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3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前选择经桡动脉或股动脉通路进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是最为普遍的两种入路途径。与股动脉入路相比,桡动脉入路具有许多优势,包括早期患者动员、创伤小、恢复快、成功率高、显着的术后舒适性、进入部位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另外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死亡率和中风率也可降低[1]。虽然桡动脉通路有许多好处,但血管并发症仍然存在,其中包括桡动脉闭塞,桡动脉痉挛,血肿,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动脉夹层,隔室综合征等。其中最重要的是桡动脉闭塞(radial artery occlusion以下以RAO代称),RAO是经桡动脉通路介入术中的一种容易忽略且可能是令人十分棘手的并发症。因此,如何预防及治疗桡动脉闭塞的发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这两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桡动脉通路 并发症 桡动脉动脉闭塞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颈动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式,将90例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在入院之时都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在该项检查的前后一周时间内实施颈动脉超声检查,其中包括50例冠心病患者和40例没有冠心病患者,分别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以及冠心病组内不同病变支数之间IMT、斑块积分和Gensini积分的情况。结果 通过实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IMT、斑块积分和Gensini积分的情况,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冠心病组内对比,同单支病变组相比较,2支病变组、3支病变组患者的上述几项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之间存在着高度的关联性,能够对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进行间接性地反映。

  • 标签: 颈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脏性猝死(SCD)高危的慢性冠状动脉疾病(CAD)患者能否通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而改善预后。方法:选择80例于2017年01月到2017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心脏性猝死(SCD)高危的慢性冠状动脉疾病(CAD)患者为研究对象,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每组患者40例。其中,所有患者均接受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再配合PCI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分析PCI能够改善该疾病患者的预后。结果:治疗三年后,观察组患者的NT-proBNP、6分钟步行距离以及LVEF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慢性冠状动脉疾病 心脏性猝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预后
  • 简介:摘要: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主要是通过使用经心导管技术对堵塞的冠状动脉进行疏通的治疗方式,其主要治疗目标是改善心肌缺血等冠状动脉症状,当前的冠状动脉的治疗当中应用该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还是非常可观的,患者也比较容易接受该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而在治疗过程后,护理郭晨对于患者的病情的恢复是有着非常大的影响的。尤其是老年患者的治疗后护理,对其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都有着了非常重大的意义。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可受医疗环境刺激,增加精神压力,进而形成严重的后果,所以在治疗过程后进行干预护理意义重大。

  • 标签: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并发症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Tei指数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1-2021.12期间本院初步诊断疑似冠心病患者98例,行冠状动脉造影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计算Tei指数,比较Tei指数与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之间的关系。结果:98例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冠心病患者79例,19例患者排除冠心病。79例冠心病患者中,轻度狭窄(狭窄程度<50%)者28例,中度狭窄(50<狭窄程度<75%)者31例,重度狭窄(狭窄程度>75%)者20例,随着冠脉狭窄程度增加,Tei指数增加,冠脉狭窄重度、中度与中度、轻度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Gensini积分水平越高,Tei指数越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ei指数与冠脉病变程度之间存在正相关性(r=0.971,P<0.05)。结果:Tei指数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之间存在相关性,可初步评估患者冠脉狭窄情况。

  • 标签: Tei指数 冠状动脉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对在冠心病诊断过程当中应用CT冠状动脉造影的价值进行分析研究。方法:从2020年1月至2022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疑似患有冠心病的患者当中,随机无目的性地挑选80名参与到这一次的实验研究当中,所有参与实验研究患者在两周内分别进行64层CT冠状动脉造影以及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在CT冠状动脉造影以及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图像上分别对冠状动脉狭窄病变情况进行评估。结果: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作为权威标准,根据统计结果可以看到,64层CT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灵敏程度为87.7%,特异程度为95%,阳性预测值为79.2%,阴性预测值为95%;这一结果与权威结果相比并不具备较为明显的差异,在统计学科上不具备较高的研究价值。结论:64层CT冠状动脉造影是一种效率较高、无创伤的冠状动脉检查方式,在得到较高质量图像的基础上,可以将其结果作为冠心病患者筛查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冠心病诊断过程当中应用CT冠状动脉造影具有较高的价值。

  • 标签: CT冠状动脉造影 冠心病 诊断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年龄在70 岁以上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体会. 方法:护理 70 岁以上行 CABG 患者28例。在术前对患者全身情况进行全面评估, 控制心绞痛, 治疗合并症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在术后做好各系统的监测工作, 对患者进行早期康复锻炼。结果:无一例并发症。 结论:高龄CABG患者术后护理难度高,手术风险大, 需要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并进行精心的术后护理。本文选取的临床资料是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我院心外科监护室收治的28名70岁及以上的CABG患者,其中男21例,女7例。

  • 标签: 高龄,冠状动脉搭桥,并发症,围术期,护理,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放射CT血管造影应用于冠状动脉疾病诊断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取我院收治的98例冠状动脉疾病患者,根据重建图像差异进行分组,分为研究一组(重建层厚1mm)和研究二组(重建层厚3mm),记录两组患者放射CT血管造影结果。结果:分析影像结果发现研究一组小钙化斑块、钙化斑块检出率高于研究二组,(P<0.05)。结论:应用放射CT血管造影诊断冠状动脉疾病应用价值高,建议规模化应用。

  • 标签: 放射CT血管造影 冠状动脉疾病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诊治过程中血清肌钙蛋白I(cTnl)、脑钠肽(BNP)、CRP及D一二聚体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入院接受急诊治疗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病类型、临床表现和各项指标,观察患者接受治疗后的血流TIMI、血清指标并调查患者的满意度。结果经过差异性急诊治疗后,58例患者向前血流TIMI等级恢复到3级,血清指标中,肌钙蛋白T指标从(8.45±0.96)ng/mL下降到(0.24±0.04)ng/mL,脑钠肽指标从(184.51±19.54)ng/L下降到(28.42±3.03)ng/L,C反应蛋白指标从(18.84±2.07)mg/L下降到(4.56±0.56)mg/L,D-二聚体指标从(753.62±82.64)ng/mL下降到(59.53±61.73)ng/mL。结论:血清cTnI、BNP、CRP与D一二聚体在急诊ACS患者诊断与病情程度评估及后续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可为患者治疗及预后提供保障。

  • 标签: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cTnI BNP CRP D一二聚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冠状动脉瘘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冠状动脉瘘患者46例,对其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冠状动脉瘘数量,位置和血流动力学情况及诊断准确率。结果本研究中有36例右冠状动脉瘘(72.00%),有14例左冠状动脉瘘(28.00%),43例采取心血管造影的方式,7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方案,最终诊断结果全部正确。冠状动脉及瘘口内径分别是8.62-21.36mm,4.68-12.54mm,均值分别是(13.68±4.52)mm,(8.11±3.25)mm。5mm瘘管的收缩期,舒张期血流速度及压差分别是2.56m/s,25mmHg及0.7m/s,28mmHg;3mm瘘管的收缩期,舒张期血流速度及压差分别是3.9m/s,60mmHg与1.3m/s,61mmHg;结论针对冠状动脉瘘患者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进行诊断,可靠性及准确率较高,可以清晰观察冠状动脉瘘的来源,走行及引流情况,而这些就能够为诊断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冠状动脉瘘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能够有效诊断冠状动脉疾病,保证临床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此次对放射CT血管造影的临床应用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方法:根据研究内容各项要求进行调查目标的选入,坚持完成此次调研病例有50例,对所有的病例实施放射CT血管造影扫描检查,并了解患者钙化积分情况,主要对此次病例有关资料实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调研当中以检测钙化斑块在1毫米数据,同时测定的小钙化斑块数据作为标准,最终测定结果为3毫米钙化斑块有25。当小钙化斑块数据在15情况下,说明3毫米情况下的钙化斑块的敏锐性是较差的。结论:此次主要以冠状动脉病症进行研究,针对病例实施放射CT血管造影诊断,以不同层厚钙化结果进行评估,1mm检查结果更为突出,所以,在诊断小钙化斑块方面具有显著的价值性。

  • 标签: 放射CT血管造影 在冠状动脉 钙化斑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低剂量技术在临床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样本选择范围是自2021年3月至2022年6月期间于我院接受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检查的患者,样本数是96例。依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全体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方法扫描,实验组应用低剂量技术,对比分析两组在图像的质量、辐射的剂量等方面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有效剂量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在图像质量评分和图像噪声方面,实验组都优于对照组,但是两组比较后都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低剂量技术可以减少辐射剂量的同时对图像的质量予以保证,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64层螺旋CT 冠状动脉 低剂量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呼吸导航3D BTFE序列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我院收入的50例疑似冠心病的患者,采取呼吸导航3D BTFE序列进行诊断,比较呼吸导航3D BTFE序列成像的图片质量和检出的准确性。结果:5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经CAG检查后发现86处病变,明显冠状动脉狭窄28处,不明显冠状动脉狭窄58处;经呼吸导航3D BTFE序列检查明显冠状动脉狭窄26处,不明显冠状动脉狭窄60处,两种检查重合率93.02%(明显冠状动脉狭窄26处,不明显冠状动脉狭窄54处),检出正确率较高;且图片血管比较清晰,伪影少,与CAG检查的图片质量比较差异并不大(P>0.05)。结论:采取呼吸导航3D BTFE序列可以协助医师诊断冠状动脉狭窄。

  • 标签: 呼吸导航3D BTFE序列 磁共振血管成像 冠状动脉狭窄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颈动脉超声诊断颈动脉易损斑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到12月间收治的颈动脉斑块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给予颈动脉超声检查,并以同期到院接受体检的健康志愿者60例作为对照,行相同检查,比较两组受检者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颈动脉RI、PI、D/S均显著小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60例患者经超声检查共检出颈动脉斑块126处,其中,稳定斑块57处,占比45.24%,易损斑块69处,占比54.76%,前者略低于后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查可以对患者的颈动脉斑块形态、稳定性以及新生血管血流状态、微灌注状态进行充分诊断,为患者的病情预测与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颈动脉超声 颈动脉易损斑块 临床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旨在将临床护理应用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梗患者中,探讨其护理方案的应用效果及影响价值。方法 以随机抽取法在2019.3月-2020.10月期间,择本院68例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梗患者作为此次调查对象,并将其以单双数字法均分为实验组、参照组,对两组采取不同护理方案并予以详细记录,将灌注成功率、心肌梗死复发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作对比分析,以明确的记录数据为标准并做总结性报告。结果 实验组护理效果较参照组显优,引用统计学将其数据予以分析,其灌注成功率显高且心肌梗死复发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较参照组均有明显降低,检验结果均具有差异(P<0.05)。结论 将临床护理应用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梗患者中,护理效果显优且具有较高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提高灌注成功率,同时降低心肌梗死复发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而促进患者各机能恢复,与此同时大幅提升了护理质量,提倡推广。

  • 标签: 临床护理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急性心梗 应用效果 影响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以及护理。方法选取80例于2017年3月~2018年2月在我院行冠状动脉介入术进行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分析施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对于术后并发症的减少和改善有着重要作用,有利于患者术后尽快恢复。

  • 标签: 冠状动脉介入术 并发症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