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张天文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中西医结合
  • 创建时间:2022-03-02
  • 出处:《中国结合医学》 2022年第1期
  • 机构:不寐亦称失眠或“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多为情志所伤、饮食不节、劳逸失调、久病体虚等因素引起脏腑机能紊乱,气血失和,阴阳失调,阳不入阴而发病。早在《素问·逆调论篇》中,就有“胃不和则卧不安”的记载。在《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中,亦有“虚劳虚烦不得眠”的论述。《景岳全书·不寐》进一步对形成不寐的原因作了精序的分析:“不寐证虽病有不一,然惟知邪正二字则尽之矣。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神不安则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气之扰,一由营气之不足耳。有邪者多实,无邪者虚”。病位主要在心,涉及肝胆脾胃肾,病性有虚有实,且虚多实少。治疗以补虚泻实,调整脏腑阴阳为原则。不寐相当于西医所说的失眠症或睡眠障碍。有多种表现形式,有的人是入睡困难,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也有的人入睡基本上正常,但是睡着以后很容易醒,或者是有的人睡眠时间缩短,早上比平时要醒得早。还有一些人是感觉做梦特别多,主观上感觉睡眠质量很差,睡完了以后像没睡一样。这些都可以归到不寐的范围,都属于失眠。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进行交通事故多发伤患者急诊抢救过程中的对应措施以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结合对比观察的方式展开探究,所选入患者共计60名,为本院急诊科在2020年2月至2021年5月所接诊,结合组内盲选的方式取其中的30名,在急诊抢救的过程中按照常规模式开展对应的救治工作,余下患者则进行救治的过程中则需要进行综合性抢救干预,即观察组。分析效果。结果 结合对比可见,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以及急救用时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交通事故多发伤 急诊科抢救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下肢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 临床选择2019年7月-2020年4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下肢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患者50例,予以手术疗法,同时予以彩色多普勒超声、术前静脉造影监测,以手术疗法为金标准,评估彩色多普勒超声、术前静脉造影的临床诊断符合率;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的影像学特征。结论 下肢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临床分析 下肢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 彩色多普勒超声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析急诊护理路径用于交通事故伤骨折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病例采集时间:2022.01-2022.12,选取医院收治的78例交通事故伤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两组:A组(39例,常规护理)、B组(39例,急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B组患者分诊时间、有效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A组(P<0.05);B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 对交通事故伤骨折患者采取急诊护理路径干预,可以缩短救治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

  • 标签: 交通事故伤 骨折 急诊护理路径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道路交通事故脊柱损伤的损伤特征与法医临床学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道路交通事故脊柱损伤患者50例为对象,纳入时间:2018年11月-2021年11月。均实施临床法医学诊断,分析损伤特征。结果50例患者中,椎弓根骨折46例,椎体挫伤43例,软组织损伤47例,挤压神经37例,韧带损伤45例。法医学鉴定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50例患者中,伤残等级如下:7例6级伤残,12例8级伤残,16例9级伤残,15例10级伤残。骨折部位:L1骨折22例,L2骨折20例,L5骨折5例,C1骨折2例,C2骨折1例。结论 道路交通事故脊柱损伤者可通过法医临床学鉴定,明确损伤特征。

  • 标签: 道路交通事故 脊柱损伤 损伤特征 法医临床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介人栓塞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开颅夹闭组与介人栓塞组,每组各60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后HuntHess分级、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介人栓塞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6. 66%,明显高于开颅夹闭组的76. 66%(P0.05);治疗后,介人栓塞组患者Hunt-Hess 1级、I级、血级、V级,明显优于开颅夹闭组患者Hunt HessI级、II级、I级、N级;介人栓塞组GOS评分介人栓塞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开颅夹闭组(P

  • 标签: []前交通动脉瘤 破裂 介人栓塞 开颅夹闭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放射技术临床应用价值和医学影像技术图像质量的因素。方法: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进行了3180次X线检查、2213次CT检查、5120DR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了影响图像技术图像质量的因素。结果:在的实验室指标调查中,CT扫描不良事件发生率最高,占3.58%。对比影像质量合格率,DR合格率为99.85%,合格率最高,X线影像质量合格率最高。可以看出,通过率相对较低为97.96%,患者满意度较高的测试方法为DR,满意度为99.84%,DR测试的满意度较高。在影响医生检查质量的因素中,科室水平最高,达99.87%,高分是操作者的技能和操作经验,低分是检查前的准备质量。结论:在对患者进行放射检查的过程中,既要控制检查技术的应用质量,又要定期培训放射科医师以保证检查质量。

  • 标签: 医学影像技术 放射技术 应用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低剂量螺旋 CT技术和 X线胸片技术在诊断肺结核方面的实际效果。方法 将我院 2019年 6月 ~2020年 6月收治的 106例肺结核患者列为研究的对象,按照其随机数字表的分组方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 53例)与研究组( 53例)。其中,研究组给予低剂量螺旋 CT技术的诊断方式,对照组给予 X线胸片技术的诊断方式。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技术之下的肺结核实际诊断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检测精准度高于对照组( P< 0.05),研究组患者对疾病病理特征检测情况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低剂量螺旋 CT技术和 X线胸片技术在诊断肺结核方面均有一定的效果,但低剂量螺旋 CT技术检测的精准度更高,对病理特征的检测情况也较好,值得将低剂量螺旋 CT技术大力推崇并运用于临床之上。

  • 标签: 低剂量螺旋 CT技术 X线胸片技术 肺结核诊断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中药制药是一种传统药品制作方式,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中药的制备过程中,干燥是一个非常重要环节,能够保持中药的有效成分和药效。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中药制药干燥过程的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因此,对中药制药干燥过程进行技术研究至关重要,需要相关工作者给予足够的重视。

  • 标签: 中药制药 干燥过程 技术
  • 简介: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研究,微生物鉴定技术也得到了一定的进步,在相关行业的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如环境菌种库的建立,微生物污染溯源分析,细胞库或种子批的基因测序,微生物污染预警。鉴于此,本文章介绍了微生物鉴定技术进行分析,促进微生物鉴定技术的发展。

  • 标签: 微生物 鉴定技术
  • 简介:摘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 医疗水平不断提升 , 微创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中 , 而骨外科也开始大量实施微创技术进行治疗。骨折治疗观念朝着生物学微创固定发展 , 关节镜介导的微创技术发展迅速 , 内镜介导的微创脊柱外科治疗技术也发展良好 , 四肢与脊柱的经皮微创技术明显进步 , 手术模拟系统、计算机辅助手术以及远程机器人遥控手术、远程会诊等微创技术受到临床的高度重视。微创技术的高速发展与应用为骨科疾病患者的治疗开拓了更广阔的空间 , 成为骨科领域的新星 , 前景无限。国内外关于骨外科应用微创技术的研究颇多 , 且成果良好

  • 标签: 骨科,微创技术,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股骨头坏死临床诊断过程中DRX线投照技术、传统X线投照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于2021年08月--2023年04月该院接收的77例高度疑似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临床诊断对象,入院后均应用DRX线投照技术、传统X线投照技术给予检查诊断,参照病检结果,比较DRX线投照技术、传统X线投照技术对股骨头坏死的检出率。结果:DRX线投照技术对股骨头坏死检出率高于传统X线投照技术检出率(P<0.05)。参照病检结果,DRX线投照技术诊断股骨头坏死准确性、灵敏性、特异性高于传统X线投照技术(P<0.05)。结论:DRX线投照技术临床应用价值较传统X线投照技术更高,值得借鉴。

  • 标签: 股骨头坏死 DRX线投照技术 传统X线投照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对比低剂量螺旋CT技术和X线胸片技术诊断肺结核的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20年3月-2022年5月接收100例疑似肺结核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低剂量螺旋CT诊断与X线胸片诊断,通过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及肺结核特征检出率评判2种诊断方式质量性。结果:CT诊断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均显著高于X线诊断,P

  • 标签: 低剂量螺旋CT技术 X线胸片技术 肺结核 准确度 灵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对比低剂量螺旋CT技术和X线胸片技术诊断肺结核的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20年3月-2022年5月接收100例疑似肺结核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低剂量螺旋CT诊断与X线胸片诊断,通过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及肺结核特征检出率评判2种诊断方式质量性。结果:CT诊断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均显著高于X线诊断,P

  • 标签: 低剂量螺旋CT技术 X线胸片技术 肺结核 准确度 灵敏度
  • 简介:摘 要: 目的 :探讨三维动脉自旋标记 (3D-ASL)与多 b值 ( b=1000s/mm2、 b=2000s/mm2、 b=3000s/mm2 )扩散加权成像 (DWI)在脑胶质瘤术前分级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本实验采用回顾性研究法,收集 2018年 3月至 2019年 3 月期间 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 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胶质瘤患者 42 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病理结果不同,将其分为低级别胶质瘤组 (WH0 I级 5例、 II级 14例 )和高级别胶瘤组 (WH0 III级 8 例、 IV级 15例 )。所有研究对象均在术前应用 3.0T MRI进行常规 MR平扫、三种 b值 DWI、 3D-ASL及增强检查,通过工作站对原始数据进行后处理 ,测量肿瘤实性部分的脑血流量 (CBF)值、表观扩散系数 (ADC B= 1000、 ADC B= 2000、 ADC B= 3000)值以及对侧正常脑实质区的 CBF值、 ADC 值,然后将二者分别相除得到 rCBF值及 rADC值,将上述影像学检查所得数据与肿瘤的病理结果进行对照,采用 SPSS 2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 1 )高级别胶质瘤组的 CBF值、 rCBF值均明显高于低级别胶质瘤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胶质瘤病理级别的高低与其肿瘤实质 CBF值、 rCBF值的大小呈高度正相关性,并以 rCBF值的相关性最高 (r=0.818, P<0.05)。(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常规活检技术和免疫组化技术在肿瘤病理中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肿瘤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参照组,各40例。参照组应用常规活检技术,观察组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比两组患者诊断结果、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诊断阳性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免疫组化技术诊断效果理想,并能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常规活检技术 免疫组化技术 肿瘤病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闭合性胸部创伤患者进行DR以及CT技术诊断,做好效果分析。方法:选取100例闭合性胸部创伤患者,采用DR技术、螺旋CT技术分别应用,做好效果分析和比较。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诊断准确率分析,DR组、CT组整体准确率分别为87.00%、98.00%,经比较,二者具有一定差异(p<0.05)。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检查结果分析,其中CT组中胸部骨折、气胸、纵膈气肿、膈疝、肺挫伤整体准确率分别为97.56%、100.00%、95.24%、100.00%、100.00%。结论:对闭合性胸部创伤患者进行DR以及CT技术诊断,整体效果良好,因此值得推广。

  • 标签: 闭合性胸部创伤 DR CT技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asquelet技术在跟骨感染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我院于2015-2018收治的25例跟骨骨髓炎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25例患者均接受6~18个月的随访,25例患者的切口均在术后14d内愈合,无再发骨髓炎征象和切口感染,且无供区并发症,术后不需要进行计划外手术,均行走自如。采用SamanthaX线评分标准进行评分,治疗后评分平均为3.85分。结论masquelet技术可治疗跟骨骨髓炎清创后骨折缺损,且治疗效果显著,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masquelet技术 跟骨感染 跟骨 骨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