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拉莫三嗪联合戊酸治疗癫痫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择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期间收治的118例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项目组与参比组,参比组仅使用戊酸药物治疗,项目组加用拉莫三嗪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项目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比组,(P<0.05);项目组治疗后认知功能优于参比组,(P<0.05);项目组用药不良反应低于参比组,(P<0.05)。结论:拉莫三嗪联用戊酸药物治疗方案在癫痫患者中使用,对其病症和认知功能改善作用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应用。

  • 标签: 拉莫三嗪 丙戊酸 癫痫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戊酸钠治疗脑卒中后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内收治的62例脑卒中后癫痫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并以随机数字法分为常规组(31例,常规苯妥英钠片治疗)和观察组(31例,戊酸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组(P<0.05),且两组患者的药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以戊酸钠治疗脑卒中后癫痫患者可取得安全高效的理想疗效。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析对小儿肺炎患者采取氨溴索联合卡特罗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从2019.4-2021.4月期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小儿肺炎患者中,随机抽样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纳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应用动态化随机分组法,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即对照组患者(应用氨溴索治疗)与观察组患者(应用氨溴索联合卡特罗治疗)各3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呼吸困难、咳嗽症状好转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肺炎患者采取氨溴索联合卡特罗治疗,可显著加快患者康复时间,缩短住院时间,可加大临床推广力度。

  • 标签: 小儿肺炎 氨溴索 丙卡特罗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小儿手术患儿行氯胺酮+泊酚用药的效果。方法:数据遴选本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10例小儿手术患儿,“随机数字表法”分单一组(氯胺酮,n=55)、联合组(氯胺酮+泊酚,n=55),2组麻醉效果比较。结果:麻醉前5min比较2组生命体征指标无差异,P>0.05;麻醉后5min与单一组比较,联合组心率、平均动脉压更低,血氧饱和度更高;麻醉、睁眼及完全清醒时间更短,氯胺酮总剂量更少;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64%)低于单一组(14.55%),x2=3.9600,p=0.0466,P

  • 标签: 小儿手术 氯胺酮 丙泊酚 麻醉效果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泼尼松联合硫氧嘧啶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9年4月—2020年8月收治的7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将硫氧嘧啶应用在对照组的治疗中,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泼尼松联合硫氧嘧啶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86%)与对照组的(17.14%)相比,明显研究组的更低,且研究组治疗有效率(100%)相比对照组的(85.71%)更高,P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 泼尼松 丙硫氧嘧啶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泊酚复合氯胺酮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1年6月本院68例实施麻醉的小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氯胺酮麻醉)与观察组(泊酚复合氯胺酮麻醉),比较麻醉效果。结果 氯胺酮用量和苏醒时间方面,观察组比对照组少(P0.05)。结论 泊酚复合氯胺酮在小儿麻醉中应用价值较高,不仅可以帮助患儿术后及早苏醒外,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采纳、推广。

  • 标签: 小儿 麻醉 丙泊酚 氯胺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小儿癫痫患者采用戊酸钠联合托吡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0月-2021年10月期间诊治的小儿癫痫患者2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患者随机编号,1-88号,其中奇数号为对照组,10例,采用托吡酯治疗,偶数号为观察组,10例,采用戊酸钠联合托吡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确戊酸钠联合托吡酯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价值。结果:经过不同治疗,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丙戊酸钠 托吡酯 小儿癫痫 效果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烯雌醇治疗复发性自然流产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本次研究需要从2020年1月~2023年1月间院内收治的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中选择150例作为本次探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法平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黄体酮注射液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烯雌醇片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β-hCG、P和E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烯丙雌醇 复发性自然流产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烯雌醇治疗复发性自然流产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本次研究需要从2020年1月~2023年1月间院内收治的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中选择150例作为本次探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法平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黄体酮注射液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烯雌醇片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β-hCG、P和E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烯丙雌醇 复发性自然流产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采用 75%酒精联合 2%盐酸利多卡因混合液湿敷静脉穿刺点前端、低温、稀释泊酚后注射等综合物理方法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 2017年 2月至 2018年 12月 120例拟行静脉复合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根据患者的输液部位随机分成手背静脉 ,桡静脉和肘正中静脉等 3组; 3组内,每组又分成观察组 (A组 )和对照组 (B组 )。 A组( 60例)采用 75%酒精联合 2%盐酸利多卡因混合液( 1:1)湿敷静脉穿刺点前端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在高龄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 2018年 3月至 2020年 1月在我院收治的妊娠剖宫产的高龄患者 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50例。对照组实施泊酚联合阿曲库胺静脉推注麻醉,观察组实施泊酚复合瑞芬太尼输注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各个时间段的 MAP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诱导后 3 min、胎儿娩出时、胎儿娩出后 5minHR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产妇若是年龄相对较高,其在生产过程中往往存在较大的风险,因此在接受剖宫术过程中,建议运用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的方式完成麻醉处理,进而使得产妇及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 标签: 丙泊酚 瑞芬太尼 高龄妊娠 剖宫产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泊酚单用与联合芬太尼在无痛人流当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2020年6月到2021年6月期间进行无痛人流手术患者120例作为观察对象,将120例患者根据麻醉药物使用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单用麻醉组,另一组为联合麻醉组,每组60例患者。结果 联合麻醉组患者的泊酚用量为(2.1±0.3)mg/kg、术后苏醒时间为(5.6±2.1)min、镇痛评分为(86.7±4.3)分。联合麻醉组的各指标情况要显著优于单用麻醉组(P<0.05)。联合麻醉组患者麻醉优良率是100.0%(60/60),单用麻醉组患者的麻醉优良率是88.3%(53/60),联合麻醉组麻醉有效率高于单用麻醉组(P<0.05)。结论 泊酚联合芬太尼应用在无痛人流手术当中的麻醉效果较好,镇痛效果要比单用泊酚好,苏醒的时间比较早,并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丙泊酚 芬太尼 无痛人流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比研究甲亢患者采用甲巯咪唑和硫氧嘧啶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5月-2021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甲亢患者60例,根据用药方案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中的30例患者硫氧嘧啶进行治疗,治疗组中的30例患者采用甲巯咪唑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指标、治疗总有效率、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指标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上述各项指标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亢患者采用甲巯咪唑进行治疗,与硫氧嘧啶比较而言,药物不良反应更少,能够更好改善甲状腺功能指标,使治疗总有效率提高。

  • 标签: 甲亢 甲巯咪唑 丙硫氧嘧啶 甲状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拉莫三嗪联合戊酸钠治疗癫痫的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60例为癫痫病人,入院后以电脑随机法分为A(n=30,予戊酸钠治疗)、B(n=30,联合拉莫三嗪治疗)两组,并进行疗效对比分析,研究起止时间为2021年1月-2022年6月。结果 B组临床疗效更高,癫痫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更少,对比A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拉莫三嗪联合戊酸钠治疗癫痫更具临床优势,可减少癫痫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并促进疾病康复,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拉莫三嗪 丙戊酸钠 癫痫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慢性咳嗽采用孟鲁司特钠联合卡特罗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2022年3月-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小儿慢性咳嗽患儿,其中40例患儿使用卡特罗治疗,另外40例患儿使用孟鲁司特钠联合卡特罗治疗,对两组症状体征积分、咳嗽缓解及消失时间、肺功能指标、血清相关指标及用药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较,观察组症状体征积分更低,咳嗽缓解及消失时间更短,肺功能及血清相关指标更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小(P>0.05)。结论:小儿慢性咳嗽采用孟鲁司特钠联合卡特罗治疗的效果较佳,改善病症,减轻咳嗽,降低相关血清因子水平,促进肺功能的恢复,且用药安全性高。

  • 标签: 孟鲁司特钠 丙卡特罗 治疗 小儿慢性咳嗽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阿芬太尼联合泊酚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接受MECT治疗的难治性抑郁症患者54例,其中男18例,女36例,年龄22~58岁,平均(39.40±7.28)岁。本研究经所在医疗机构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受试者及其监护人理解研究目的和方法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入室后开放静脉通路,术前30分以长托宁0.5mg静脉注射,A组给予泊酚1.5mg/kg,P组给予泊酚1mg/kg及阿芬太尼5μg/kg,药物匀速注毕。待两组患者眼睑反应消失后,均注入琥珀胆碱1mg/kg,待病人肌颤消失后行电休克电刺激治疗。面罩给氧,待其自然清醒。采用迈瑞监测仪监测患者各项生命指标(ECG、HR、PP、氧饱和度(SpO2)和RR等指标),分别记录诱导前、电刺激前、电刺激后、术后的MAP、HR。观察苏醒时间、呼吸恢复时间,术后认知功能、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均完成电休克治疗。A组的HR,MAP麻醉电刺激后与诱导前比较明显上升(p 0.05)。术后不良反应:术后头痛、肌肉痛P组明显低于A组。术后苏醒时间及认知功能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阿芬太尼复合泊酚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在镇静的基础上又能加强镇痛,不引起患者呛咳(普通芬太尼较易引起呛咳),不延长苏醒时间,患者循环波动不大,提高麻醉效果,是一种较好的麻醉用药方法。

  • 标签: 精神病 丙泊酚 阿芬太尼 无抽搐电休克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实施戊酸钠联合奥氮平治疗,针对应用后的实际效果做出统计分析。方法:针对36例双相情感障碍住院患者进行治疗,样本选自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的障碍患者,并按照先后顺序分为2组,对照组为单一戊酸钠治疗,观察组为戊酸钠联合奥氮平治疗,对比治疗成果。结果:从数据可见,观察组患者在狂躁量表BRMS得分中,结果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HAMA和HAMD情绪状态调研中,观察组也保持了优势,数据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此外,在不良反应率上,观察组患者以1.11%,低于对照组的38.89%,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戊酸钠联合奥氮平治疗方案对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康复效果显著,有助于情绪管理,控制患者精神狂躁的症状,也有助于预防不良反应,值得在继承借鉴中发展。

  • 标签: 丙戊酸钠 奥氮平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癫痫性精神病应用戊酸钠联合拉莫三嗪治疗的效果。方法 从我院收治癫痫性精神病患者中截取2019年10月-2020年11月59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均分2组,1组为单纯应用戊酸钠治疗的常规组(30例),1组为联合应用戊酸钠与拉莫三嗪治疗的实验组(29例);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实验组(96.55%)同常规组(73.33%)相比明显更高;组间差异较大(P<0.05)。在皮疹、厌食、头晕发生率方面,实验组(6.90%)同常规组(26.67%)相比较低;组间差异较大(P<0.05)。结论 癫痫性精神病应用戊酸钠联合拉莫三嗪治疗效果显著,且具有较高安全性;建议推广。

  • 标签: 癫痫性精神病 丙戊酸钠 拉莫三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