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目的:为探究临床血液常规检验标本采集误差及其原因,为临床检验工作人员提供参考,进一步提高血液常规检验的科学性与准确性。方法:本文选择采用资料分析法以及对比法进行研究,选取某院半年间采集的血液采集标本300例,将其随即分为两组,确保对照组与观察组血液标本各150例,其中对照组使用皮肤采血的方式,而观察组则使用静脉采血的方式。将这两种方法的误差率进行统计和对比分析,判断造成误差产生的主要因素。结果:根据结果可知,对照组误差发生率为27.33%,观察组误差发生率为12.67%,前者明显高于后者,所以观察组静脉采血方式的检验误差率更低。其中导致检验误差出现的主要原因和采血时间、标本容量、溶血情况以及标本凝块有关。结论:有关医务工作者需要重视临床血液常规检验标本采集误差问题,尽量选择静脉采血方式,有效降低误差发生率,提高血液常规检验准确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液标本 静脉采血 采集误差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ICU采集动脉血气分析标本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300例采集动脉血气分析标本,全面落实各项护理措施,降低不良因素。结果:300例标本中,成功采血291例,穿刺失败9例,转为股动脉或足背动脉的采血。结论:ICU患者采集动脉血气分析标本时,结合患者病情选择适合部位与采集方法,尽量维持耐心态度,可以保证检测结构的有效性,预防发生并发症。

  • 标签: ICU 动脉血气分析 采集标本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临床血液检验标本采集中应用细节管理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中的100例血液标本是于2020年01月至2020年12期间在本院进行送检,分为参照组(患者数量50例)和研究组(患者数量50例)。对两组的血液检验标本的合格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参照组患者血液标本的合格率(80.00%)显著低于研究组(98.00%),(P

  • 标签: 临床血液检验 标本采集 细节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床旁视频脑电图监测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中的护理和应用价值。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规范化标本采集方法对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3月用于我科常规检验的50例标本作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4月-2019年3月于我科规范化标本采集的50例标本作为实验组。对两组血、尿标本的微生物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的血、尿标本的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临床微生物标本,规范化采集 检验结果准确率 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视频化宣教健康教育法在全麻下肩关节松解术后肩关节功能锻炼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9年6月至2020年8月间收治的60例肩周炎患者为实验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术后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进行功能锻炼宣教,对照组患者采用制作好的标准功能锻炼操视频进行健康宣教,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首次功能锻炼健康宣教后效果评价指标、患者疼痛VAS评分、患者关节活动度MELLE评分、患者治疗效果评价MacNab评分等四项指标。【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首次功能锻炼健康宣教后效果评价指标、患者疼痛VAS评分、患者关节活动度MELLE评分、患者治疗效果评价MacNab评分等四项指标明显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视频化宣教 健康教育 肩关节松解术 功能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比较直型留置针与Y型留置针在I期临床试验血样采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我院完成的I期临床试验资料中,随机抽取使用直型留置针和使用Y型留置针的各100例受试者试验数据,分为A组(使用直型留置针)和B组(使用Y型留置针)进行统计分析,回顾性探讨两组受试者的留置针应用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统计数据,A组受试者的留置针堵管率及血样溶血率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I期临床试验中使用直型留置针有利于保持留置针管腔通畅,减小留置针堵管率和血样溶血率,比Y型留置针更适用于血样采集操作。

  • 标签: 直型留置针 堵管率 溶血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