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镰形豆提取物的体内外抗肝癌活性,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镰形豆提取物对SMMC-7721细胞的增殖抑制,采用PI单染法和AnnexinV-FITC/PI双染法进行流式细胞仪检测,测定细胞周期和凋亡率,观察H22荷瘤小鼠的体内肿瘤抑制作用。结果:MTT实验表明,镰形豆提取物EOOF和FOF有效抑制肿瘤细胞SMMC-7721的增殖,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其IC50值分别为0.115和0.097mg·mL^-1。TFOF作用SMMC-7721细胞后可使细胞周期停滞于G1期,凋亡细胞的比例升高,并且呈浓度依赖性。镰形豆提取物FOF能明显抑制H22荷瘤小鼠肿瘤的生长,低、高剂量组的抑制率分别为56.1%和70.8%(P〈0.01)。结论:镰形豆提取物FOF能抑制SMMC-7721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并对H22荷瘤小鼠有肿瘤生长抑制作用。显示镰形豆具有较好的发展为抗肝癌药物的前景。

  • 标签: 抗肿瘤 镰形棘豆 凋亡 SMMC-7721 H22荷瘤小鼠 增殖
  • 简介:目的:对华东唐草(Thalictrumfortunei)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并鉴别化学结构。方法:利用各种柱色谱方法对其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部位进行分析,用UV、IR、MS、1HNMR、13CNMR等光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O-甲基唐草檗碱(O-methylthalicberine)(1),24S-lanost-9(11)-ene-3β,16β,24,25,30-pentaol(2),胆固醇(cholesterol)(3),β-谷甾醇(β-sitosterol)(4),豆甾醇(stigmasterol)(5),豆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stigmasterol3-O-β-D-glucopyranoside)(6),菠菜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spinasterol3-O-β-D-glucopyranoside)(7),胡萝卜苷(daucosterol)(8),蔗糖(sucrose)(9),邻二苯甲酸正丁酯(palatinolC)(10),对羟基正丁基酚醚(4-butyloxyphenol)(11)。结论:化合物1-11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标签: 华东唐松草 毛莨科 化学成分
  • 简介:目的:对华东唐草(Thalictrumfortunei)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并鉴别化学结构。方法:利用各种柱色谱方法对其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部位进行分析,用UV、IR、MS、1HNMR、13CNMR等光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O-甲基唐草檗碱(O-methylthalicberine)(1),24S-lanost-9(11)-ene-3β,16β,24,25,30-pentaol(2),胆固醇(cholesterol)(3),β-谷甾醇(β-sitosterol)(4),豆甾醇(stigmasterol)(5),豆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stigmasterol3-O-β-D-glucopyranoside)(6),菠菜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spinasterol3-O-β-D-glucopyranoside)(7),胡萝卜苷(daucosterol)(8),蔗糖(sucrose)(9),邻二苯甲酸正丁酯(palatinolC)(10),对羟基正丁基酚醚(4-butyloxyphenol)(11)。结论:化合物1-11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标签: 华东唐松草 毛莨科 化学成分
  • 简介:目的:观察姬茸多糖(Agaricusblazeipolysaccharides,ABP)的抗过敏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IgE诱导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CA)实验,用比色法测定姬茸多糖在体内对肥大细胞影响。体外实验观察姬茸多糖对IgE诱导组胺释放、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及p38MAPK的影响。结果:体内实验显示,姬茸多糖高(400mg/kg)、中(200mg/kg)剂量明显抑制大鼠PCA。姬茸多糖高(100μg/L)、中(50μg/L)剂量了肥大细胞脱颗粒、组胺的释放、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的释放以及p38MAPK、NF-κBp65蛋白的表达。结论:姬茸多糖抗过敏作用部分可能与抑制p38MAPK、NF-κBp65信号通路有关。

  • 标签: 姬松茸多糖 肥大细胞 免疫球蛋白E P38MAPK NF-ΚB
  • 简介:目的:优选千塔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应用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设计试验,以石杉碱甲含量为指标,考察提取工艺条件。结果:确定了最佳的石杉碱甲提取工艺,即10倍量pH=1的硫酸浸提12h,超声30min,酸化2次,用NaOH碱化调pH=9;经硅胶柱色谱法分离出石杉碱甲。结论:所选工艺条件具有科学、实用的特点。

  • 标签: 石杉碱甲 提取 正交设计 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