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临床评估麻黄葛根汤加减方案对于治疗毒邪犯肺证流行的有效性。方法:在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期间,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由风寒湿疫毒引发的流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两个等额分组(每组各40例),西医组接受标准的西医治疗方案,中医组患者在基础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辅以调整后的麻黄葛根汤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性、症状缓解速率、不良反应进行详尽的对照分析。结果:采用麻黄葛根汤加减方案的实验组在总体治疗效果上达到96.00%,显著优于传统治疗对照组的84.00%,此差距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P<0.05)。在退热速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上,两组患者之间的比较没有显示出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P>0.05)。结论:麻黄葛根汤加减法,作为治疗毒邪犯肺型流行的辅助疗法,已证实在临床实践中具有显著疗效。

  • 标签: 流感 中医防治 麻黄葛根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偏头痛作为慢性血管神经功能障碍,在全球范围内非常常见,严重者能使人致残并失去生活能力,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状态。本文着重介绍了偏头痛三种主要的发病机制,并从性别、年龄、地区与种族方面,对偏头痛流行病学特点进行了总结,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帮助。

  • 标签: 偏头痛 机制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甘露消毒汤加减结合奥司他韦治疗小儿感冒发热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研究从院内2022年6月~2023年1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感冒发热患儿中选择72例为探究对象,将其平分为两组,其中36例采取奥司他韦治疗的为对照组,联合应用甘露消毒汤加减治疗的为观察组,分析两组应用价值。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较为显著(P<0.05),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水平较低(P<0.05)。结论:临床采取甘露消毒汤加减结合奥司他韦治疗小儿感冒发热可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反应,促进恢复。

  • 标签: 甘露消毒汤 奥司他韦 小儿感冒发热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学校流感样病例爆发疫情的流行特征及控制方法。方法:本地区在2019年1月到2023年12月期间共计4起学校流感样病例爆发疫情,涉及100例病例,通过回顾分析法,了解疫情流行特征,并提出控制策略。结果:100例病例无死亡,未分级病例46例,一般疾病疫情54例;以3~4月、11~12月份(冬春季节)多发;4起疫情中,小学2起,病例59例;初中1起,病例22例,高中1起,病例19例;农村学校占3起,病例83例,城镇学校1起,病例17例;B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疫情1起,病例28例;甲型流感病毒所致的疫情1起,其中H3N2型甲流病例10例,H1N1型甲流病例21例;B型流感病毒混合支原体感染所致的疫情1起,病例41例。结论:本地区学校流感样病例爆发疫情多见于农村小学学校,具有明显的冬春季节发病特征,可通过防控宣教进行良好预防。

  • 标签: 学校 流感样病例爆发疫情 流行特征 控制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布洛芬缓释混悬液联合常规疗法治疗小儿感冒发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6月~年2023年8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感冒发热患儿68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布洛芬缓释混悬液治疗。比较2组患儿症状(发热、咳嗽、流涕)消失时间,比较2组患儿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退热、咳嗽消失及流涕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布洛芬缓释混悬液联合常规疗法治疗小儿感冒发热效果显著,能缩短患儿相关症状消失时间及时退热,且不良反应较少,用药安全,可推广应用。

  • 标签: [] 小儿感冒发热 布洛芬缓释混悬液 常规疗法 临床效果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