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针刺治疗产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在线英文检索Pubme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中文检索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CBM)数据库、维普(VIP)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搜集近10年来关于针刺治疗产后抑郁症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类相关文献,采用RevMan5.3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4篇,HAMD结果示合并后WMD=-1.27,95%CI(-2.55,0.01),经Z检验,Z=1.95,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PDS结果示合并后WMD=-0.53,95%CI(-0.92,-0.03),经z检验,Z=2.08,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利用雌二醇为标准的分析中,结果示合并后WMD=63.99,95%CI(13.39,114.60),经Z检验.Z=2.48,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利用有效率为标准的分析中,结果示合并后OR=3.15,95%CI(2.19,4.55),经Z检验,Z=6.14,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治疗产后抑郁症有效,但仍需要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来进行验证。

  • 标签: 针刺 产后抑郁 META分析
  • 简介:目的:证实针刺治疗慢性疼痛所致抑郁症的有效性,并分析其优势。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西药组,分别接受针刺、抗抑郁药(黛力新)抗抑郁治疗。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均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疼痛模拟评分(VAS)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周末进行评定。结果:①针刺组治疗前后HAMD、VAS评分、HAMD减分率比较均有极其显著性差异。(P〈0.01)。②西药组治疗前后HAMD、VAS评分、HAMD减分率比较均有极其显著性差异。(P〈0.01)。③治疗后1周,针刺组和西药组组间比较HAMD减分率^*及VAS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④治疗后2周、4周针刺组和西药组组间比较HAMD、VAS评分、HAMD减分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⑤治疗前后针刺组无不良反应,西药组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针刺和抗抑郁药黛力新治疗慢性疼痛所致抑郁症均有确切疗效,针刺疗效和黛力新相当,但针刺起效快。针刺治疗相对于西药治疗无副作用、无不良反应,并且针刺治疗可以多靶点对机体进行整体调整。

  • 标签: 针刺疗法 慢性疼痛 抑郁症 随机对照
  • 简介:目的:探讨针刺联合耳穴贴压治疗抑郁症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7例)。观察组治疗采用针刺百会、上星、神庭、风池、神门等穴位,同时联合耳穴贴压;对照组口服盐酸氟西汀分散片(百优解),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以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HAMD评分明显减轻(均P〈0.01),观察组治疗后HAMD评分较对照组减少更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PSQI评分明显下降(P〈0.01),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针刺联合耳穴贴压治疗抑郁症睡眠障碍疗效显著,优于口服盐酸氟西汀分散片。

  • 标签: 抑郁症 睡眠障碍 针刺疗法 耳穴贴压
  • 简介:目的:探讨针灸治疗抑郁症的处方用穴特点及规律。方法:采用回顾性文献研究方法,检索近5年来针灸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文献,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计算用穴的数量和频次,分析其特点,挖掘其规律。结果:检索到针灸治疗抑郁症的文献177篇,使用腧穴158个,使用总频次为1630次,其中百会、太冲、三阴交和神门使用最为频繁。从经脉看,督脉、足太阳膀胱经及足厥阴肝经穴使用最多;特定穴中五输穴使用最多;配穴以远近配穴法多用。结论:针灸治疗抑郁症以近端百会配合远端太冲、三阴交、神门等穴为主要处方。

  • 标签: 抑郁症 针灸 腧穴 取穴特点
  • 简介:目的将讨论温暖为消沉的治疗刺破技术的治疗学的效果和机制。有消沉的60个病人全部的方法A随机各与30个盒子被划分成治疗组和控制组。治疗组与在心,肺,肝,脾和肾,有Amitriptyline的控制组,HAMD规模和EEG-的质的变化的点挥动的Jiaji上温暖针技术被对待在治疗前后被观察。结果治疗组的全部的有效的率是100%,比有80%的控制组的好一些(P<0.05);治疗组的HAMD规模比控制组的好(P<0.05);在治疗组和控制组之间的体的症状的改进的比较是重要的(P<0.05);频率的比较和EEG-波浪的振幅是重要的(P<0.05),有不有毒并且在治疗组的副作用。结论温暖为消沉刺破技术比Amitriptyline有更好的效果,并且有不有毒并且在治疗组的副作用。温暖针技术能有效地调整频率和振幅EEG-波浪,并且行动改进压抑的状况。

  • 标签: 温针灸 夹脊穴 抑郁症 疗效观察 患者 脑电Α波
  • 简介:目的:探讨电针百会、足三里治疗抑郁症的免疫机制。方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电针观察组、电针对照组、药物对照组,每组28例。电针观察组穴取百会、足三里;电针对照组穴取太冲、三阴交、内关、神门;药物对照组给予百优解口服。在治疗前后分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检测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细胞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后HAMD评分均显著降低(均P〈0.01)。电针观察组痊愈2例,显效19例,有效5例,无效2例;电针对照组分别为0例、16例、12例、0例;药物对照组分别为1例、17例、7例、3例,临床疗效等级分布提示电针观察组有较好的疗效(P〈0.05);3组患者血清IL-1β、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P〈0.01);血清TNF-α有所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观察组疗效优于电针对照组和药物对照组;3种治疗方法都能清除炎性细胞因子IL-1β及IL-6,从而改善抑郁症状。

  • 标签: 抑郁症 针刺疗法 百会 足三里 白细胞介素1 白细胞介素6
  • 简介:目的:观察电针颞三针为主及口服西药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存质量的作用差异,探讨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更佳治疗方案。方法:将60例轻至中度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和药物组,每组30例。综合治疗组电针颞三针为主并口服盐酸氟西汀胶囊,药物组仅口服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功能独立性评定(FIM)量表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定结果。结果:两组FIM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综合治疗组(74.97±9.52)比药物组(66.70±9.23)改善更明显(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WHOQOL-BREF各指标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综合治疗组比药物组改善更明显(P〈0.05,P〈0.01)。结论:电针颞三针为主配合口服氟西汀胶囊能显著提高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存质量。

  • 标签: 脑卒中后抑郁症 针灸疗法 电针 颞三针 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