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8 个结果
  • 简介:讨论代谢学的研究方法和LC/MS技术,包括代谢指纹图谱,用于非目标的代谢的总体分析和代谢轮廓图,用于有目标的代谢物的分析。方法设计涉及样品采集和处理;LC/MS仪器与技术及数据处理、分析等。系统生物学包括代谢学,开启了研究中药及其与动物或人体相互作用的新途径。本文讨论了中药的质量控制、成分分析及中药药效的代谢学研究思路和方法。

  • 标签: 代谢组学 代谢指纹图谱 代谢轮廓图 中药的代谢组学
  • 简介:传统中医药和天然严物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和优势资源,在禾来我国创新趵物研发甲将占据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但由于中药和天然产物药效物质基础的复杂性、多组分协同、有机整合发挥整体药效作用的特殊性,给中药现代化研究带来了诸多困难,长期以来,因缺乏符合中医药整体观思想的研究方法学体系而难以形成突破性的研究进展。代谢学的诞生为中药现代化研究与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本期诚邀我国中药代谢学研究的主要倡导者刘昌孝院士及长期致力于代谢学研究的王广基教授、盛龙生教授分别从代谢学与天然产物及中药研究、代谢学在中医药关键科学问题中的应用前景分析、代谢学研究技术平台等方面的思路与方法进行了阐述。“方兴未艾的中药代谢学研究”,刘昌孝院士一语道出了我国中药代谢学蓬勃发展的态势,期待本期“中药代谢学研究”专栏能对我国中药代谢学研究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 标签: 中药现代化研究 代谢组学 传统中医药 药效物质基础 天然产物 研究方法学
  • 简介:目的:观察维吾尔医成熟和清除治疗进展期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6例进展期白癜风患者分步使用成熟和清除荆,比较患者白斑总面积和色素点总面积与入院时的情况。结果:与入院时比较,使用成熟和清除后患者的白斑平均总面积明显缩小(P〈0.001),白斑区明显色素再生(P〈0.001)。结论:成熟和清除对控制白斑的扩散有显著的作用。

  • 标签: 成熟剂 清除剂 白癜风
  • 简介:代谢物学是后基因时代出现的一门新兴“学”学科,它能用反映整体的代谢物图直接认识生命体的生理和生化状态,因此能提供区别于其他“学”而来的大量信息。在天然药物和中药研究中,应用代谢学研究的方法和技术具有广泛的前景,特别是在药物作用机制、靶器官的效应、新药筛选、安全性研究等方面具有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 标签: 代谢物组学 模型研究 药物作用机制 药物安全性 天然药物 中医药
  • 简介:近十几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包括中药在内的天然药物、植物药、草药等受到了普遍欢迎。世界草药市场以每年10%~20%的速度递增,以植物为来源所开发的新药已占到处方药的30%以上,已有70余个国家和地区有了草药的法规,有关研究开发的文献亦越来越多。但国外这类研究大多数是参照化学药物思路进行的单味药的研究,较少有复方的研究,而以方剂为对象的研究就更鲜见。

  • 标签: 方剂 世界范围内 草药市场 天然药物 研究开发 化学药物
  • 简介:本文在对治疗肿瘤中药注射品种分类的基础上,主要从处方药物组成情况、治疗功能以及中医证型等方面,对用于治疗肿瘤系统疾病的中药注射品种进行分析和探讨。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肿瘤 分析
  • 简介:目的:比较研究千里光碱普通凝胶(GG)和脂质体凝胶(LG)的离体和在体的透皮及皮肤滞留特性,为研制千里光碱LG提供依据.方法:离体改进的Franz扩散池法.结果:LG和GG经离体完整皮肤和去角质层皮肤药物渗透系数没有显著差别;而经完整皮肤时药物在皮肤的滞留量LG为GG的3.2倍,但皮肤去角质层后,LG为GG的0.198倍.结论:脂质体促进千里光碱在皮肤角质层内滞留,而不显著改变其皮肤透过量,脂质体凝胶是千里光碱外用高效低毒治疗皮肤癌的新制剂.

  • 标签: 千里光碱普通凝胶剂 脂质体凝胶剂 经皮给药 抗肿瘤中药 皮肤癌
  • 简介:人类基因计划深刻地影响了药物研究和开发的思路和策略,生命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与药物研究的结合日益紧密,计算机信息技术也越来越多应用到药物研究过程中来.本文以实例说明了虚拟筛选、配体垂钓以及靶标的发现与确证方法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 标签: 药物研究 药物发现 虚拟筛选 后基因组时代 靶标 配体垂钓
  • 作者: 祖艺玮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中药学
  • 创建时间:2022-10-11
  • 出处:《健康世界》2022年第18期
  • 机构: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中医院,江苏南京211500
  • 简介:目的:探讨在中药注射应用中所引发的不良反应发生因素。方法:以2017年1月—2021年6月为研究区间,对记录的344例不良反应病例实施统计分析。结果:对存在的不良反应情况分析,其中在10-30分钟内发生不良反应的占比最高;理血、祛痰和清热类型引发的ADR情况需更为关注;皮肤/附件损伤,循环系统损伤引发的ADR反应更高。结论:因中药注射在临床中可能存在一系列不良反应,因此在使用中需规范用药情况,强化药物的监管和用药处置流程。

  • 标签: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因素;规范用药
  • 作者: 祖艺玮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中药学
  • 创建时间:2022-10-11
  • 出处:《健康世界》2022年第18期
  • 机构: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中医院,江苏南京211500
  • 简介:目的:探讨在中药注射应用中所引发的不良反应发生因素。方法:以2017年1月—2021年6月为研究区间,对记录的344例不良反应病例实施统计分析。结果:对存在的不良反应情况分析,其中在10-30分钟内发生不良反应的占比最高;理血、祛痰和清热类型引发的ADR情况需更为关注;皮肤/附件损伤,循环系统损伤引发的ADR反应更高。结论:因中药注射在临床中可能存在一系列不良反应,因此在使用中需规范用药情况,强化药物的监管和用药处置流程。

  • 标签: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因素;规范用药
  • 作者: 祖艺玮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中药学
  • 创建时间:2022-10-11
  • 出处:《健康世界》2022年第18期
  • 机构: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中医院,江苏南京211500
  • 简介:目的:探讨在中药注射应用中所引发的不良反应发生因素。方法:以2017年1月—2021年6月为研究区间,对记录的344例不良反应病例实施统计分析。结果:对存在的不良反应情况分析,其中在10-30分钟内发生不良反应的占比最高;理血、祛痰和清热类型引发的ADR情况需更为关注;皮肤/附件损伤,循环系统损伤引发的ADR反应更高。结论:因中药注射在临床中可能存在一系列不良反应,因此在使用中需规范用药情况,强化药物的监管和用药处置流程。

  • 标签: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因素;规范用药
  • 作者: 祖艺玮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中药学
  • 创建时间:2022-10-11
  • 出处:《健康世界》2022年第18期
  • 机构: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中医院,江苏南京211500
  • 简介:目的:探讨在中药注射应用中所引发的不良反应发生因素。方法:以2017年1月—2021年6月为研究区间,对记录的344例不良反应病例实施统计分析。结果:对存在的不良反应情况分析,其中在10-30分钟内发生不良反应的占比最高;理血、祛痰和清热类型引发的ADR情况需更为关注;皮肤/附件损伤,循环系统损伤引发的ADR反应更高。结论:因中药注射在临床中可能存在一系列不良反应,因此在使用中需规范用药情况,强化药物的监管和用药处置流程。

  • 标签: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因素;规范用药
  • 作者: 祖艺玮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中药学
  • 创建时间:2022-10-11
  • 出处:《健康世界》2022年第18期
  • 机构: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中医院,江苏南京211500
  • 简介:目的:探讨在中药注射应用中所引发的不良反应发生因素。方法:以2017年1月—2021年6月为研究区间,对记录的344例不良反应病例实施统计分析。结果:对存在的不良反应情况分析,其中在10-30分钟内发生不良反应的占比最高;理血、祛痰和清热类型引发的ADR情况需更为关注;皮肤/附件损伤,循环系统损伤引发的ADR反应更高。结论:因中药注射在临床中可能存在一系列不良反应,因此在使用中需规范用药情况,强化药物的监管和用药处置流程。

  • 标签: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因素;规范用药
  • 简介:目的:优选慈姑多糖部位的提取方法及其颗粒的制备工艺,为慈姑多糖部位的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首先采用正交设计L4(23),以浸膏得率为指标,对影响慈姑提取工艺的因素进行考察并制备慈姑多糖部位;利用苯酚-硫酸法对慈姑多糖部位中的慈姑多糖含量进行测定;再以颗粒的吸湿性、成型性、溶化性、休止角及制粒的难易程度为评价指标,采用L9(33)正交试验设计对慈姑多糖部位颗粒的工艺条件进行优选;并采用固定漏斗法测定休止角,考察所添加辅料种类、慈姑多糖部位与辅料比例、乙醇浓度对慈姑多糖部位颗粒成型工艺的影响,借以优选成型工艺。结果:慈姑的最佳提取工艺为6倍量70%乙醇,冷浸提取48h;慈姑多糖部位中慈姑多糖的含量为20.22%;优选的慈姑多糖部位颗粒成型工艺的条件为以乳糖作为辅料,慈姑多糖部位与辅料比例为1∶2,并使用80%乙醇作为润湿;在优选的条件下,颗粒的成型性好、流动性好且不易粘连,溶化速度快且静置后无沉淀。结论:优选的慈姑多糖部位的提取方法及其颗粒的制备工艺合理且简单可行,为慈姑多糖部位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 标签: 慈姑多糖部位 颗粒剂 制备工艺 休止角
  • 简介:目的:通过分析我院红花、血塞通、舒血宁、痰热清、刺五加等中药注射不良反应案例,探讨中药注射的发生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查阅我院中药注射不良反应案例,结合参考文献,整理分析。结果:中药注射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以过敏反应最为常见。结论:临床医师、药师必须重视和警惕中药注射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药物不良反应 合理应用
  • 简介:目的:观察异常黑胆质成熟(ASMq)对不同抑郁动物模型行为学的影响,探讨ASMq的抗抑郁作用。方法:采用小鼠强迫游泳、悬尾应激、利血平拮抗实验以及大鼠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实验,分别用ASMq低、中、高剂量(小鼠2.0、4.0、8.0g·kg-1;大鼠1.5、3.0、6.0g·kg-1)对上述模型进行全程干预,观察ASMq的抗抑郁作用效果。结果:ASMq能明显缩短小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P〈0.01)、悬尾不动时间(P〈0.01);具有拮抗利血平所致的体温下降(P〈0.01)、眼睑下垂(P〈0.01)及运动不能(P〈0.01)作用,并呈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P〈0.05);与正常相比,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糖水摄入量减少,敞箱实验中水平运动、站立次数明显下降,处于抑郁状态。ASMq干预能够增加糖水摄入量、水平运动及站立次数(P〈0.01)。结论:ASMq能够改善不同抑郁动物模型的行为学缺损,具有明显的抗抑郁作用。

  • 标签: 异常黑胆质成熟剂 不同抑郁动物模型 抗抑郁作用
  • 简介:目的:以乳安巴布中芍药苷为检测指标,研究不同浓度氮酮对该制剂体外透皮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进行体外透皮试验,HPLC测定接受液中芍药苷含量。结果:不同浓度氮酮对芍药苷均有促渗作用,3%氮酮对芍药苷的促渗作用最强。结论:氮酮浓度为3%时促渗效果最佳,为该制剂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依据。

  • 标签: 乳安巴布剂 芍药苷 HPLC 体外透皮吸收
  • 简介:目的:建立牛蒡子药材水解后药材中牛蒡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以牛蒡苷的含量测定为指标,测定牛蒡子药材水解后药材中牛蒡苷的含量。Agilentll00液相色谱系统四泵,色谱柱:PhenomsilPC-8025,(4.6mm×250mm,5μm),流动相:甲醇-水(50:55);检测波长:280nm。结果:牛蒡苷的线性方程Y=905.74X-90.113,r=0.9993,线性范围0.81~4.86μg;平均回收率为100.09%,RSD=2.244%。结论:采用HPLC含量测定的方法,精密度、重现性及稳定性皆良好,方法简便、易行,可作为牛蒡苷含量的测定方法。

  • 标签: 牛蒡苷元 HPLC 含量测定
  • 简介:近日,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专家组组长黄璐琦、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岭、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韩同彪到河北省涉县检查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并深入到涉县偏城镇南艾铺村中药普查十四号样地,实地检查指导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河北省第十六中药资源普查小组工作,对十六小组中药资源普查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 标签: 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 中药资源 资源普查 检查工作 专家组 中国工程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