标,对比分析。结果不同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血清纤维蛋白原、降钙素原水平比较,P

  • 标签: 血清纤维蛋白原 C-反应蛋白 血常规 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索应用蛋白芯片技术检测肝癌患者血清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lypican-3,GPC-3)的可行性。方法应用Nano-PlotterTM-压电式微量喷墨点阵制备系统制备GPC-3抗体蛋白芯片,用伯乐成像仪检测成像信号。结果应用蛋白芯片技术检测肝癌血清46份,健康人群血清18分。其中35份肝癌血清检测到GPC-3阳性表达信号,阴性对照及健康人群血清未检测到阳性信号。结论本研究成功地建立了检测肝癌患者血清GPC-3的蛋白芯片方法,可用于肝癌患者GPC-3的检测,是一种切实可行,经济、便捷、省时、有效的方法。

  • 标签: 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 蛋白芯片 肝细胞癌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HICH采取尿激酶联合颅内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80例HICH患者,首先随机分成2组,后对这2组分别采取不同治疗,最后对比分析结果。结果 NIHSS评分:B组更低(P<0.05);ADL评分:B组更高(P<0.05)。结论 尿激酶联合颅内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HICH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结合尿激酶方案用于急性大面积肺栓塞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120例急性大面积肺栓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尿激酶,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低分子肝素,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气分析指标进行对比。结果:经过一系列治疗,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气分析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结合尿激酶方案用于急性大面积肺栓塞患者中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气指标,值得推广。

  • 标签: 低分子肝素 尿激酶 急性大面积肺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