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为了提高脊柱骨折治疗效果,本院自行设计研制了套新型的脊柱骨折外固定支架,根据其结构和功能特点,命名为前置胸腰椎骨折复位固定。该器具已正式获得国家专利授权。专利号:ZL200420032954.2,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公布,(见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公报》21卷第7号63—64页)。在此作简要介绍:

  • 标签: 胸腰椎骨折复位固定器 脊柱骨折 治疗效果 前置 国家专利 外固定支架
  • 简介:三角支撑外固定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及股骨颈骨折及股骨颈骨折理想的穿针外固定矫形器械,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固定可靠等优点。并可早期离床活动,免除护理负担。我院自1994年初研制以来临床应用1268例,疗效显著,是非常理想的治疗股骨颈及粗隆间骨折的外固定器械,特报告如下: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 盘式三角支撑外固定器 治疗 注意事项
  • 简介:目的:总结整脊手法、药物疗治疗颈椎病100例,并对颈椎病的发病机理和治疗机理做初步研究。方法先根据不同类型颈椎病选择整脊手法,手法后施以药物疗。结果:对100例患者进行观察,结果显示治愈85例,占85.00%。好转12例,占12.00%。无效3例,占3.00%。总有效率为97.00%,无效者均为脊髓型颈椎病。结论:整脊手法恢复椎间复合关节三维空间内正常位置关系,药物疗祛风散寒、活血化瘀、温经通络、消炎止痛,二者结合治疗颈椎病,可有效提高治愈率。

  • 标签: 颈椎病 整脊手法 药物热疗 临床疗效
  • 简介: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也是多发病,随着医疗设备的改善,医疗水平的提高和医疗知识的普及逐渐被人们认识并加以重视,近遇颈椎病患者自身存在严重枕部畸形,经采用中医针灸及中医整骨手法治疗收到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畸形 寰椎 枢椎 手法整复
  • 简介:随着以坐位为劳动方式的人群越来越多,颈腰伤病发病率在不断地攀升。为探索不加重损伤而又能合理解决脊柱力学问题的治疗方法,我想起在上世纪70年代末和顾云伍老师起研究脊椎骨折时,曾对清代的“攀索叠砖法”进行过猴子实验,证明其复位原理的科学性。看来,需再次温习祖国传统医学整脊学的历史经验,试图从二千多年祖先的实践中悟出些真理。因此,尝试运用传统医学的思维模式,以整体思考代替片断思考,

  • 标签: 思维方式 《中国整脊学》 劳动方式 脊柱运动力学 机能解剖学 中医学
  • 简介:软组织损伤疼痛被认为是世界三大疑难病症之,目前还没有极具针对性且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指刀手法的发明为软组织损伤开辟了个崭新的治疗途径,且有着令人瞩目的卓越疗效,是廿十一世纪医学界对软组织损伤治疗的大突破。

  • 标签: 一指刀手法 治疗 软组织损伤 适应症 禁忌症 注意事项
  • 简介:近日,青岛即墨市中医院整脊医院举行开院仪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中医药学会、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和青岛市、即墨市有关领导前往祝贺。个县级市成立的所专科医院,何以引起如此大的关注?探寻即墨市中医院成立整脊专科医院的始末,实际上也是探寻中医院专科建设与发展路径。

  • 标签: 县级中医院 专科医院 山东 青岛市 即墨市
  • 简介:男,54岁,头晕,恶心、呕吐,入院。患者主诉:前日工作低头1小时余,感头晕,今日午后头晕加重,直立位明显,少量呕吐,呕吐物为内容物。三年前曾突发头晕,诊断颈椎病,中医整骨手法治疗后恢复。现行CR、CT检查如下:CR检查所见:侧位片示(附图②):C1与枕骨分界不清,C2齿状突向上突起,前缘与C1冠状面位置等同,C1前弓吧明显,未位于齿状突前侧,C2.3椎体及椎后关节融合;开口位示(附图①):齿状突基底部增宽,呈正三角形,于倒置三角形的骨性缺损间隙内,两侧似寰枢关节可见。C4—6椎体曲度向后反弓,C5—6椎体前缘见鸟嘴样骨质增生改变,椎后缘小角增生明显。

  • 标签: 复杂畸形 枕颈部 学报 影像 椎体前缘 CR检查
  • 简介:我们从1995年开始对韦以宗教授首创的拱桥小夹板外固定方法进行改进,并用于治疗四肢新鲜开放性骨折和关节脱位,累计病例巳逾500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仅就2006年1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四肢长骨干开放性骨折和大关节脱位92例,总结报告于下:

  • 标签: 开放性骨折脱位 拱桥式小夹板 四肢长骨干 外固定治疗 疗效观察 临床
  • 简介:患者陈碧君,女,17岁,学生。于二年前洗澡时家长发现背部异常,遂到当地医院就诊,在当地医院做针灸推拿治疗40天,无明显改善。后经人介绍来诊。当时查:锁骨高低征(+),左肩高于右肩,前屈试验(+),腰部右侧肌肉萎缩凹陷,棘突连线偏离中轴,两侧髂嵴不等高,右侧髂嵴稍高于左侧,食欲不振,有时痛经,腰背无压痛,无腰脊神经肌肉损伤及其它骨骼疾病。立位胸腰椎正位CR片示:脊柱向左侧凸30度并椎体旋转,侧位CR片示:腰椎椎曲减小,各椎体可见双边征。(如图)ASO(-),RF(-),ESRlomm/h。诊断为特发性脊柱侧凸症(单弧形)。治疗方法:理筋,调曲,练功。

  • 标签: 脊柱侧凸症 推拿治疗 牵引法 四维 神经肌肉损伤 医院就诊
  • 简介:颈椎病是种因颈椎及周围软组织的退行性改变,刺激或压迫神经根、血管、脊髓而引起的临床综合症候群。此病以中年以上人群多发,近些年青年人的发病率亦在逐年上升,必须引起注意。笔者三年来采用中药外熨、内功推拿、导引整脊三法配合,相互为用、相得益彰,对颈椎病给予精心治疗,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 标签: 颈椎病 中医治疗 中药外熨 内功推拿法 导引整脊功
  • 简介:内功点穴是从中医学中“经络学说”、“脏腑学说”、“营卫气血学说”,作为理论基础,临床上也同样通过“四诊”“八刚”以辨明疾病之所在,然后以辨证施治的原则,运用刚柔相济之劲,循经络,揉穴道等手段施术于患者,特别是按照“内经”中“从卫取气”“从营置气”的补泻原则,灵活运用内功点穴的各种手法,以产生祛邪医病的完整治疗。内功点穴有使气血调和、开通闭塞、导引阴阳、扶正祛邪,调中理气等功能,又可以通过经络产生补虚,泻实,清热,散寒,消积,祛瘀,温通,发汗等作用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本人40年来在临床实践中用的内功点穴与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明显疗效。尤其结合中药治疗效果更佳,现介绍如下: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点穴治疗 内功 “经络学说” 床体 扶正祛邪
  • 简介:腱鞘由外层的腱纤维鞘和内层的腱鞘和内层的腱滑膜鞘共同组成。腱滑呈双层套管状,分内、外二层。内层紧包于肌腱的表面;外层紧贴于腱纤维的内面。内、外二层之间含有少量滑液。内、外二层相互移行的部分,称腱系膜,内有血管、神经经过。腱鞘可起约束肌腱的作用,并可减少肌腱在运动时的磨擦。在腕部、掌指部足部和肩肱二头肌腱沟等处均有腱鞘。

  • 标签: 一指刀手法 治疗 挠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 临床
  • 简介:目的:探讨引起颈椎椎曲紊乱之颈椎病病因。方法:通过X线颈椎侧位及包括上段胸椎之正位像观察,测量导致颈曲改变之颈胸椎正位像之侧凸度数。结果:448例颈曲改变之颈椎病X线片显示,占87%有上段胸椎超5度以上侧凸,表明胸背损伤是颈椎骨关节紊乱主要原因。

  • 标签: 胸椎 颈曲 颈椎病 X线片 正位 改变
  • 简介:2008年9月间,中华中医药学会在温州市召开“第五届全国整脊学学术交流大会”。会议期间收到了我国著名脊柱外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葛宝丰发来的贺信。葛院士信中指出:“在中国传统思维,人体生命观和传统整脊学原理,以及二千多年医疗实践的指导下,经过系统的整理、发展和创新,已成为富于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中国整脊学’,是我国脊柱外科里程碑中个很大的进步。”

  • 标签: 脊柱外科 中国工程院院士 韦以宗 中国整脊学 中华中医药学会 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