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脏瓣膜合并房颤患者实施心脏瓣膜手术同期射频消融治疗的疗效。方法:择取 120 例我院纳入的心脏瓣膜合并房颤患者, 2018年 8月至 2019年 8月作为本研究的时间范围,利用抽签 法对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其中分为 60 例。参照组治疗 措施为心脏瓣膜手术,实验组予行心脏瓣膜手术同期射频消融治疗,讨论患者的术后相关指标、 房颤转复率。结果:心脏瓣膜合并房颤患者术后 3个月、 6个月、 1年左心室射血分数具有一致, P> 0.05,实验组术后 3个月、 6个月、 1年左心房内径低于参照组,实验组术后 3个月、 6个月、 1年房颤转复率高于参照组,组间具有明显差异, P< 0.05。结论:心脏瓣膜手术同期射频消融治疗可有效改善心脏瓣膜合并房颤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其心功能,其房颤转复率水平有所提升。

  • 标签: 心脏瓣膜病 房颤 心脏瓣膜病手术 同期射频消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治疗老年退行瓣膜并存其他心脏的治疗有效。方法:选择我院老年退行瓣膜并存其他心脏病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选择时间即2019年6月-2020年6月,依据患者疾病将患者分为两个组别,即老年退行瓣膜并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患者55例为观察组,老年退行瓣膜并存心力衰竭患者55例为研究组,所有患者均行针对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可知,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55%,研究组为96.36%,两种治疗效果均有显著疗效(P>0.05)。结论:临床治疗老年退行瓣膜变并存其他心脏病患者时,可以采用针对治疗,即根据疾病的差异性制定治疗方案,能够得到显著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 心脏病 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在对 老年退行瓣膜的诊断中, 超声心动图的应用对其有何作用价值 。方法:本次实验需分为 两组研究对象,调取 在我院接受诊断 的老年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及其临床诊断资料共 640 例,其中经超声心动图确诊患有 老年退行瓣膜的患者有 285 例,为瓣膜钙化组,其余 355 例为无瓣膜钙化组,即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的心脏房室大小、心脏瓣膜形态、厚度、活动度、回声、左室壁厚度和左心功能。 结果: 285 例 老年退行瓣膜患者中,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其中主动脉瓣钙化发病率( 73.68% )最高,二尖瓣环钙化( 14.75 %)次之。瓣膜钙化组患者 左室增大 、 左室壁肥厚 、 射血分数< 50% 和 心率失常患者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明显,P< 0.05,具 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退行瓣膜 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超声心动图可以及时发现左心功能及形态的异常,检查具有无创, 值得推广, 为临床的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

  • 标签: 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 超声心动图 诊断
  • 简介:摘要:藏医真布(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滑膜慢性炎症病变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率高,病程反复、缠绵不愈、致残率高,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至今尚无特效疗法,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藏医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方面具有独特的疗效和优势。在治疗过程中,未见毒副反应,且具见效快、疗效显著、维持时间长等优势。

  • 标签: 藏医药 类风湿性关节炎 体会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分析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安全及有效, 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医院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收治的 38 例 类风湿关节炎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19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给予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 治疗 2 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体征、不良反应及血清类风湿因子( RF )、 C 反应蛋白( CRP )水平。 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 < 0.05 )。研究组 疼痛 评分 、肿 胀评分、晨僵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 P < 0.05 )。研究组血清 RF 、 CRP 水平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 P < 0.05 )。 结论: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症状体征,且未加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重视。

  • 标签: 类风湿性关节炎 中医治疗 安全性 有效性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分析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应用双氯芬酸纳缓释胶囊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 2018年 12月 ~2019年 12月期间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3例,对照组应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观察组应用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76.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62.79%( p<0.05)观察组患者关节肿胀指数和压痛指数明显优于对照 组( p<0.05)。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差异明显,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血液系统、 尿常规、大便常规均未见明显变化。结论:对类风湿关节炎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的疗效更为明显,改善症状体征,调节免疫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双氯芬酸钠 布洛芬 缓释胶囊 类风湿性关节炎 疗效观察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讨干休所老年慢性肺源心脏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以期为该病的治疗与康复提供必要参考。方法 回顾选择干休所 2019年度收治的 80例老年慢性肺源心脏病患者,按照收治入院的先后顺序进行平均分组,命名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参照组运用常规治疗方法,研究组则运用综合治疗方法。对患者的临床诊断方法和治疗效果进行记录和对比研究,总结有效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 参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75%,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97.5%,两组治疗效果的差异显著,疗效差异具备统计意义, P<0.05。结论 老年慢性肺源心脏可以通过血气分析、病原学检查、血清电解质检测、心电图、 X线检查等方式诊断,补充常规治疗方法,对患者实施综合治疗方案有助于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身体康复,值得在临床实践当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干休所 老年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老年高心病的价值。方法:从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85例老年高心病患者为试验组,分别进行心电图检查和心脏彩超检查;另选取85例健康体检老年人作为对照组,进行心脏彩超检查。观察心电图和心脏彩超对不同病变类型的检出结果,比较两组受检者的心脏结构和功能。结果:在心律失常、ST-T段改变上,心电图和心脏彩超的检出率相近(P>0.05);在左心室肥厚、左心房增大、左心室扩大、主动脉扩张上,心脏彩超检出率明显高于心电图(P<0.05)。相比于对照组,试验组的LAD指标增大、LVEF指标减小,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心脏彩超诊断老年高心病的准确率高于心电图,能定量分析心脏结构和功能变化,值得推广。

  • 标签: 高心病 心脏彩超 检出率 心脏结构
  • 简介:摘要: 妊娠及分娩阶段孕妇会受到极大的心脏负担,并且随着心脏负担的加重孕妇心功能偏低,那么心脏意外随时都会产生,情况严重的话还会死亡。因此现阶段妊娠疾病类型中合并心脏发生概率在百分之零点七至百分之一之间,成为孕产妇死亡的重大因素之一。本文便针对妊娠合并心脏产生的相关因素以及心功能级别判断方式,简要分析妊娠合并心脏心内科处理手段。

  • 标签: 妊娠 合并心脏病 心内科 处理
  • 简介:【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 综合护理在慢性肺源心脏合并心力衰竭患者 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 2017 年 9 月 -2019 年 12 月收治的 慢性肺源心脏合并心力衰竭患者 80 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有 40 例。对照组 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 组患者施加 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 组患者的 并发症发生率,评价两组患者的 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 10.00%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32.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 97.5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0.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显著降低 慢性肺源心脏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提高患者的护理 满意度,在临床上值得大力推广及应用 。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心力衰竭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超声心动图、腹部超声以及外周超声联合应用对外周血管源心脏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怀疑为外周血管源心脏的73例患者实施超声心动图检查、腹部超声检查和外周超声检查,参照MRI、CTA或病理诊断结果,统计并比较研究对象超声心动图单一应用和与腹部、外周超声联合应用的疾病诊断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结果:研究对象中,最终确诊为外周血管源心脏的患者共59例,超声心动图+腹部超声+外周超声诊断外周血管源心脏的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均较超声心动图高,差异经统计学检验均显示P

  • 标签: 超声心动图 腹部超声 外周超声 外周血管源性心脏病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临床心脏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 选取我院进行心电图检查患者 110 例作为研究对象, 110 例患者分别给予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检查,同时对其诊断结果给予记录和对比。结果 : 实验组各项指标异常检出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实验组诊断检出阳性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在临床心脏诊断当中采取动态心电图的心电异常检出率相对比较高,同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心脏病 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 : 本次研究的目标是 : 综合护理干预对于风湿免疫病 患者 激素治疗的顺从以及了解程度的影响。所运用的方法则是选择一年内某院所收治的 30 例 ,接受过风湿疾病治疗的人员作为此次探究的对象,将该人员随机分为干预组以及常规组,每组人员分别为 15 例。常规组开展一般的常规护理工作,干预组是在一般常规护理的前提下开展综合的护理干预工作,将这两组人员的激素治疗顺从以及了解程度进行比较。所获得的结果是干预组人员的顺从要比常规组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 05 ); 干预组人员的了解评分程度要比常规组人员高 ,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 05 ) 。最后所得出的结论是对风湿免疫病患者激素治疗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工作 , 能够有效将其顺从以及了解程度提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 糖尿 和非 糖尿动脉硬化 下肢血管造影特点比较 、 临床意义 及 思路 。 方法: 纳入糖尿动脉硬化患者组和非糖尿动脉硬化组患者各 29 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就诊时间 2019 年 5 月至 2020 年 5 月。两组画着 均采用数字式减影血管造影法检查。 结果: 糖尿动脉硬化组患者下肢(膝下动脉)血管阳性 16 例,下肢(膝下动脉)血管狭窄阳性率为 55.17 % ,明显高于 非糖尿动脉硬化组 ( P <0.05)。 糖尿动脉硬化患者腓动脉血管狭窄阳性率 为 31.25% ,明显低于 胫动脉血管狭窄阳性率 ( P <0.05)。 结论: 糖尿和非糖尿动脉硬化下肢血管造影特点存在明显不同,糖尿动脉粥样硬化呈现双下肢对称发展,且在腓动脉的血管狭窄发生概率较低,可供临床参考。

  • 标签: 糖尿病 动脉硬化 下肢血管造影 特点 临床意义 思路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讨小剂量利伐沙班在老年非瓣膜心房纤颤 (NVAF)患者中抗栓治疗的疗效与相关并发症。方法 选取老年非瓣膜心房纤颤 (NVAF)患者 1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 (78例 )和对照组 (80例 ),治疗组给予小剂量利伐沙班 (10 mg/d)抗栓治疗,对照组选择华法林并使抗凝强度维持在国际标准化比值 (INR)2.0~ 3.0,随访 1年。比较两组患者随访次数、再入院次数、再住院时间、临床事件 (栓塞、出血及死亡 )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再住院时间、再入院次数、主动随访次数、被动随访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而且轻、中度出血及严重出血的发生率,治疗组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栓塞、死亡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间无显著差异 (P>0.05)。结论 在老年 NVAF患者中,小剂量利伐沙班抗栓治疗在部分方面优于华法林。

  • 标签: 非瓣膜病心房纤颤 老年 抗栓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腹部超声心动图在孕早期胎儿先天性心脏诊断中的应用意义。 方法:在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于本院接受胎儿先天性心脏筛查的孕早期高危产妇中抽取137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研究对象均开展经腹部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全部研究对象检查后的各常规切面检出情况,并分析经腹部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先天性心脏诊断准确及具体疾病类型检出率。 结果:依据各常规切面检出结果可得知,四腔心切面检出率为94.9%(130/137),左心室流出道切面检出率为90.5%(124/137),右心室流出道切面检出率为89.1%(122/137),三血管气管切面检出率为84.7%(116/137),主动脉弓切面检出率为82.5%(113/137);与其他常规切面检出率相比,四腔心切面的检出率占比最高。依据137例孕早期高危产妇的经腹部超声心动图诊断结果可得知,该诊断方法的胎儿先天性心脏检出率为2.2%(3/137);将上述超声检出结果与研究对象的产后确诊结果进行对比后发现,经腹部超声心动图的胎儿先天性心脏诊断准确率为75.0%(3/4),对比结果显示无明显差异(P>0.05)。在经腹部超声心动图确诊的3例胎儿先天性心脏研究对象中,疾病类型为复杂型胎儿先天性心脏的研究对象共有2例,其中,具体疾病分型为法洛四联症的有1例,为完全型房室间隔缺损的有1例;疾病类型为单纯型胎儿先天性心脏的研究对象共有1例,其具体疾病分型为室间隔缺损。 结论:经腹部超声心动图在孕早期胎儿先天性心脏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有效明确胎儿的心脏异常表现,其诊断结果可为先天性心脏的后期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 标签: 经腹部超声心动图 孕早期 胎儿 先天性心脏病 诊断
  • 简介:摘要:近年来,体质辨识在妇科疾病中的研究日益增多,本文采用回顾研究方法,检索妇科疾病与中医体质相关研究文献,将其分为经、带、胎产、杂进行系统整理,总结中医妇科经、带、胎产、杂的中医证型与体质研究进展。通过对妇科常见妇女体质的研究,对预防妇科疾病的发生,对不同体质的妇女进行妇科疾病防治的指导意义重大。

  • 标签: 妇科病 中医体质 临床研究 疾病防治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