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采血方法对血常规检验结果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3月-5月医院接受血常规检验的人员185名,所有受检人员均接受手指末梢采血与静脉采血检验,比较分析两组血常规检验结果。结果:研究组WBC、MCV水平分别为(5.39±1.21)x10 /L、(83.15±6.44)fl,均高于对照组,而该组Hb、RBC、HcT、PLT水平各为(12.72±2.53)g/L、(3.87±0.38)x10 /L、(0.49±0.05)%、(225.72±20.84)x10 /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血常规检验时采用静脉采血方法较手指末梢采血对血常规检验结果影响较小,值得推广。

  • 标签: 静脉采血方法 手指末梢采血方法 血常规检验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金属宫腔吸引管清洗方法效果。方法:抽取200件人流包中同质污染金属宫腔吸引管,依据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100件。对照组予以传统手工加酶清洗法,研究组予以超声波震荡加酶清洗法。比较两组宫腔吸引管清洗质量、残留血污检测阳性率。结果:经5倍光源放大镜目测法、白纱布擦拭法、棉签检测法多种项目的测定,研究组合格例数98.00%、94.00%、88.00%均高于对照组89.00%、84.00%、74.00%(P<0.05)。研究组表面、管腔内壁、尾部残留血污检测阳性率3.00%、6.00%、2.00%均低于对照组11.00%、19.00%、9.00%(P<0.05)。结论:金属宫腔吸引管刷洗时配合棉签,棉球擦拭应用较为积极,提升宫腔吸引管清洗质量同时降低残留血污检测阳性率,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金属宫腔吸引管 传统手工加酶清洗法 超声波震荡加酶清洗法 残留血污检测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案椎管内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剖宫产50例孕产妇,按照抽签方式均分为两组,每组25例,分别实施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观察并分析两组产妇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药物应用剂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经皮微创空心钉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临床疗效观察,并对其安全性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60位踝骨骨折患者,将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全部患者在进行手术以前都对踝关节螺旋进行常规CT检查,并对后踝骨折移位状况、骨折块大小、踝关节水平线与横断面的主骨折角度进行了解。在观察组患者手术过程中,采用经皮微创空心钉内固定。对照组患者采取改良以后内外踝切口,再将内外踝切口显露同时固定和显露后裸。结果观察组优良率、感染与创伤性神经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骨折不愈合以及断钉情况发生。结论采取经皮微创空心钉内固定方式,安全性高,造成创伤也比较小,同时也能减少感染情况发生,不会影响其稳定性,是比较安全手术治疗方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后踝骨折 经皮微创 切开复位 骨折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跟腱断裂患者术后采取不同固定方法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20.3-2021.2月内收治52例跟腱断裂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26例,给予长腿石膏固定)和观察组(26例,给予短腿石膏固定)。对两组患者选择不同固定方式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进行短腿石膏固定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进行长腿石膏固定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跟腱断裂术后采取短腿石膏固定和长腿石膏固定均有明显效果,两种方法值得推广采纳。

  • 标签: 跟腱断裂术 固定 短腿石膏固定 长腿石膏固定 并发症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 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应用价值。方法:本次选择了我院在 2019 年 3 月至 2020 年 1 月收入与治疗 90 例体检患者 为研究对象,把这些患者随机与平均分配了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 45 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实施了两种 采血方法, 对照组:应用末梢采血方法。观察 组 : 应用静脉采血方法 。通过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采血方法血常规检验数据,得出研究结论。结果: 对照组在 WBC 、 RBC 、 PLT 、 HCT 、 Hb 、 MCV 指标上数值分别为 5.92±1.11 、 3.75±0.22 、 231.21±49.36 、 0.41±0.01 、 143.25±15.65 、 95.65±14.54 ; 对照组在 WBC 、 RBC 、 PLT 、 HCT 、 Hb 、 MCV 指标上数值分别为 4.87±1.02 、 2.98±0.21 、 207.35±43.54 、 0.33±0.02 、 103.25±14.65 、 80.36±10.32 。观察组在 WBC 、 RBC 、 PLT 、 HCT 、 Hb 、 MCV 指标上数值更接近实际(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结论:通过研究发现,观察 组应用静脉采血方法,产生效果较好。因此,静脉采血方法应用价值更高。

  • 标签: 不同采血方法 末梢采血 静脉采血 血常规检验 应用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冻融卵裂期胚胎不同解冻时间移植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解冻移植(FET)周期29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解冻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150例)、研究组(146例)。对照组提前2小时解冻后移植,研究组提前18小时(移植前一天下午)解冻后移植。比较各组间患者妊娠率、流产率以及患者对治疗满意度。结果两组妊娠率及流产率之间比较(41.78%VS42.67%,8.20%VS9.3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之间比较(90.41%VS89.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前解冻卵裂期胚胎后再移植不能显著改变妊娠结局,但有利于实验室更好安排工作。

  • 标签: 冻融胚胎移植 提前解冻 临床妊娠率 胚胎着植率
  • 简介:摘要:目的:剖析比较不同临床标本实施微生物检验阳性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10月~2021年9月期间进行微生物检验4136份临床标本检验报告,基于检验结果分析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结果:4136份临床标本中,共有657例为阳性,占比为15.88%;其中,腹水标本、伤口分泌物标本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3.37%(170/392)、36.26%(41/113),占比相对较大;次之为尿标本(16.88%)、痰(纤支镜)标本(14.87%)及全血标本(10.43%),相对最低为脑脊液标本(8.33%)、胸水标本(6.31%)及粪便标本(2.47%)。结果:标本类型不同,其微生物检验阳性率也有明显差异,临床需根据疾病特点及患者病情,合理选择恰当标本开展微生物检验,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同时,也帮助患者得到及时诊疗。

  • 标签: 标本 微生物检验 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年龄腹透患者膳食结构情况。方法:研究期(2020年6月-2021年5月)内,入组观察对象50例,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25例老年组(≥60岁)与25例非老年组(<60岁),测定或计算不同组患者营养指标:血白蛋白(ALB)、血红白蛋(HB)、前白蛋白(PA)、铁转蛋白(TF)、瘦体重与瘦体重百分比(LBM%)及标准化总氮出现率相当蛋白(nPNA),进行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SGA)。结果:老年组腹透患者体重、血白蛋白(ALB)、瘦体重与瘦体重百分比(LBM%)及标准化总氮出现率相当蛋白(nPNA)、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SGA)水平均低于非老年组腹透患者,(p<0.05)。结论:相较于非老年腹透患者,老年腹透患者营养学指标均要更低,即体现其蛋白摄入比例不足,膳食结构不合理问题,因此建议加强老年腹透患者营养支持,为患者预后改善奠定基础。

  • 标签: 不同年龄 腹透 膳食结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年龄腹透患者膳食结构情况。方法:研究期(2020年6月-2021年5月)内,入组观察对象50例,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25例老年组(≥60岁)与25例非老年组(<60岁),测定或计算不同组患者营养指标:血白蛋白(ALB)、血红白蛋(HB)、前白蛋白(PA)、铁转蛋白(TF)、瘦体重与瘦体重百分比(LBM%)及标准化总氮出现率相当蛋白(nPNA),进行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SGA)。结果:老年组腹透患者体重、血白蛋白(ALB)、瘦体重与瘦体重百分比(LBM%)及标准化总氮出现率相当蛋白(nPNA)、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SGA)水平均低于非老年组腹透患者,(p<0.05)。结论:相较于非老年腹透患者,老年腹透患者营养学指标均要更低,即体现其蛋白摄入比例不足,膳食结构不合理问题,因此建议加强老年腹透患者营养支持,为患者预后改善奠定基础。

  • 标签: 不同年龄 腹透 膳食结构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不同方法治疗对麻风病足底溃疡患者预后效果影响,为麻风病足底溃疡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所2000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住院治疗麻风病足底溃疡患者,总计40例。进行40例麻风病足底溃疡患者随机分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清创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常规清创术加行综合辅助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治疗期间创面肉芽覆盖面积、创面肉芽性质积分变化情况,进行患者治疗效果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观察组麻风病足底溃疡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创面肉芽覆盖面积以及性质积分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清创术治疗基础上进行综合辅助治疗可以提高麻风病足底溃疡患者治疗预后效果,利于患者症状体征改善,患者满意度高。

  • 标签: 麻风病足底溃疡 常规清创术 综合辅助治疗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亚急性甲状腺炎采用不同剂量泼尼松治疗后效果评价。方法参加讨论研究者均为2016年1月-2016年7月在我院内分泌科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病人78例,按治疗先后均分为对照组39例,常规剂量30mg/d给药治疗,治疗组39例,小剂量15mg/d给药治疗,经过两周治疗症状缓解后,对照组每周以5mg剂量逐渐减量,治疗组每周以2.5mg剂量逐渐减量。对比两组病人治疗后不良反应和效果评价。结果治疗组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亚急性甲状腺炎采用小剂量泼尼松治疗效果更为理想,并且症状消失快,复发少,不良反应少,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泼尼松 亚急性甲状腺炎 小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结果比较。方法根据收取时间不同原则进行分组,一组为2011-2012年收取为观察组(100例)、一组为2012-2013年为对照组(100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微生物检验,收取标本为200件,分析微生物检验阳性率。结果观察组微生物检验患者呼吸道标本阳性例数38例,所占比38.00%;血液、胸腹水以及脑脊液标本阳性例数10例,所占比10.00%;粪便标本阳性例数5例,所占比5.00%;其他非呼吸道标本40例,所占比40.00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结果相比具有差异,应对微生物检验相关知识以及技术进行充分掌握,进而使检验准确率明显提升,为后期治疗提供有利依据。

  • 标签: 不同临床标本 微生物检验 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同治疗方案治疗妇产科宫颈糜烂临床效果。方法将近期我院收治宫颈糜烂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行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LEEP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0%(48/50),显著高于对照组70.0%(35/50),两组数据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宫颈糜烂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LEEP手术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建议在临床上积极推广运用。

  • 标签: 妇产科 宫颈糜烂 治疗方案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不同药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肺炎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5月 ~2019年 5月收治 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25例。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临床治疗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观察组 PCT、 SAA、 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肺炎临床疗效确切,可显著降低炎性因子水平,还可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肺炎 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 左氧氟沙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护理模式对老年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疗效比较。方法选择我在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老年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行常规护理对照组(n=50)与并行全面优质护理干预实验组(n=50),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肺功能情况与血气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采用全面优质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情况,且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护理模式 老年慢阻肺呼吸衰竭 临床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