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传统的时辰治疗最初出自《内经》,是以中国传统时期针灸治法为代表,以阴阳五行、日时干支、经络气血流注学说为基石,利用及时取穴到达治愈病症的目的。一般分为子午流注纳甲法,子午流注纳子法,灵龟八法等,其特殊的思维方式往往可以在诊断病情时获得独特的效果,是中医学传统时期医术的精髓。但这些年来,部分研究者也对传统时期针灸治疗的使用价值进行了检验,从而证明了其临床效果。

  • 标签: 传统时间针灸疗法;临床应用
  • 简介:笔者研究了“干针”的操作,回顾了中国古代和现代的针灸文献,发现“干针”与中国传统针灸刺法中的齐刺、浮刺、合谷刺、围刺法等十分相像;即使是在中国现代,在“干针”发明的先后,也诞生了一些独特的疗法,如阿是穴斜刺疗法、银质针疗法、浮针疗法、长圆针疗法等。由此可以看出,“干针”疗法其实是中国传统针灸在国际传播中的一种分化。中国传统针灸在西方的传播是“干针”疗法发明的基础,“干针”疗法则发展和丰富了中国传统针灸。

  • 标签: 干针 齐刺 浮刺 合谷刺 围刺法 阿是穴斜刺疗法
  • 简介:从拔罐疗法的世界发展历史及全球最新研究进展两方面进行系统整理,发现拔罐疗法不仅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组成部分,也是世界各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埃及、古希腊、古印度等地区早有拔罐疗法的记载,一直广泛应用至今,而且传播到了欧洲、美国等现代发达国家,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拔罐疗法是世界传统医学的共同财富。

  • 标签: 拔罐 刺血拔罐 传统医学
  • 简介:激痛点(TrP)针灸是一种使用毫针刺激激痛点的针灸疗法,它的形成是基于现代医学对激痛点的理解结合传统针灸而演变而成。在过去的20年中,激痛点针灸相关的概念和针灸技术不断地发展;采用刺激激痛点治疗疾病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激痛点针灸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症以外其他疾病的趋势也日渐显著。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比较了激痛点针灸和传统针灸的异同:针刺穴位,针具使用和针刺方法,以及治疗适应症。在临床上,传统针灸包括多种治疗方式和操作手法,已被广泛使用于多种病症。在科研方面,传统针灸的疗效也在各种实验中得到验证。激痛点针灸具有其独特的特点,是对传统针灸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经络的概念和阿是穴的衍生。激痛点的位置,分布规律和疼痛模式类似于那些传统的穴位;针具的选择,针刺的深度,以及操作手法是传统针灸的一部分。因此激痛点针灸是传统针灸的一个组成部分。

  • 标签: 激痛点 针灸 激痛点针灸 疼痛 肌筋膜疼痛症候群
  • 简介:近年来在西方崛起的干针疗法,以其不用经络学说作指导(去经络)为主要理由,宣称自己不是针灸(去针灸),其操作者无须接受针灸师所需要的必要训练。本文驳斥了这种错误认识。我们首先回顾海内外列次针灸热中“去经络”现象的不同内涵,在认可其对于推广针灸的正面作用的同时,明确指出“去经络”不等同于“去针灸”。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关于针灸的定义,干针疗法与其他多种新针疗法一样,尽管具有“去经络”的特征,但都属于针灸的范畴。干针不过是现代针灸的一种形式,也就是激痛点针灸。这不仅是因为干针所刺激的体表位置——激痛点本来就是针灸穴位的一种,而且包括针具在内的干针技术与传统的针灸技术无异,此外,干针的机制与针灸机制完全相同,干针现代理论的发展及其应用都离不开针灸的临床试验与实验研究。虽然干针对激痛点刺激的研究成果也强化了现代针灸重视刺激反映点的认识并丰富了相关经验,但干针与经络体系的完全切割,使它失去了传承千年的针灸理论与宝贵经验的支撑,导致它目前的临床应用具有明显的缺陷。

  • 标签: 干针 激痛点 针灸 去经络化 去针灸化
  • 简介:Asthelargestinternationalstandardsdevelopmentorganization,the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forStandardization(ISO)providesastructurefordevelopinginternationalstandardsoverahugerangeofindustrysectorsandthesestandardsaregloballyrespectedandutilized.Moreover,throughmanyimportantprocessesincludingtheconsensusapproach,ISOstandardscanassistinputtingintoplaceinternationallyagreed

  • 标签: 国际标准化组织 中医药技术委员会 针灸学 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