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初产妇无痛分娩联合新产程管理对产妇产程时间、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2022年9月-12月初产阴道分娩者40例,严格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选择,采用简单随机抽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无痛分娩(药物无痛分娩、非药物无痛分娩)和新产程管理。对照组实施非无痛化分娩和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分娩结局自然分娩率85%,对照组自然分娩率65%(P<0.05),疼痛级别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痛分娩和新产程管理有助于加快产程、减缓产妇疼痛症状,改变初产妇生产结局。因此可以在临床上对无痛分娩进行推广,从而提高产妇生产意愿,减少生产副作用。

  • 标签: 无痛分娩 新产程管理 初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无痛分娩护理模式对产妇产程及疼痛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62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20年3月-2021年8月,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31例)与观察组(无痛分娩护理,31例),对比疼痛评分及产程。结果 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总产程方面,观察组比对照组少(P

  • 标签: 产妇 无痛分娩 视觉模拟评分法 产程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无痛分娩护理模式对产妇产程及疼痛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62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20年3月-2021年8月,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31例)与观察组(无痛分娩护理,31例),对比疼痛评分及产程。结果 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总产程方面,观察组比对照组少(P

  • 标签: 产妇 无痛分娩 视觉模拟评分法 产程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对高龄产妇实施助产护理方法,其对于分娩方式以及产程的作用。方法:抽取高龄孕妇共130例,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实验A组和实验B组。实验A组实施传统护理,病例65例;实验B组实施助产护理,病例65例。两组比较孕妇选择分娩方式的情况以及生产时间和总产程。结果:实验A组患者产程明显大于实验B组组(P

  • 标签: 高龄产妇 助产护理 分娩方式 产程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无痛分娩产妇给予第一产程自由体位护理的效果及对分娩结局及产程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20年10月到2022年6月收治的100例无痛分娩孕妇,使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助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第一产程自由体位护理,对比两组孕妇分娩情况、产后大出血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焦虑评分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总产程时间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量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无痛分娩孕妇给予第一产程自由体位护理可加快分娩速度,降低孕妇产后出血量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降低孕妇焦虑及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无痛分娩产妇 第一产程 自由体位护理 分娩结局 产程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责任制助产护理对初产妇分娩方式及产程进展的影响。方法:抽取本院2019年10月-2021年7月时段内初产妇100例,A组运用常规护理,B组运用责任制助产护理,评估分娩方式及各产程时间。结果:B组自然分娩率90.00%、剖宫产率10.00%,明显优于A组72.00%、28.00%,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各产程时间短于A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初产妇群体,责任制助产护理模式的运用,可明显提高其阴道分娩成功率,还可缩短各产程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责任制助产护理 初产妇 分娩方式 产程时间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顺产产妇应用导乐助产联合分娩球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间顺产产妇66例为对象,随机双盲分组,每组33例,对照组常规助产,观察组导乐助产联合分娩球。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第一产程时间、出血量、并发症比较差异明显(P

  • 标签: [] 导乐助产 分娩球 顺产产妇 产后出血 产程
  • 简介:【摘要】目的:对顺产产妇第四产程产后出血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顺产产妇92例,入院时间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产妇分为46例常规组(执行常规护理)与46例优质组(执行优质护理),比对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比对分析两组产后2h及第四产程出血量,相比于常规组,优质组较低,有显著差异,P<0.05;比对分析两组满意度,相比于常规组,优质组较高,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顺产产妇第四产程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可减少产后2h及第四产程出血量,确保产妇安全,促进产妇满意度提升,效果较好。

  • 标签: 产后出血 第四产程 顺产产妇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娩球与自由体位助产护理对初产妇产程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需要选择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进行自然分娩的76例初产妇,选取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指导,观察组给予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助产护理,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产程总时间以及产后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护理后剖宫产率降低,阴道分娩率较高(P<0.05),两组阴道助产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助产护理应用于初产妇分娩中效果显著。

  • 标签: 分娩球 自由体位助产护理 初产妇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分娩的孕产妇,在围产期间实施助产士整体护理干预对产妇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 300例产妇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 150例,对照组给予围产期助产士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及产程情况。结果:在产妇的分娩方式上,观察组阴道分娩率为 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 68.87%的阴道分娩率( P< 0.05);在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及总产程时间上,观察组均要明显短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对于临床分娩的产妇,在围产期间实施助产士整体护理干预方式,可显著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缩短产妇产程

  • 标签: 孕产妇 助产士 整体护理干预 分娩方式 产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娩球联合腰骶部穴位贴敷对产妇产程和分娩疼痛的影响。方法:从时间2020年05月-2021年05月之间我院收治的产妇中随机抽取98例进行分析。按照随机信封分组法将其分为两个独立小组。参比组产妇使用分娩球进行镇痛干预,实验组产妇使用分娩球联合腰骶部穴位贴敷进行镇痛干预。分析两组产妇干预后的产程时间、分娩疼痛、镇痛效果、妊娠结局。结果:实验组产妇干预后的产程时间、分娩疼痛均优于参比组(P<0.05);实验组产妇干预后的镇痛效果高于参比组(P<0.05);实验组产妇的妊娠结局好于参比组(P<0.05)。结论:在对产妇进行镇痛干预时,使用分娩球联合腰骶部穴位贴敷干预能够加速产程进行,减轻分娩疼痛,优化妊娠结局。

  • 标签: 分娩球 腰骶部穴位贴敷 产程时间 分娩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全程无缝隙导乐助产护理对初产妇产程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我院接诊的116例初产妇进行研究,采用双盲法将所有初产妇分为对比组和试验组,各58例。对比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采用全程无缝隙导乐助产护理。比较护理后组间初产妇产程时间和妊娠结局。结果:试验组各产程时间短于对比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妊娠结局优于对比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初产妇采用全程无缝隙导乐助产护理可改善妊娠结局并缩短各产程时间,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全程无缝隙导乐助产护理 初产妇 产程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为探究新产程标准联合胎心监护对初产妇分娩结局和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20例分娩孕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以新产程标准及处理的专家共识(2014)为标准联合使用三级胎心率模式监护产程;对照组采用旧产程标准。比较两组产妇产程助产情况、产妇的母婴结局、剖宫产原因。结果:观察组阴道助产率、中转剖宫产率和剖宫产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率、产褥感染率、产后尿潴留率、新生儿肺炎率、新生儿窒息率和母体产伤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剖宫产原因中,观察组潜伏期延长率、活跃期停滞率、第二产程延长率均低于对照组,因胎儿窘迫而剖宫产的例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初次分娩产妇,给予新产程标准联合胎心监护可改善其分娩结局,降低剖宫产率,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新产程标准 胎心监护 初产妇 分娩结局 剖宫产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产程中超声监测数据与阴道检查结果的差距,探讨产时超声监测胎膜早破初产妇产程进展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顺德爱博恩妇产医院收治的胎膜早破初产妇58例,临产后采用二维超声测量产程产妇的胎方位、宫颈前后唇距离、产程进展角(Angle of progression,AOP)、胎头会阴距离(Head-perineum distance,HPD),同时行阴道检查,包括宫口大小、胎头位置、胎方位等。结果:1、超声检查判断胎方位较阴道检查方便准确(x2=10.94,P<0.05)。2、超声检查宫颈前后唇距离和阴道检查宫口大小呈线性关系,Y=0.93X-0.16(Y:超声检查宫颈前后唇距离,X:阴道检查宫口大小,R2=0.81,P<0.05)。3、阴道检查胎头位置与AOP呈正相关线性关系Y=0.07X-7.16(Y:阴道检查胎头位置,X:AOP,R2=0.68,P<0.05)。4、阴道检查胎头位置与HPD呈负相关线性关系Y=-0.71X+3.24(Y:阴道检查胎头位置,X:HPD,R2=0.38,P<0.05)。5、100%的产妇认为超声检查痛苦更小,易于接受,超声检查的 NRS评分为1.58±0.68,阴道指检评分4.86±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62,P<0.05)。结论:超声检查可用于监测胎膜早破初产妇产程进展,可作为产程处理的预测指标。

  • 标签: 产时超声 产程监测 产程进展角 胎头会阴距离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疤痕子宫产妇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进行产程监测与护理干预的方法。方法 本研究90例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产妇均为本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接收,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常规护理)与观察组(45例,产程监测联合综合护理),对两组产程时间、护理满意度、产后出血率、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娩结局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阴道分娩率、出血率和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分别是86.67%、4.44%、95.56%,对照组分别是55.56%、28.89%、80.00%,观察组均比对照组优,差异明显(P

  • 标签: 产程监测 疤痕子宫 再次妊娠 经阴道分娩 综合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护理模式对顺产产妇产程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将在我院顺产的160例产妇作为观察对象,并设置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优质护理方案和常规护理方案,对比和评价两组产妇的运用效果。结果:通过对比和分析两组相关数据统计结果得出,干预组产妇应用效果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产妇,(P<0.05)。结论:将优质的护理模式应用在顺产产妇产程护理中能够有效缩短产程时间,而且还能够减少其产后出血量,减轻产妇的疼痛程度,相应缩短产妇的住院时间。

  • 标签: 顺产 护理模式 产程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助产士一对一全程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对宫颈球囊引产初产妇自然分娩率及总产程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 1-2021.1期间产科80名使用宫颈球囊引产的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40、观察组n=40。对照组接受常规助产护理,观察组在分娩时使用宫颈球囊引产干预的同时,全程由助产士一对一陪伴并配合使用自由体位,记录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分娩率给予比较。结果:两组产妇生产时长进行比较观察组明显耗时大于对照组(P

  • 标签: 宫颈球囊 引产 助产士全程一对一全程陪伴 自由体位 总产程 分娩率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分娩镇痛对产妇产程及母婴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集2022年10月-12月期间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分娩的104例足月孕产妇,分娩镇痛组64例,未行分娩镇痛组4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产程时间、会阴侧切率、中转剖宫产率、产后出血量、发热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分娩镇痛组产妇的第一产程时间及总产程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侧切率、中转剖宫产率、产后出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镇痛组发热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娩镇痛会延长产程时间,增加产时发热的发生率,但并不会改变分娩方式,不增加母婴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分娩镇痛 发热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产妇低龄因素对于产程的影响,希望通过该次的研究能够为孕妇的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方法:随机选择100例在我院待产分娩的低龄(16岁以下)初产妇,收治时间在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之间,通过对这些低龄(16岁以下)初产妇产程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均分为50例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50例给予常规护理联合个性化护理干预的实验组,经个性化护理(陪伴、沟通、心理安慰、抚触宫缩、按摩)干预后,对比对照组的50例孕妇和实验组的50例孕妇其在第一、第二产程时间以及两组的在产后的产后出血量情况对比。结果:根据数据统计,在第一产程的时间明显减少,在第一产程时间对比上,实验组的50名产妇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名产妇;而剖宫产率对照组也较实验组的更高;产后出血量对比方面,实验组的明显低于对照组。以上的三项指标,两组相比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心理因素 初产妇 低龄 产程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