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讨小剂量利伐沙班在老年非瓣膜性心房 (NVAF)患者中抗栓治疗的疗效与相关并发症。方法 选取老年非瓣膜性心房 (NVAF)患者 1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 (78例 )和对照组 (80例 ),治疗组给予小剂量利伐沙班 (10 mg/d)抗栓治疗,对照组选择华法林并使抗凝强度维持在国际标准化比值 (INR)2.0~ 3.0,随访 1年。比较两组患者随访次数、再入院次数、再住院时间、临床事件 (栓塞、出血及死亡 )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再住院时间、再入院次数、主动随访次数、被动随访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而且轻、中度出血及严重出血的发生率,治疗组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栓塞、死亡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间无显著差异 (P>0.05)。结论 在老年 NVAF患者中,小剂量利伐沙班抗栓治疗在部分方面优于华法林。

  • 标签: 非瓣膜病心房纤颤 老年 抗栓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研究目标选择为2018年10月至2020年2月这一时间段中到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患者,针对患者的早期心电图情况进行检查以及诊断,随后开展治疗并观察。结果:临床中,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患者的发病诱因较多,本次研究对患者诱因进行分析后开展治疗,患者治愈率为97.62%(82/84),其中存在2例患者由于心力衰竭死亡,病死率为2.38%。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患者进行治疗时,心电图检查可以取得较好的诊断效果,医护人员应为患者提供扩容升压治疗,并结合患者情况使用血管扩张剂,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保证患者的存活率。

  • 标签: 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 临床诊断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于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和溶指标的临床分析和研究。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的60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抗凝剂可能具有抗肿瘤效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恶性肿瘤患者 凝血和纤溶指标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脑血栓治疗中脑心通胶囊联合降酶治疗有效性。 方法: 收集我院神经内科收治急性脑血栓患者为探讨对象,共计 104 例,入组时间 2018 年 6 月 -2020 年 5 月,依据黑白双色球均分小组,黑色组予以降酶治疗,白色组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 结果:治疗前 2 组患者神经缺损功能评分差异一致治疗后, 2 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黑色组神经缺损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 );白色组疗效判定有效率高于黑色组( P<0.05 )。 结论:在 急性脑血栓治疗中采用脑心通胶囊联合降酶治疗方案,于神经功能、血流动力学改善有显著增效。

  • 标签: 脑心通胶囊 降纤酶 急性脑血栓 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糖尿病对急性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 PCI术后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6年 6月至 2018年 5月 116例急性 ST短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分为糖尿病组 (n=34)和非糖尿病组 (n=72)。结果:糖尿病组 FPG及 GHbA1c水平较非糖尿病组高, (P< 0.05);糖尿病组心肌梗死后 36h及 PCI术后 6个月的 LVESV、 WMSI水平较非糖尿病组高, (P< 0.05);糖尿病组心力衰竭发生率较非糖尿病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糖尿病是急性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 PCI术后发生心力衰竭的重要因素。

  • 标签: 糖尿病 急性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PCI术 心室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