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妈富隆预防人流术后月经失调的疗效。方法:选取人流术后患者84例,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4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妈富隆进行治疗;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差异性。结果:实验组在治疗有效度 (97.62%)明显高于对照组(85.71%),在月经失调发生率(2.38%)明显低于对照组(16.66%),P<0.05;治疗前,两组内分泌代谢指标与月经周期比较,无差异性P>0.05。治疗后,实验组在内分泌代谢指标均高于对照组,月经周期均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妈富隆可预防人流术后月经失调,还可降低月经失调发生率,提高治疗有效率,并且可改善患者内分泌代谢指标和月经周期,值得推广。

  • 标签: 人流术 月经失调 妈富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妇产科中布比卡、利多卡、芬太尼联合镇痛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 2018年 1月 -2019年 1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 200例妇产科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100例。其中实验组给予布比卡、利多卡、芬太尼联合镇痛;对照组给予芬太尼镇痛。对比两组患者的镇痛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治疗前后疼痛状况以及用药不良反应。结果:( 1)实验组患者的镇痛起效时间及持续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 2)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 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 3)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7%,稍低于对照组的 10%,但两组无明显差异( P> 0.05)。结论:妇产科中应用布比卡、利多卡、芬太尼联合镇痛效果显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情况,而且药物镇痛起效时间短、镇痛持续时间长。

  • 标签: 妇产科 布比卡因 利多卡因 芬太尼 联合镇痛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剖宫产术腰-硬联合麻醉中采用罗哌卡或布比卡的麻醉价值。方法:对照组产妇为布比卡麻醉,观察组产妇为罗哌卡麻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的生效时间均长于对照组,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的维持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麻醉优良率组间横向对比中,观察组100.00%,对照组86.21%,P<0.05;麻醉不良反应率观察组为3.45%,对照组为13.79%,P<0.05。结论:在剖宫产产妇的腰-硬联合麻醉中采用罗哌卡更有利于提升麻醉质量以及减少不良反应。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剖宫产手术 罗哌卡因 布比卡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我科80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5.0%,对照组为17.5%,两组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护理干预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观察益气活血通络汤联合阿司匹林预防AHR术后DVT形成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本院76例行AHR治疗患者开展研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38例,行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38例,联合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血液指标、伤口持续渗出时间、伤口感染和DVT发生率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 结论 给予行AHR手术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有效预防DVT,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益气活血通络汤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术后硬膜外镇痛中将罗哌卡与舒芬太尼进行联合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患者为展开对比研究,以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接受的手术患者为例,患者术后均存在严重的疼痛反应,给予患者镇痛干预,人数为100例,将其分为两组,一组给予舒芬太尼静脉泵镇痛,为对照组,另外一组给予罗哌卡联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镇痛,为实验组,对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时,实验组患者在24h和48h下的静息、咳嗽和活动下的疼痛评分均比对照组评分低,各项数据差异均相对显著,对比结果显示为P

  • 标签: 罗哌卡因 舒芬太尼 硬膜外 镇痛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利多卡联合地塞米松治疗产程中宫颈水肿的疗效。方法 研究样本选取分娩产妇70例(均于2019年9月-2021年8月),以入院顺序分组,患者均在产程中出现宫颈水肿,对照组采取常规产程观察,观察组实施宫颈注射利多卡与地塞米松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宫颈水肿消退时间、宫口全开时间均较对照组更早(P

  • 标签: 宫颈水肿 利多卡因 地塞米松 自然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将利多卡乳膏、罗哌卡因应用在小儿病患的包皮环切手术当中,对其应用效果进行一定的分析与探讨。方法:将2021年5月-2022年5月纳为本次研究区间,于该区间摘选75例行下肢手术的高龄病患,按照麻醉方式分为常规组(n=37,罗哌卡)、观察组(n=38,罗哌卡联合利多卡乳膏),对比两组患儿的应用效果。结果:相比于常规组,观察组有着更低血压与心率水平,P<0.05;苏醒躁动评分对比有差异,且观察组更低,P<0.05;两组患儿存在疼痛评分上的差异,且常规组更高,P<0.05;与观察组相比,观察组有着更短的出室时间,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数据上的差异,且常规组更高,P<0.05。结论:利多卡乳膏、罗哌卡的联合使用具有显著效果,可以考虑积极推广。

  • 标签: 罗哌卡因 利多卡因乳膏 小儿 传统包皮环切术 吻合器包皮环切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剖宫产麻醉中罗哌卡复合舒芬太尼的价值。方法:纳入92例剖宫产麻醉患者,随机分组,有基础组、试验组,样本量均是46例,前者行罗哌卡麻醉,后者则复合舒芬太尼,研究在2021年4月-2022年4月实施,记录麻醉指标,统计麻醉安全事件。结果:麻醉见效时间、运动恢复时间统计后在试验组短,维持时间统计后在试验组长,术后6hVAS分值在试验组低,与基础组比较,P

  • 标签: 舒芬太尼 临床分析 罗哌卡因 安全事件 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剖宫产麻醉中罗哌卡复合舒芬太尼的价值。方法:纳入92例剖宫产麻醉患者,随机分组,有基础组、试验组,样本量均是46例,前者行罗哌卡麻醉,后者则复合舒芬太尼,研究在2021年4月-2022年4月实施,记录麻醉指标,统计麻醉安全事件。结果:麻醉见效时间、运动恢复时间统计后在试验组短,维持时间统计后在试验组长,术后6hVAS分值在试验组低,与基础组比较,P

  • 标签: 舒芬太尼 临床分析 罗哌卡因 安全事件 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龄患者实行下肢手术中罗哌卡腰硬联合麻醉效果。方法:对2020年5月至2020年10月入选的64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方式,对照组患者采用布比卡进行麻醉,观察组采用罗哌卡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价动脉压(MAP)、心率(HR)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2.50%,低于对照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观察组患者平均价动脉压和心率指标分别为(110.65±5.74)mmHg、(80.36±5.74)次/min,对照组为(105.82±5.95)mmHg、(78.12±5.96)次/min,观察组比对照组心率和评价动脉压更加平稳,对比两组护理后数据,P

  • 标签: 老龄患者 下肢手术 罗哌卡因 联合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协同护理对肺癌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癌性疲乏的改善观察。方法:将已接诊的80例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中40例肺癌患者,对其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中40例肺癌患者,对其给予协同护理,观察记录两组的护理前后癌性疲乏评分、护理前后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护理满意度并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护理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癌性疲乏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而护理后两组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而护理后两组评分均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协同护理对降低肺癌患者的癌性疲乏,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作用明显,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协同护理 肺癌患者 自我护理能力 癌因性疲乏 改善观察
  • 简介:【摘要】新冠肺炎是爆发于我国2020年年初的大型疾病,虽然在我国境内已经将疫情进行了控制。但是在世界范围内,新冠肺炎依旧在大规模的传播。在对新冠肺炎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发现,新冠肺炎患者均有强烈的个体化差异,因此在对于该类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需要注重患者的个体化差异问题。为了让患者能够在治疗过程中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同时针对于女性患者的治疗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方案的确立,针对于中医“审论治”在对于新冠肺炎的诊疗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

  • 标签: 审因论治 新冠肺炎 思路启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推拿联合有氧康复操治疗乳腺癌术后癌性疲劳临床效果,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94例乳腺癌术后癌性疲劳患者纳入到本次研究对象当中,随机抽取47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接受中医推拿联合有氧康复操治疗,其余47名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仅接受有氧康复操治疗,研究对象纳入时间为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后CF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CFS评分为(2.65±1.73)分,观察组为(2.65±1.7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实证性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差异较小(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物质生活状态、社会活动状态、心理状态、机体功能状态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癌术后癌性疲劳患者应用中医推拿联合有氧康复操治疗,能够大大提高临床效果,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癌性疲劳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乳腺癌术 中医推拿 癌因性疲劳 有氧康复操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