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玫瑰花和木槿花进行鉴别研究,以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方法观察玫瑰花和木槿花的性状特征,研究两者的花粉形态特征。 结果玫瑰花和木槿花在性状鉴别和花粉形态等方面有明显不同。结论所得结果可作为玫瑰花和木槿花的真伪鉴别的依据。关键词 玫瑰花,木槿花,性状,花粉粒,鉴别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鉴定一株来自肝母细胞瘤患者静脉血培养分离到的少见生物表型菌,并确定其分类学位置。 方法 采用Vitek2系统GN卡、梅里埃质谱仪Vitek MS和16S rRNA基因测序及细菌的形态学鉴定方法,Kirby-Bauer法进行药敏试验。 结果 血平板、巧克力平板分离到一株缓慢生长的革兰阴性球杆菌,在培养基上形成圆形、隆起、光滑、有光泽、粉红色菌落。Vitek2 GN鉴定卡重复试验2次,提示为少见贪铜菌(96%)。在梅里埃质谱仪上鉴定,则不在数据库范围内,不能鉴定。采用16S rRNA基因扩增可见单一清晰目的条带,测序结果经BLAST比对显示,与其他菌株序列相似度为:

  • 标签: 肝母细胞瘤 血培养 少见生物表型菌 Vitek MS 16S rRNA基因测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吡美莫司乳膏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本院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间收治的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患者中,选取90例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予以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克林霉素乳膏治疗,实验组采用吡美莫司乳膏治疗。结果:在临床症状积分方面,治疗后,实验组在治疗两周后、治疗四周后、治疗八周后阶段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效果方面,实验组总有效率95.55%,对照组总有效率75.55%,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的治疗中,行吡美莫司乳膏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吡美莫司乳膏 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肉毒毒素微滴干预在玫瑰痤疮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美观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玫瑰痤疮患者120例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予以他克莫司治疗,观察组给予肉毒毒素微滴干预,治疗1个月后评估患者效果,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复发率、DLQI评分、美观评分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用药1个月后临床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一个月观察组患者DL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的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1个月后美观评分治低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出现过敏、潮红、注射部位疼痛、眼部不适以及口干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60)6.67%,明显低于对照组(11/60)18.33%(P<0.05)。结论:肉毒毒素微滴干预在玫瑰痤疮患者中能降低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改善美观度,且不会产生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能降低远期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肉毒毒素 玫瑰痤疮 美观度 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