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电针“内关”对实验性心肌痛大鼠心肌和下丘脑P2X3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2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N组)、对照组(C组)、心肌痛组(M组)、电针组(E组),每组7只.观察大鼠的行为学变化及体重变化;苏木精-伊红(HE)染色方法观测心肌组织的变化;免疫印迹法(Westblotting)分别检测大鼠心肌和下丘脑P2X3受体及β-肌动蛋白(β-actin)蛋白表达,比较各组P2X3受体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C组的体重增长较少,与N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M组、E组的体重增长较N组和C组显著降低(均P<0.01);E组的体重增加比M组的明显升高(P<0.01).M组、E组的行为学表现较N组和C组显著增加(均P<0.01);与M组相比,E组的行为学表现都明显下降(P<0.01).N组和C组的心肌细胞排列致密;M组可见严重的心肌细胞萎缩以及代偿性肥大和大面积的结缔组织增生现象;E组可见轻微的细胞肥大和结缔组织增生.M组心肌P2x3受体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N组、C组(均P<0.01);E组心肌P2X3受体蛋白表达量显著低于M组(P<0.01),M组下丘脑P2X3受体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N组、C组(均P<0.01);E组下丘脑P2X3受体蛋白表达量显著低于M组(P<0.01).结论电针“内关”可能对P2X3受体介导的心肌痛信息产生影响,这可能是电针“内关”镇痛的机制.

  • 标签: P2X3受体 心肌痛 内关
  • 简介:总结分析针刺对p38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针刺疗效寻找理论依据。以“针灸+p38MAPK”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CNKI)全文期刊与学位论文数据库及美国公共卫生检索系统(PubMed)数据库,共纳入中文文献19篇,英文文献7篇。通过阅读文献,发现p38MAPK信号通路在介导生长抑制信号、前凋亡信号和炎性反应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针刺可通过p38MAPK途径实现对疾病的调控,尤其在心脑血管、肺疾病及镇痛方面效果较为显著,为针刺治疗疾病的理论基础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针刺 P38MAPK 信号转导 镇痛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阴道炎患者使用雌激素软膏、保妇康栓结合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收治的老年阴道炎患者84例,研究时段选取范围2020年01月~2022年01月,遵循随机原则进行分组,对照组42例,观察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雌激素软膏、保妇康栓结合治疗,以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性激素水平为观察指标,之后统计比较观察结果。结果:观察组评估后所得结果97.62%和对照组评估后所得结果80.95%进行比较居更高水平,P<0.05。干预前,两组性激素指标测评值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性激素指标测评值和对照组测评值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阴道炎患者在雌激素软膏用药基础上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可改善性激素水平,对其疗效提升具有积极意义,在临床中值得借鉴和应用推广。

  • 标签: 雌激素软膏 保妇康栓 老年阴道炎 性激素水平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了解P44/42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在雷公藤甲素诱导大鼠肾上腺皮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肾上腺皮质细胞,以不同浓度梯度雷公藤甲素染毒相同时间,或相同浓度雷公藤甲素染毒不同时间,以蛋白因子添加素V和碘化丙啶联合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蛋白印迹法分析P44/42总蛋白量、磷酸化水平以及c-Fos的表达水平。结果:雷公藤甲素以时间和剂量依赖的方式诱导细胞凋亡;雷公藤甲素诱导P44、P42磷酸化水平升高及c-Fos的高表达。结论:一定剂量雷公藤甲素作用于肾上腺皮质细胞后,P44/42过度磷酸化,诱导c-Fos的高表达,导致细胞凋亡。

  • 标签: 雷公藤甲素 肾上腺皮质细胞 凋亡 P44 42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 c-Fos
  • 简介:目的:观察大蒜素注射液在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疼痛方面的临床疗效,并借此探讨该注射液对前列腺液p38MAPK、COX-2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2月收住我科的Ⅲ型前列腺炎并以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男性患者9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服用塞来昔布片,2片/d,1次/片,治疗14d,观察组采用大蒜素注射液配生理盐水静脉推注,同样治疗14d后观察2组治疗的临床疗效、各临床功能评分、药物不良反应、前列腺液p38MAPK、COX-2及血浆IL-6、TNF-α水平的变化等情况。结果:1)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86.67%,对照组有效率68.89%,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2组患者治疗前各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NIH-CPSI、QOL均较治疗前降低,IIEF-5均升高,但均为对照组变化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不良反应中,对照组出现10例(33.00%),观察组4例(8.80%),观察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4)2组患者治疗前前列腺液p38MAPK、COX-2及血浆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d后,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大蒜素注射液在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疼痛方面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且不良反应较传统止痛药明显降低,值得推广,同时,该药对前列腺炎性反应程度的指标也有明显降低作用,考虑其可能是通过类似机制起作用。

  • 标签: 大蒜素 前列腺炎痛 前列腺液 P38MAPK COX-2 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失眠症伴记忆力减退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特点。方法:将92例失眠症伴记忆力减退患者作为实验组、68例正常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以"心烦、易怒、紧张不安"为情志症状群,检测所有入选者的事件相关电位P300。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及实验组中伴有和不伴有情志症状群者P300的特点。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N2P3峰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P3波幅明显降低(P〈0.05)。实验组中无情志症状群者P2P3波幅较有情志症状群者明显降低(P〈0.05),且其P3波形低平。结论:事件相关电位P300可能成为失眠症伴记忆力减退患者认知功能的辅助评价工具,"心烦、易怒、紧张不安"的情志症状群与P3波幅相关。

  • 标签: 失眠症 记忆力减退 情志症状群 P300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多索茶碱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 FEV1、 FVC及 p(CO2)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7月 -2019年 7月收治的 10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研究,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各 53例。参照组采用氨茶碱注射液治疗,研究组采用多索茶碱注射液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 FEV1、 FVC及 p(CO2)水平及临床治疗有效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FEV1、 FVC及 p(CO2)水平有所改善,且研究组 FEV1、 FVC及 p(CO2)水平改善明显比参照组优( p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支气管哮喘 多索茶碱 FEV1 FVC p(CO2)
  • 简介:目的:观察补益精血方"加减薯蓣丸"对脑缺血大鼠海马神经元及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serine-threoninekinase,p-Akt)的影响。方法: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中药组,其中模型组、中药组采用改良双侧颈总动脉永久阻断法制作脑缺血大鼠模型,假手术组不予结扎颈总动脉。中药组予加减薯蓣丸10g·kg-1·d-1灌胃,其余3组用等量0.9%NaCl溶液灌胃。灌胃6周后取材,HE染色观察海马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荧光法检测神经元核心抗原(NeuN)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p-Akt表达。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海马细胞密度减少,锥体细胞层变薄,细胞间隙大,排列疏松,细胞核萎缩;中药组大鼠海马细胞密度增加,锥体细胞层变厚,细胞间隙减小,排列紧密,细胞核萎缩减少。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p-Akt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下降(P〈0.05),NenN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海马组织NenN及p-Akt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结论:加减薯蓣丸可促进脑缺血大鼠海马组织p-Akt及NeuN表达,从而可能促进脑缺血引起的大鼠海马神经损伤修复,抑制神经元凋亡。

  • 标签: 脑缺血 加减薯蓣丸 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 海马 神经元核心抗原
  • 简介:目的观察糖肝康对糖尿病慢性肝损伤大鼠肝脏组织光镜病理结构、电镜超微结构和肝功能、细胞色素P450(CYP450)的影响。方法将50只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糖肝康小剂量组、糖肝康大剂量组、降糖甲组5组,每组10只。用链脲佐菌素和四氯化碳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慢性肝损伤大鼠模型。干预12周后,应用光镜和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肝脏病理结构和超微结构改变,比较各组大鼠肝功能,比较各组大鼠CYP4501A1,CYP4502E1,CYP4503A1指标。结果光镜下,模型组大鼠肝细胞大量脂肪变性、增生有异型性,可见核分裂象,肝小叶间有少量纤维组织增生;糖肝康大剂量组肝脏结构基本正常。电镜下,模型组大鼠肝细胞体积小,核变形、皱缩,有切迹,核仁明显,常染色质团块状,异染色质边聚,线粒体肿胀,亦可见线粒体空泡化,线粒体嵴模糊;内质网肿胀;可见大量脂滴。糖肝康大剂量组肝细胞结构基本正常。糖肝康小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ALT明显降低(P〈0.05);糖肝康大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ALT明显降低(P〈0.01);降糖甲组与模型组相比,ALT明显降低(P〈0.01);糖肝康大剂量组与降糖甲组相比,ALT明显降低(P〈0.05)。糖肝康小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AST明显降低(P〈0.01);糖肝康大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AST明显降低(P〈0.01);降糖甲组与模型组相比,AST明显降低(P〈0.05);糖肝康大剂量组与降糖甲组相比,AST明显降低(P〈0.01)。糖肝康小剂量组、糖肝康大剂量组分别与模型组相比,CYP4501A1,CYP4502E1,CYP4503A1的表达均降低(P〈0.05);降糖甲组与模型组相比,CYP4501A1,CYP4502E1,CYP4503A1的表达均降低(P〈0.05);糖肝康大剂量组与降糖甲组相比,CYP4501A1,CYP4502E1,CYP4503A1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糖肝康对肝脏的病理改变起到一定改善作用,还可以通过调节肝功能,CYP4501A1,CYP4502E1,CYP4503A

  • 标签: 糖肝康 慢性肝损伤 光镜 电镜 细胞色素P450 大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从脑红蛋白(neuroglobin,Ngb)正性调控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通路探讨电针百会、水沟穴对脓毒性脑病大鼠脑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经盲肠结肠穿孔(CLP)造模成功的脓毒症大鼠,通过观察大鼠神经行为学改变制作脓毒性脑病模型。随机选取造模组大鼠,分为模型组和电针24h组、电针72h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10只作为对照组。电针24h组和电针72h组在造模成功后开始采用电针百会、水沟穴电针治疗,每12h治疗30min;其余组不实施电针治疗。分别治疗24h和72h后,对大鼠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取大鼠脑组织,行免疫组化检测大鼠脑组织Ngb,采用Westernblot分别检测Ngb、p38MAPK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电针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的Ngb免疫阳性表达、Ngb及p38MAPK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24h组及72h组Ngb阳性表达、Ngb及p38MAPK蛋白表达水平也均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电针百会、水沟穴对脓毒性脑病大鼠具有脑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脑组织Ngb表达,从而正性调控p38MAPK信号通路、促进神经元突起生长相关。

  • 标签: 脓毒性脑病 电针 p38 MAPK信号通路 脑红蛋白 神经元突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