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栀子交通阴阳汤加味配合针刺治疗不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02
/ 1

自拟栀子交通阴阳汤加味配合针刺治疗不寐

张天文

临夏州康乐县景古卫生院 731515

不寐亦称失眠或“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多为情志所伤、饮食不节、劳逸失调、久病体虚等因素引起脏腑机能紊乱,气血失和,阴阳失调,阳不入阴而发病。早在《素问 · 逆调论篇》中,就有“胃不和则卧不安”的记载。在《金匮要略 · 血痹虚劳病》中,亦有“虚劳虚烦不得眠”的论述。《景岳全书 · 不寐》进一步对形成不寐的原因作了精序的分析:“不寐证虽病有不一,然惟知邪正二字则尽之矣。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神不安则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气之扰,一由营气之不足耳。有邪者多实,无邪者虚”。病位主要在心,涉及肝胆脾胃肾,病性有虚有实,且虚多实少。治疗以补虚泻实,调整脏腑阴阳为原则。不寐相当于西医所说的失眠症或睡眠障碍。有多种表现形式,有的人是入睡困难,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也有的人入睡基本上正常,但是睡着以后很容易醒,或者是有的人睡眠时间缩短,早上比平时要醒得早。还有一些人是感觉做梦特别多,主观上感觉睡眠质量很差,睡完了以后像没睡一样。这些都可以归到不寐的范围,都属于失眠。

我在临床实践中,以针刺加自拟方剂治疗不寐3则,收效满意,疗效显著,兹介绍如下:

患者,常女38岁 主诉:失眠2年,加重半月,病人平素睡眠质量较差,睡眠时稍有声响很容易醒,偶尔入睡困难,近2年睡眠质量更差,夜里睡眠平均时间不足4小时,难以入睡,时轻时重,严重时口服安眠药等,效果均不理想。2019年9月,病情加重,自诉到省级某大医院治疗效果不明显,经常彻夜不眠,白天无精打采,昏昏沉沉,经人介绍遂来求治。 查体:病人体瘦,面白颧红,目下发青,咽干唇燥,手足心热,心烦不寐,尿黄便干,舌红瘦小苔黄,脉细数右关略弦。辨证为心肾不交 治疗:交通心肾,泻胃通便。 药用,自拟栀子交通阴阳汤加味: 黄连20g,桂心3g,黄芩30g,阿胶10g,白芍40g, 栀子30g,豆豉15g,蝉衣10g,龙骨30g,牡蛎30g, 酸枣仁30。水煎服。加针刺四神聪 失眠 神门 三阴交 申脉 照海 太冲 行间 侠溪。针药并用三剂而愈,至今未发。

患者,王某,男,44岁。失眠4年,入睡困难,甚至彻夜不眠。时好时坏。近日连续3天彻夜不眠,故来诊。自述无心烦等症状,亦无烦心之事。但白天浑身燥热,欲念较重,见色易动。望之身体健壮,精神尚可。脉弦细。辨证肝血不足,阳不入阴 药用:自拟栀子交通阴阳汤加味 黄连20g,桂心3g,黄芩20g,阿胶10g,白芍15g,栀子30g,豆豉15g,蝉衣10g,龙骨30g,牡蛎30g, 酸枣仁30g, 玄参10g,麦冬10g,知母10g,天冬10g,当归10g,川芎10g,甘草10g,3剂水煎服。针刺四神聪 失眠 神门 三阴交 申脉 照海 太冲 行间 丰隆 印堂。次日患者来告,自诉当晚睡眠即好转,嘱其继续服药。二诊病情基本痊愈:上方加钩藤10g。服3剂,巩固疗效,后随访未发。

患者,女,自诉失眠近3年,到处求医问药,均不见好转,经村医介绍来我院就诊,症见:体型偏瘦,哈欠频作,口苦咽干,头痛,头晕,眼干眼涩,目赤肿痛,情绪急躁易怒,不思饮食,口渴喜饮,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苔黄,脉弦而数。药用:自拟栀子交通阴阳汤加味 黄连20g,桂心3g,黄芩25g,阿胶10g,白芍30g, 栀子30g,柴胡15g,龙胆草20g,夏枯草10g,生地20g,车前子20g,蝉衣10g,龙骨30g,牡蛎30g, 酸枣仁30。3剂水煎服用。加针刺四神聪 失眠 神门 三阴交 申脉 照海 太冲 行间 侠溪。二诊:自诉当日服药后既睡,仍有疲乏感,上方加当归黄芪各15克,服5剂巩固疗效。后经村医随访,患者精神状态良好,无失眠等不适症状,亦未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