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肝硬化结节选择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WI)联合诊断方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肝硬化结节患者例作为研究对象,入组者收集时间为2018年12月至2021年12月。60例患者均接受DWI和SWI联合检查,并将检测结果和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60例患者病灶共计67个,病理结果证实肝硬化再生结节、不典型增生结节、小肝癌分别为39例、17例、11例,联合检查结果证实,肝硬化再生结节、不典型增生结节、小肝癌分别为37例、16例、10例,联合诊断和病理结果诊断准确率差异较小。结论 肝硬化结节选择DWI和SWI联合检查通过分析信号变化,能够准确定性疾病,特别对于无法接受传统影像学检查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重视及推广运用。

  • 标签: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磁敏感加权成像 肝硬化结节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鉴别诊断脑脓肿与脑肿瘤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我院随机挑选2020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60例脑脓肿与脑肿瘤坏死患者,根据病变类型不同,分为脑脓肿组(n=30)和脑肿瘤坏死组(n=30),所有患者均接受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两组患者液化区域表观弥散系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脑脓肿组脓腔为(0.35±0.09)×103mm2/s、病变区域为(0.41±0.13)×103mm2/s、脑脊液为(0.38±0.07)×103mm2/s、对侧脑实为(1.03±0.24)×103mm2/s,脑肿瘤坏死组脓腔为(2.33±0.65)×103mm2/s、病变区域为(0.00±0.00)×103mm2/s、脑脊液为(0.72±0.16)×103mm2/s、对侧脑实为(1.45±0.59)×103mm2/s,两组液化区域表观弥散系统情况比较有显著差异(p

  • 标签: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鉴别诊断 脑脓肿 脑肿瘤坏死
  • 简介:摘要:《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在脑损伤检测中的可视化分析》论文通过深入研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在脑损伤检测中的应用,揭示了其在可视化分析方面的独特价值。该技术不仅提供高分辨率的结构信息,还能准确反映水分子在脑组织中的弥散情况,为脑损伤的早期诊断和定量评估提供了重要支持。本文将详细介绍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的原理和应用,着重分析其在脑损伤检测中的可视化分析方法及其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脑损伤,可视化分析,早期诊断,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MRI磁敏感加权成像(SWI)诊断颅脑血管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101例颅脑血管性病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给予常规MRI观察以及SWI扫描。结果:SWI对脑血管畸形、脑出血、脑梗死、弥漫性轴索损伤等颅脑血管性病变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MRI(p

  • 标签: MRI磁敏感加权成像 颅脑血管性病变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癌疾病特点,对比分析全身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WB-DWI)、PET-CT及颅脑MRI的分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2月-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疑似肺癌疾病患者,总计60例。全部患者均进行WB-DWI、PET-CT及颅脑MRI诊断。手术病理分期作诊断金标准,对比分析两种方法诊断情况。结果:手术病理:恶性患者43例,良性患者17例。两种方法诊断后,WB-DWI诊断的符合率高,P

  • 标签: WB-DWI PET-CT及颅脑MRI 肺癌分期 诊断符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脾化浊消瘿汤对甲状腺结节患者微血管密度、结节平均直径、PI及RI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医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健脾化浊消瘿汤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和超声检查当中的微血管密度、结节平均直径、搏动指数(PI)和血流阻力指数(RI)。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50%,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健脾化浊消瘿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首针水痘疫苗接种率的统计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28例首针水痘疫苗接种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4例。观察组采取优质宣教,对照组常规通知。对两组患者的首针水痘疫苗接种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给予优质宣教的观察组患者的接种率为92.86%、接种及时率为92.86%;给予常规通知的对照组患者的接种率为64.29%、接种及时率为57.14%;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首针水痘疫苗接种实施统计分析可以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充分满足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提高接种成功率,临床价值值得被认可。

  • 标签: 水痘疫苗 接种成功率 统计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电子信息科技的发展,网络化和全球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并且融入到各行各业的发展中去。在我国医疗行业中的信息建设也在日益增加,在电子技术的帮助下,我们医院的病案统计工作有着显著的改善,并朝着精益化的路线进行发展,在工作模式的转变中,不仅提高了病案统计的管理质量和工作效率,也对医院病案统计系统的运营和管理有着推动作用,在对客户的服务中和医院的运行中创造更大的价值。

  • 标签: 精益思想 病案统计 医院工作 方案设计
  • 简介:摘要:医院的统计工作能够为医院的其它工作提供一定的数据和信息支撑,从而使医院的总体管理效率和效益得到明显的提升。因此,在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大背景下,必须对统计工作进行优化,把统计和医院的经营工作有机地联系起来,以推动医院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文章从统计工作的角度,对医院统计工作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具体的改进和优化管理的对策,以期对医院整体健康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 标签: 统计工作 医院管理 经济理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于绩效考核的病案管理统计及改善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病案室中的400例病案样本数据,将2022年1月-2022年12月按常规管理的病案样本数据纳入对照组,并将2023年1月-2023年12月采用基于绩效考核的病案管理统计的样本数据纳入试验组,对比两组病案管理问题率、病案管理质量评分。结果:试验组病案管理问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病案管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病案管理中实施基于绩效考核的病案管理统计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减少病案管理问题发生,提高病案管理质量水平。

  • 标签: 绩效考核 病案管理
  • 简介:【摘要】在“互联网+医疗”的背景下,医院要想完成现代化管理,就必须重视病案统计信息化建设。为了提高病案统计信息化管理的水平,就必须借助大数据技术,利用大数据技术优化和完善病案统计系统,解决病案统计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就大数据背景下的病案统计系统管理作简要分析。

  • 标签: 大数据 病案统计系统管理 背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在急诊启动静脉溶栓的临床效果以及对其安全性、开始溶栓平均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8例,遵照双盲法分组标准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39例,分别采取急诊室启动静脉溶栓治疗与病房启动静脉溶栓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安全性和治疗指标。结果研究组治疗1d后脑出血率(10.26%)、治疗3月后死亡率(7.69%)与对照组(2.56%、12.82%)相比无显著差异,且对照组开始溶栓平均时间长于研究组,发病至就诊时间长于研究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室启动静脉溶栓应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能够有效减少溶栓平均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静脉溶栓 开始溶栓平均时间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现代化发展趋势下,医院管理工作逐渐向信息化方向升级。病案统计作为医院工作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医院决策、运营管理和数据维护,更关乎医院治疗服务水平。病案管理,不仅仅是单纯的资料管理,更是对其进行深层利用和加工,以此提高医院工作质量。为提高病案统计工作成效,本文分析了医院信息系统在病案统计工作中的运用现状,研究了医院信息系统在病案统计工作中的运用要点,希望能够对相关工作提供一定帮助。

  • 标签: 医院 信息系统 病案统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固体药物制剂的体外溶出度开展统计学评测分析。方法:结合相似因子统计方法,对于体外溶出度进行计算,选择调查对象的一种品种的不同处方,三批制剂开展测算了解体外溶出度的计算结果,通过相似等效限度法对结果进行计算,比较三批试验药品的结果相似程度。结果:经过计算相似因子分别为49.5、61.7和86.4,从分析的结果来看,该批药品三制备的制剂溶出度与文献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结论:通过相似因子法可以对固体药物制剂的体外溶出度进行有效测算,该种方法较为简单,能够设计了解试验药品与对照药品的溶出度差异情况,通过等效限度计算方法,了解试验药品和对照药品在相似程度方面的差异得出具体结果,从而指导临床用药。

  • 标签: 固体药物 药物制剂 体外溶出度 相似因子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统计和分析透明质酸钠敷贴在创面愈合过程中的疗效,评估其对创面愈合速度和质量的影响。方法:自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共收集了150例创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透明质酸钠敷贴治疗,对照组接受传统创面处理。记录两组患者的创面大小、治疗方法、愈合时间和愈合质量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观察期内,实验组患者的创面愈合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对实验组患者的150例创面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平均愈合时间为10天(标准差2天),而对照组的平均愈合时间14天(标准差3天)。在愈合质量方面,实验组显示出较为理想的结果,创面愈合线整齐、表面光滑。而对照组的创面愈合质量相对较差。在统计学分析中,透明质酸钠敷贴与传统创面处理相比,显示出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透明质酸钠敷贴在创面愈合过程中展现出良好的疗效。通过加速创面愈合速度和提高愈合质量,透明质酸钠敷贴对于促进创面愈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透明质酸钠敷贴 创面愈合 疗效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