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从抗氧化应激、调节ERK1/2蛋白表达方面来探讨黄连素抗幽门螺旋杆菌(HP)相关性胃炎胃黏膜损伤、保护胃黏膜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HP相关性胃炎大鼠模型,随机分成正常组、正常+黄连素组、模型组和模型+黄连素组。正常+黄连素组与模型+黄连素组用黄连素配合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制成浓度为100mg/ml的混悬液,正常组和模型组用0.5%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四组均按2ml/(kg·d)体积灌胃,连续给药4周。WesterBlot法检测NOX2、NOX4、SOD、iNOS、ERK1/2的蛋白含量。结果:黄连素能显著降低HP相关性胃炎大鼠胃黏膜的NOX2、NOX4、iNOS、ERK1/2蛋白含量,增加SOD的含量。结论:黄连素可能是通过ROS/ERK1/2通路抗HP相关性胃炎胃黏膜损伤、保护胃黏膜的。

  • 标签: 黄连素 HP相关性胃炎 ROS ERK1/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urvivin和ERK在结直肠癌演变过程中的作用及其相关关系,为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和参考指标。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各组组织中Survivin和ERK二种蛋白的表达水平及相关分析。结果Survivin和ERK在结直肠切缘无瘤粘膜、腺瘤和腺癌组织中表达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在结直肠癌的患者中,Survivin蛋白在低分化组的表达显著高于高中分化组;在浆膜浸润组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浆膜未浸润组;在淋巴结转移患者中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性别、年龄、肿瘤部位、瘤体大小之间的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未发现这些因素对Survivin蛋白表达的任何影响(P>005)。ERK蛋白在浆膜浸润组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浆膜未浸润组;在淋巴结转移患者中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性别、年龄、肿瘤部位、瘤体大小和分化程度之间的Livin蛋白表达水平,未发现这些因素对Livin蛋白表达的任何影响(P>005)。Survivin和ERK在结直肠癌的表达之间有直线相关性(P<005),二者呈正相关。结论Survivin和ERK蛋白表达和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相关。Survivin和ERK的表达与结直肠腺癌进展相关。Survivin和ERK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

  • 标签: 结直肠癌 Survivin ERK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针灸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大鼠结肠黏膜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growthfactor-1,IGF-1)和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2(suppressorofcytokinesignaling,SOCS2)表达的影响,探讨针灸治疗UC的作用机理。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隔药灸纽和电针组,每组8只,采用免疫学方法加局部刺激制备UC大鼠模型。隔药灸组和电针组分别进行隔药灸和电针治疗,每目1次,连续治疗14d。光镜观察大鼠结肠黏膜形态学变化,采用PAS—AB、HID—AB染色观察结肠黏膜粘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大鼠结肠黏膜IGF-1和SOCS2表达。结果:光镜下可见UC大鼠结肠溃疡形成和炎症,结肠黏膜粘蛋白减少(P〈0.01),IGF-1表达升高(P〈0.01),SOCS2表达降低(P〈0.01);隔药灸、电针治疗后,结肠黏膜病理损伤减轻,粘蛋白增加(P〈0.01),IGF-1表达降低(P〈0.01),SOCS2表达升高(P〈0.01)。结论:UC大鼠结肠黏膜粘蛋白分泌减少,IGF-1表达升高、SOCS2表达下降;隔药灸、电针能改善UC大鼠结肠黏膜损伤,调节结肠粘蛋白的分泌及IGF-1和SOCS2的表达。

  • 标签: 结肠炎 溃疡性 针灸疗法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蛋白
  • 简介:目的:探讨复方黄连降糖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对链脲佐菌素注射加高脂饮食诱导的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给予复方黄连降糖片治疗8周。氧化酶法测定血糖,放射免疫双抗体法测定血清胰岛素,RT—PCR法测定大鼠肝脏、骨骼肌和脂肪组织IILS-1mRNA的表达及Westernblot法测定肝脏、骨骼肌和脂肪组织IRS-1蛋白的表达。结果:复方黄连降糖片治疗组大鼠的血糖和血清胰岛素均有所下降,各组织IRS-1的基因表达均显著提高。结论:复方黄连降糖片可能通过提高外周组织IRS-1的基因表达,从而对2型糖尿病起到治疗的作用。

  • 标签: 2型糖尿病 复方黄连降糖片 胰岛素受体底物-1 实验研究
  • 简介: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独立招生的高职单招学生日益增多,对高职单招学生培养的模式改革研究,将影响到职业教育的教学效果。本文结合我院高职单招学生特点,尝试与医院合作开办'1+2''床旁学习'的院校合作高职单招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初见成效。

  • 标签: 高职单招 床旁学习 模式改革
  • 简介:目的通过观察电针干预对卵白蛋白(OVA)诱导的迟发型超敏反应(DTH)模型小鼠中Th1/Th2细胞及其转化因子表达的影响,揭示电针干预改善迟发型过敏反应的作用机理。方法将32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OVA-DTH)、电针治疗组(DTH+EA)、假电针治疗组(DTH+Sham),每组8只。电针治疗组予电针“足三里”穴,连续刺激7d;假电针组在“足三里”穴下5mm处的非穴位施行电针,时间同前。分离脾脏单个核细胞,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学检测CD4~+IFN-γ~+T细胞和CD4~+IL-4~+T细胞数量,实时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T-bet及GATA-3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电针“足三里”减少T-bet(IFN-γ转录因子)蛋白表达,降低CD4~+IFN-γ~+T细胞比例,抑制Th细胞向Th1分化。结论电针干预通过抑制Th1分化,重建Th1/Th2平衡,改善Th1介导的过敏性皮肤炎症。电针足三里可作为过敏性炎症和Th1介导的炎症反应有效疗法。

  • 标签: 电针 足三里 炎症 TH1/TH2 迟发型超敏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补肾化痰方对去卵巢骨质疏松症大鼠骨组织中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5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西药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他各组大鼠行双侧卵巢切除术,术后3个月治疗组开始灌胃给药,连续8w;处死大鼠,免疫组化检测大鼠胫骨组织中BMP-2、TGF-β1的表达。结果:补肾化痰方低、高剂量组大鼠BMP-2、TGF-β1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补肾化痰方能改善骨代谢,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 标签: 补肾化痰方 骨质疏松症 BMP-2 TGF-Β1
  • 简介:目的:观察两种不同针刺方法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浆中胰高血糖素样肽-1水平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2型糖尿病的机制。方法:选用造模成功的2型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皮内针组、罗格列酮组;同系非糖尿病大鼠作为空白组。针刺组和皮内针组大鼠取内庭、足三里、胰俞穴,其中针刺组结合电针治疗,药物组给予罗格列酮灌胃治疗。结果:各治疗组大鼠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素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1),但均高于空白组(P〈0.01,P〈0.05);GLP-1、胰岛素分泌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均高于模型组(P〈0.01),但针刺组低于空白组(P〈0.01),而药物组、皮内针组与空白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针刺疗法可以有效提高GLP-1水平,可能因此而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达到治疗糖尿病的目的。

  • 标签: 针刺疗法 2型糖尿病 胰高血糖素样肽-1 实验研究
  • 简介:目的分析探讨D1和D2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胃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胃癌患者64例,其中32例给予D1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设为对照组;32例采取D2淋巴结清除术治疗,设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1、3、5年的生存率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1、3、5年内生存率分别为84.4%、40.6%、25.096;对照组为75.0%、43.75%、21.8%,两组5年内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4.4%,对照组15.6%,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D1和D2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胃癌患者,均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与D1淋巴结清扫术相比,D2淋巴结清除术手术风险高,并发症发生率高,因此采用D1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胃癌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D1淋巴结清扫术 D2淋巴结清除术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目的:研究岗藿抗感汤对流感患者临床症状及调节免疫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择流感患者60例,随机分为岗藿抗感汤组30例、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组(可威)30例。通过使用岗藿抗感汤治疗流行性感冒,并对患者进行感冒症状分级量化评分及测定患者外周血RIG-I(IFN-α、IFN-β)、Th1/Th2(IFN-γ/IL-4)细胞比值表达,从而了解岗藿抗感汤在流行性感冒发生发展中如何参与调节免疫及对临床症状的影响,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依据。结果:岗藿抗感汤组连续给药5d,可缩短患者退热时间,改善其感冒症状,升高RIG-I(IFN-α、IFN-β)(P〈0.05),也对增高的IFN-γ及IFN-γ/IL-4比值有降低作用(P〈0.05)。结论:岗藿抗感汤具有抑制流感病毒Th1细胞亚群优势反应的作用,同时可激活RIG-I诱导I型干扰素的产生,抑制流感病毒的复制。

  • 标签: 岗藿抗感汤 流感 RIG-I TH1/TH2
  • 简介:目的:探讨苦瓜总皂苷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中血红素加氧酶1(HemeOxygenase1,HO-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MetalloProtein-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以及苦瓜总皂苷治疗组,模型组和苦瓜总皂苷治疗组给予高脂饮食4周,腹腔一次性注射STZ30mg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治疗组给予苦瓜总皂苷(20mg/kg)灌胃治疗,其它两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分别于治疗4周和8周后处死大鼠各半,检测血糖、心功能以及心肌组织HO-1和MMP-9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糖,心功能CK、CK-MB、LDH和HBDH明显升高(P〈0.05),治疗4周后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8周后进一步降低。心肌组织HO-1和MMP-9免疫组化、Western以及RT-PCR可见,与正常组相比糖尿病组HO-1表达明显下降(P〈0.05),MMP-9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HO-1表达明显增加(P〈0.05),MMP-9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苦瓜总皂苷对大鼠心肌组织中MMP-9和HO-1有明显的调控作用。

  • 标签: 苦瓜总皂苷 2型糖尿病 心肌损伤 血红素加氧酶1 基质金属蛋白酶-9
  • 简介:目的: 分析 Hcy, HbA1c和肾病指数联合检测对 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筛查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 2018 年 3 月 ~2019 年 3 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 150 列,依照肾小球滤过率将其划分为肾功能不全失代偿组,肾功能不全代偿组和肾功能正常组,分别将其设定为观察 A 组( 40 例),观察 B 组( 50 例)和观察 C 组( 60 例),另选取 50 例正常人群并将其设定为对照组,分析肾病指数, HbA1c 和 Hcy 单独及联合检测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 结果: 观察 A 组,观察 B 组,观察 C 组和对照组的肾病指数, HbAlc 及 Hcy 平均水平依次降低。在 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筛查的应用价值方面, HbAlc 灵敏度最高, Hcy 特异度最高, 结论: 肾病指数, HbAlc , Hcy 联合检测十分适用于 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筛查中。

  • 标签: 肾病指数 肾早期损伤 2 型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