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尔基体蛋白73(GP73)、甲胎蛋白(AFP)以及甲胎蛋白异构体(AFP-L3)血清肿瘤标志联合检测诊断肝癌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20年10月-2021年12月接受治疗的30例肝癌患者和30例良性肝病患者展开分析,分别作为A组和B组,而在同时间段入院行健康体检的30例受检人员作为C组,所有参与研究的人员均需要进行GP73、AFP和AFP-L3水平检测。分析两组的检测结果。结果:A组的GP73、AFP和AFP-L3水平高于另外两组,而另外两组中B组的上述水平高于C组,差异较大(P<0.05);并且阳性检出率三者联合检测要高于单项检测差异较大(P<0.05)。结论:GP73、AFP和AFP-L3联合检测能够提高肝癌的诊断阳性率,值得推广。

  • 标签: 血清标志物 联合检测 肝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直肠癌患者血清3种肿瘤标志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研究对象选自2018-2020年期间,从中选取直肠癌疾病患者(经影像学、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符合《直肠癌诊治应用指南》标准)以及健康体检者各80例,分别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以上两组患者均进行血清实验室检验,记录2组受试对象3种肿瘤标志检测平、阳性率。结果:观察组、对照组受试者的3种肿瘤标志检测情况见表1。组间CEA、CA19-9、CA125水平差异显著,P

  • 标签: 直肠癌 肿瘤标志物 血清 联合检测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保留睾丸带对提高儿童隐睾手术成功率的作用。方法:2012-2020年,儿童隐睾手术治疗9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成三组,每组30例;A组:经腹股沟横纹切口行睾丸下降固定术,术中切断睾丸带;B组:行腹腔镜下睾丸下降固定术,术中切断睾丸带;C组:行腹腔镜下睾丸下降固定术,术中保留睾丸带;比较三组治疗优良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与健侧睾丸容积比差异进行比较。结果:C组治疗优良率100.00%,高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对 阴道分泌常规检验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检验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方法 选择 2019 年 1 月 -2020 年 2 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阴道分泌常规检验的阴道炎患者 118 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检验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 结果 经阴道分泌常规检验,本组患者所涉及的阴道炎类型包括:淋菌性阴道炎、真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等。真菌性阴道炎患者所占比例最高( P < 0.05 ),其次为细菌性阴道炎,淋菌性阴道炎患者所占比例最少( P < 0.05 )。不同类型阴道炎患者的分泌物性状检验存在明显差异( P < 0.05 )。 结论 阴道炎症状的存在,对女性患者造成严重身心损害,阴道分泌常规检验可为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临床价值显著,值得关注并推广。

  • 标签: 阴道分泌物 阴道炎 常规检验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女阴道分泌感染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妇科2017年7月~2018年7月进行阴道分泌检查的56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清洁度、滴虫、霉菌、细菌性阴道病的情况。结果该组受检妇女中白细胞3+至4+30例,占53.57%;阴道毛滴虫阳性4例,占7.14%;霉菌阳性10例,占17.86%;细菌性阴道病阳性12例,占21.43%。结论该组妇女阴道分泌物主要病原菌为细菌和念珠菌,病原菌在WBC3+以上患者中检出率较高。早发现、早治疗有利于降低宫颈炎、盆腔炎等妇女疾病的发生。

  • 标签: 妇女阴道物 检验结果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甲状腺功能异常应用FT3、FT4、TSH、TT3、TT4(以下称5项)联合检测的价值。方法:选择180例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分为2组,其中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90例,纳入研究1组,另外90例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纳入研究2组,同期选择90例健康体检人群,纳入对照组。均实施5项联合检测。结果:研究1组的FT3、FT4、TT3、TT4均更高,TSH更低,对比研究2组,对比对照组,均P<0.05;研究2组的FT3、FT4、TT3、TT4均更低,TSH更高,对比对照组得出P<0.05。应用5项联合检测的准确度,是96.66%(174/180)。结论:甲状腺功能异常应用5项联合检测的价值较高。

  • 标签: FT3 FT4 TSH TT3 TT4联合检测 甲状腺功能异常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菊米,一种草本植物,含有丰富的挥发油、菊米内酯、黄酮等,对皮肤、癌症、心血管、视网膜等临床疾病有着良好的治疗作用。传统药用植物有效成分的研发一直是科学研究的焦点,本文就国内外菊米提取的开发利用进行综述,以期为菊米提取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菊米 临床应用 综述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制何首乌提取的长期毒性。方法:通过制何首乌提取长期毒性试验评价其长期服用安全性。结果:各剂量组制何首乌提取给予大鼠灌胃90天,试验期间,各剂量组动物体重、进食量、食物利用率、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指标、脏器重量及脏/体比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大体解剖和组织病理学检查未见明显与制何首乌提取有关的异常改变。结论:制何首乌提取90天喂养对大鼠未见明显毒副作用,长期服用安全无毒。

  • 标签: 制何首乌提取物 长期毒性
  • 简介:摘 要:目的 研究番泻叶提取长期食用的安全性。方法 通过动物急性经口毒性试验、三项遗传毒性试验、90天经口毒性试验对番泻叶提取长期食用安全性进行研究。结果 番泻叶提取小鼠急性经口LD50大于10.0 g/kg,属实际无毒级。三项遗传毒性试验(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均为阴性结果,番泻叶提取无遗传毒性。90天经口毒性试验观察期间,大鼠一般临床观察情况良好,各剂量番泻叶提取组大鼠体重、进食量、食物利用率、血液学和血生化学指标、脏器重量及脏器/体重比值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大鼠尿液检查、眼部检查、大体解剖及组织病理学检查未见明显与番泻叶提取有关的异常改变。结论 动物安全性试验研究证明番泻叶提取长期食用安全。

  • 标签: 番泻叶提取物 急性经口毒性 遗传毒性 亚慢性毒性
  • 简介:    摘要:药用植物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比较高,其属于一种特殊的种质资源,在医药、食品和化妆品等行业中得到了良好运用。对药用植物中的活性成分进行提取和运用,能够推动农业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其中天然环烯醚萜类化合在使用之前需要进行提取和纯化处理,保证化合浓度与纯度,以免受到杂质影响。本文主要对天然环烯醚萜类化合的提取方法和纯化技术进行了研究,以期为药用植物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

  • 标签:     天然产物 环烯醚萜类化合物 提取方法 分离纯化
  • 简介:摘要: p53基因是一种抑癌基因,突变后表达的蛋白入血后,诱导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的抗体,称为 P53抗体。 P53抗体作为一种肿瘤标志,检测费用低,方法简便、快速,是一种理想的临床指标。自从发现以来,国内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我们就近几年,在肿瘤的早期诊断、治疗、复发及预后评估等方面的成果作简要综述。

  • 标签: p53基因 p53抗体 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并观察肿瘤标志CA724、CA199、CA242、CEA在胃癌患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胃癌患者50例作为胃癌组,选取同期收拾的5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重度不典型增生的患者为观察组,选取50例浅表性胃炎或正常胃黏膜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三组的血清CA724、CA199、CA242、CEA水平。结果胃癌组患者CA724、CA199、CA242、CEA水平均显著高于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胃癌患者分期的不断增加,患者CA724、CA199、CA242、CEA水平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标志CA724、CA199、CA242、CEA的水平异常升高或可提示有癌前病变或胃癌的发生,可以作为早期诊断胃癌的重要辅助指标。

  • 标签: 胃癌 CA724 CA199 CA242 CEA 肿瘤标志物 应用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越橘提取免疫调节作用的试验研究。本试验以越橘提取0.017g/kg·bw/d、0.033g/kg·bw/d、0.1g/kg·bw/d三个剂量经口给予小鼠一个月,进行小鼠细胞免疫功能、体液免疫功能、单核-巨噬细胞功能及NK细胞活性测定。结果显示,中、高剂量组小鼠溶血空斑数、NK细胞活性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越橘 小鼠  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