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诊护理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急救效率和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11月之间在本院治疗的5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开展急诊护理,结合具体数据对比两组患者急救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急救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开展急诊护理效果非常明显,能够确保患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治疗,而且还能够显著降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

  • 标签: 急诊护理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急救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血清总胆固醇含量与尿酸值测定相结合对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选择50例冠心病人作为观察组,正常体检50例,采用Gensini's degree integral (Gensini)评分,按严重狭窄组5例,重度狭窄组7例,中度狭窄组12例,轻度狭窄组26例,同时测定血清总胆红素及尿酸水平,探讨其在冠心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未结合胆红素(IBiL)、直接 Bilirubin (DBiL)及总胆红素(TBiL)显著降低,而血尿酸(UA)则显著升高(P<0.05)。与重度狭窄组比较,重度狭窄组 IBiL、 DBiL和 TBiL均显著升高,而 UA显著降低(P<0.05)阿。

  • 标签: 冠心病 血清胆红素检测 尿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信下延续性护理在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支架置入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将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的5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5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接受相同的治疗和护理,但在手术后1年内观察组通过微信平台提供术后延续性护理,包括定期随访、用药提醒、生活方式指导等;对照组出院后不主动对其采取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服药依从性、行为水平和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出院1年后,观察组在手术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服药依从性、行为水平和生活质量方面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支架置入术后采用微信下延续性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手术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服药依从性、行为水平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微信下延续性护理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支架置入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动脉血气分析的变化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底到3月份黄石市中心医院共收治的28名重症患者,收集动脉血气分析的结果,分析血气分析的特点及与疾病 的关系。结果 新冠重症组Ca,pCO2,pO2,Hct,Hb,O2CAP,a/A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冠重症组pH,a,La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冠康复患者和生存者ICU后期动脉血气分析参数值的变化:新冠康复患者PH值、肺泡氧分压(a)低于生存者ICU后期新冠重症患者(P<0.05),血细胞比容(Hct)、血红蛋白(Hb)、肺泡氧分压比值(a/A)高于ICU后期新冠重症患者(P<0.05)。结论 新冠重症患者动脉血气分析变化比对照组波动显著,血气分析参数值的变化可以准确了解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酸碱平衡状态,肺通气换气功能。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重症 血气分析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粥样硬化斑块超声表现和预测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和心血管事件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1月~12月我院行下肢动脉血管超声检查,同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对象,根据超声结果分为下肢血管疾病(LEAD)组48例,无LEAD组42例,结合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超声表现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结果 LEAD组冠状动脉粥样发病率(54.17%)比无LEAD组(28.57%)更高(P<0.05)。LEAD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下肢血管超声检测对预测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和心血管事件有一定的预警作用。

  • 标签: 2型糖尿病 下肢血管粥样硬化斑块 冠状动脉 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经皮腔内肾动脉成形术(PTRA)在治疗肾动脉狭窄中的中长期效果。方法:研究采用对照试验设计,研究对象为2020年6月-2023年6月患者40例,通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对照组患者将接受传统的常规治疗,在实验组患者将接受经皮腔内肾动脉成形术治疗,观察患者的血压控制、肾功能改善、复发率、生活质量和并发症等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实验组在血压控制、肾功能改善、复发率、生活质量和并发症方面均有显著改善,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结论:因此,经皮腔内肾动脉成形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肾动脉狭窄的方法。

  • 标签: 经皮腔内肾动脉成形术 肾动脉狭窄治疗 中长期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升主动脉加全主动脉弓替换加象鼻支架植入术的术后护理效果。方法:研究将选取我院收治采取升主动脉加全主动脉弓替换加象鼻支架植入术患者60例为对象,根据护理干预方法随机分为2组。结果:观察组术后护理效果较对照组更显著,数据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情绪功能、躯体功能、认知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升主动脉 全主动脉弓替换加象鼻支架植入术 术后护理 干预效果 研究观察
  • 简介:  【摘要】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手术的麻醉处理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方法:分析39例颅内动脉瘤麻醉资料,术中以静吸结合的方法,采用合适的麻醉诱导、麻醉维持以及施行控制性降压等措施防止颅内动脉瘤破裂及术后脑血管痉挛等不良反应,术中监测ECG、MAP、HR、NIBP、SpO2和PETCO2等。结果:麻醉及降压效果理想,无手术死亡病例,术中动脉瘤破裂1例。结论:选用合适的麻醉及控制性药物,术中注意血压骤升,控制性降压等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颅内动脉瘤,麻醉,手术,控制性降压,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脉瘤栓塞术后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对预后恢复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医院80例动脉瘤栓塞术患者为对象,并在随机数表法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对比效果。结果:观察组头痛消失时间(2.85±0.57)d、呕吐消失时间(3.75±0.68)d、住院时间(10.08±0.97)d均短于对照组头痛消失时间(4.87±0.65)d、呕吐消失时间(5.11±0.74)d、住院时间(12.24±1.14)d;观察组经护理后疼痛评分(2.85±0.79)分、睡眠质量评分(6.81±0.63)分与并发症发生率5.00%均低于对照组疼痛评分(3.72±0.82)分、睡眠质量评分(7.34±0.84)分与并发症发生率20.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以促进动脉瘤栓塞患者术后恢复,预防并发症。

  • 标签: 循证护理 动脉瘤栓塞术 术后恢复 影响效果
  • 简介:【摘要】: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SuperiorMesentericArteryCompressionSyndrome,SMAS)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本文通过观察1例肝郁脾虚型SMAS患者的治疗效果,证实了逍遥散对肝郁脾虚型SMAS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 标签: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 肝郁脾虚 逍遥散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患者采取全面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到我院接受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本次课题所研究的样本,从中抽取样本量为80例,随机分成两个组别,其中一组(40例)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并将该组设定为常规组,另外一组(40例)则在常规组实施全面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将这组设定为研究组,之后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对比,研究组更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比,研究组更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两组护理效果比较,研究组更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为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患者提供全面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后,可以充分提高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护理效果十分显著。

  • 标签: 全面早期康复护理 颅内动脉瘤 夹闭术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绿色通道护理流程应用于急诊科主动脉夹层患者效果。方法:将2022年2月至2023年11月我院收治的80例急诊科主动脉夹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流程、绿色通道护理流程。结果:在护理满意度比较方面,观察组为95.00%,对照组为75.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绿色通道护理流程在急诊科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护理中,能够通过提供快速、高效、综合的护理服务、情绪支持、信息沟通等方式,增强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提升整体护理质量,值得参考。

  • 标签: 绿色通道护理流程 急诊科 主动脉夹层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人性化护理应用于颅内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效果。方法 2021.1~2024.1院内颅内动脉瘤患者70例,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观察组,分别为其提供常规护理、围术期人性化护理,观察实施效果。结果 经术后病情恢复评估,观察组恢复指标时间较低(P<0.05);术前,两组疼痛评分相近,术后不同时段,观察组分值低(P<0.05);护理前,组间心理弹性相近,护理后,观察组分值高(P<0.05);通过安全性评估,以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护理前,组间生活质量相近,护理后,除物质生活,其他指标以观察组分值高(P<0.05)。结论 颅内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人性化护理效果良好,具有促进恢复与调节心理弹性及保障安全的作用。

  • 标签: [] 颅内动脉瘤 围手术期 人性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ICU脓毒性休克患者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干预中,精细化优质护理效果展开分析。方法:[1]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院内ICU脓毒性休克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患者总数为60,随机数表分配60例患者成[2]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取的护理干预模式为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选用精细化优质护理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护理效果[3][4]、血压变化[5]。结果:观察组临床护理干预中,护理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P[6]<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舒张压与收缩压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观察组并发症风险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细化优质护理在ICU脓毒性休克患者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干预中应用具备良好的护理效果,同时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7],降低了并发症发病风险,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精细化优质护理 ICU 脓毒性休克 [8]有创动脉血压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系统性急诊护理在主动脉夹层患者中的应用及对其急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诊治的主动脉夹层患者60例,通过抽签法将其分成两组,即试验组(30例)和常规组(30例)。对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给予试验组系统性急诊护理,对比组间急救效果、救治时间、心理状态、生命体征、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的急救效果和常规组相比较好;试验组的救治时间和常规组相比较短;护理后,试验组的心理状态优于常规组;护理后,试验组的生命体征和常规组相比较好;试验组的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主动脉夹层患者实施系统性急诊护理,不但可以提高急救效果,缩短救治时间,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和生命体征,对满意度的提升也有着积极影响。

  • 标签: 系统性急诊护理 主动脉夹层患者 应用 急救效果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