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当归四加吴茱萸生姜汤治疗冻疮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血虚寒凝型冻疮患者临床治疗,基于冻疮病机,及患者临床症状,分析冻疮生理病理特征,辩证予以当归四加吴茱萸生姜汤原方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破溃皮肤愈合,发痒、冷痛好转。续诊两次痊愈。结论:冻疮病机在于血虚寒凝,采用当归四加吴茱萸生姜汤可温中散寒、养血活脉,是具有临床推广借鉴价值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当归四逆汤 吴茱萸生姜汤 中医药治疗 冻疮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中医药四汤进行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照组为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中医药四汤治疗。结果: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7.14%,对照组为85.71%,P<0.05;施治前LVEF、CO 2组横向比较差异微小P>0.05,施治后与对照组做横向对比LVEF、CO均为观察组更高P<0.05;药物不良反应率观察组为2.86%,对照组为5.71%,P>0.05。结论: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给予四汤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并有效改善心功能,且药物安全性好。

  • 标签: 冠心病 心绞痛 中医 四逆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柴胡降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7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采用多潘立酮治疗,观察组采用柴胡降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和生活质量。结果: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经柴胡降汤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明显改善(P < 0.05);观察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胡降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优化患者症状评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于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柴胡降逆汤 胆汁反流性胃炎 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 : 观察扶正祛瘀中药“理汤”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 根据纳入标准选择子宫肌瘤患者 60 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 30 例,治疗组给予理汤,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疗程 3 个月,治疗前后评定子宫肌瘤患者临床症状,子宫肌瘤的体积,评估其临床综合疗效。结果 : 经 3 个月治疗后,治疗组痛经、腰酸乏力、乳房胀痛、经期、血块的症状积分及总积分显著下降 (P < 0.01) ,治疗组不规则出血、周期、经色的症状积分及总积分显著下降 (P < 0.05) ; 对照组乳房胀痛、经期、经色、血块的症状积分及总积分显著下降 (P < 0.05) ,但不规则出血、腰酸乏力、周期的症状积分未见明显下降 (P > 0.05) 。另外,治疗组的痛经、腰酸乏力、乳房胀痛、血块症状积分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 (P < 0.01) ; 两组的肌瘤体积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较对照组肌瘤的体积缩小显著 (P < 0.01) 。结论 : 扶正祛瘀中药“理汤”可有效改善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小子宫肌瘤的体积,对患者的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影响。扶正祛瘀中药“理汤”是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方剂。

  • 标签: 理冲汤 子宫肌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就乳腺增生患者使用四散加减联合理疗后效果展开探究。方法:选择我院于2018年2月-2020年5月间收治的70例乳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两组:研究组、对照组,各35例,研究组患者行理疗+四散加减法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四散加减治疗,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结束治疗后6个月治疗效果、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恶心呕吐、月经紊乱)。结果:较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较好、复发率明显较低(P均0.05)。结论:通过对乳腺增生患者使用经方四散加减联合理疗治疗,能够促进其症状改善,降低复发率,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四逆散 理疗治疗 乳腺增生
  • 简介:摘要:“为血海”是指导中医临床调理气血、治疗妇科病症的重要理论。拟从冲脉的循行入手,通过分析“冲脉隶属阳明”“冲脉源于肾间动气”“五脏六腑之经皆受气于冲脉”与“为血海”的相关性阐释“温经汤中半夏”的理论基础,从“治血以治为要”“凡治妇人,必先明冲任之脉”两方面来介绍“温经汤”的临床运用,以期促进冲脉理论和温经汤的发展和运用。

  • 标签: 冲为血海 冲脉循行 温经汤 半夏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四散抗抑郁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疾病-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并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出165个靶点为四散与抑郁症的共同基因靶点。结论:四散在抗抑郁中有着多靶点调控、多方面作用的特点。

  • 标签: 四逆散 抑郁  网络药理学 分子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当今存在大量的胃病患者,在众多的胃病中,胃炎属于较为常见而且对患者影响较为明显的一种,本文主要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进行了讨论,主要探讨疏肝降和胃法在进行胆汁反流性胃炎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5月至2022年4月在本院进行胆汁反流性胃炎治疗的36名患者进行分组观察,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人,在进行治疗时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西药采用吗丁啉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相应的重要进行药物治疗。结果:在进行治疗后,两组治疗效果存在明显的差异,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相对更好,患者的肠胃功能基本完全恢复,没有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对照组患者则存在明显的后遗症,部分患者存在恶心呕吐的情况,严重者也会出现腹痛的情况。结论:疏肝降和胃法在进行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时能够发挥较为明显的作用,患者具有较高的康复率,很少会出现后遗症以及病情复发的情况。

  • 标签: 疏肝降逆合治疗 反流性胃炎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封管方法在静脉留置针临床护理应用中的效果。方法:2022年7月-2023年9月,选取200例静脉留置针患者进行研究,经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100例应用传统封管方法,观察组100例应用改良封管方法。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静脉留置针临床护理中应用改良封管方法,可减少不良事件,提高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传统封管方法 改良封管方法 不良事件发生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逍遥散合四散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标准患者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8例。治疗组给予逍遥散合四散。对照组给予:酌情促胃动力,抑酸,护胃对症。28天为1疗程,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毒副反应。[结果]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为58例(85.3%),对照组总有效例35例(51.5%),治疗组在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逍遥散合四散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疗效显著。

  • 标签: 逍遥散合四逆散 功能性胃肠病 疏肝理气,疗效显著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两种不同管方法在无肝素血液透析情况下的应用及护理。方法 选取2019年上半年来我院进行无肝素血液透析患者103例,采用两种不同管方法开展治疗,对比两种方法下患者的体外凝血情况及心衰情况。结果 患者血红蛋白达到90g/L以上时,两组患者凝血状况发生率差异显著,且P<0.05,A组凝血状况明显低于B组。当患者血红蛋白在90g/L以下,两组患者凝血状况均无显著差异,另外,两组患者心衰症状改善情况存在明显差异,B组明显优于A组。结论 合理的管方式可以降低患者体外凝血发生率,避免患者出现血液浪费的情况,改善患者心衰症状,使透析充分发挥作用。

  • 标签: 不同冲管方法 无肝素血液透析 应用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小陷胸汤出自于《伤寒论.辩太阳病脉证并治》之结胸症,治“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四散出自于《伤寒论》和解剂,具有调和肝脾,透邪解郁,疏肝理脾之功效。主治阳郁厥证。手足不温,或腹痛,或泄利下重,脉弦;肝脾气郁证,胁肋胀闷,脘腹疼痛,脉弦。脾胃为后天之本,气机升降之枢,与厥阴病关系密。探究脾胃肝胆系诸多疾病的内在病机为寒热错杂。

  • 标签: 肝胃郁热型胆汁反流性胃炎 小陷胸汤合四逆散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针刺四穴配合益肾化瘀汤在缺血性脑卒中后失语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2年9月本院72例缺血性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疗法)与观察组(针刺四穴配合益肾化痰汤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表达、复述、朗读及命名评分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94.44%)比对照组(77.78%)治疗总有效率高(P<0.05)。

  • 标签: 针刺四冲穴 益肾化瘀汤 缺血性脑卒中 失语症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当归四汤加减联合针灸疗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取50例2019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四散加味疗法应用于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肝胃气滞型)患者的有效性。方法:110例,均患有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肝胃气滞型),就诊时间[2021年5月-2022年5月],选取随机方式,均等拆分,设立2组,分别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例数55例,前者为常规西药疗法方案,后者为四散加味方案,对比差异。结果:观察组的胃功能相关指标以及治疗总有效率均较高(P

  • 标签: 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肝胃气滞型) 四逆散加味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