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验证拔罐疗法在肛瘘术后促进创面愈合中的作用。方法将120例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唯治疗组术前即开始在大椎、命门、腰俞、脾俞、肾俞穴拔罐治疗。术中及术后2组治疗和处理方法相同。观察各组病例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创面面积缩小程度及疼痛、水肿、渗出、坠胀等并发症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后第7,14天在减轻肛门疼痛,减少创面渗出,改善肛门坠胀方面,2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创面完全愈合时间为(28.26±5.94)d,对照组为(32.19±5.46)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例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拔罐疗法可明显改善疼痛、水肿、渗出、坠胀等术后并发症且无毒副作用,达到了促进创面愈合的目的。

  • 标签: 拔罐 低位单纯肛瘘 创面愈合 临床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蒙药外用软膏促进痔疮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3年1月至2023年5月间的80例痔疮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马应龙痔疮膏治疗,观察组给予蒙药外用软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四大主症(疼痛、水肿、便血、脱出)痊愈天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蒙药外用软膏对痔疮术后创面愈合疗效显著,可提高有效率,促进术后创面愈合和症状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蒙药外用软膏 痔疮术后 创面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同种异体皮移植对慢性感染创面修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自2005~2011年收治的43例肢体慢性感染创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早期创面彻底清创后同种异体皮移植覆盖,加压打包,10~12d后去除植入异体皮,分析治疗后创面肉芽组织修复愈合情况。结果43例患者均溃瘍创面炎症消退,坏死组织不存在,肉芽组织填充良好、生长良好,后经Ⅱ期自体植皮创面修复愈合。结论同种异体皮移植对慢性感染创面生长修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为Ⅱ期修复创面创就了良好的条件,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标签: 早期清创 同种异体皮移植 慢性感染性创面 生长修复
  • 简介:目的:探讨冬菊洗液中药熏洗促进手烧伤后创面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手部深Ⅱ度烧伤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和治疗组100例。治疗组采用冬菊洗液进行中药熏洗后按常规换药处理,对照组用生理盐水浸浴后按常规换药处理,每日换药1次,直至创面愈合为止。治疗后第15天,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及创面脓液培养情况。结果:治疗15d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6%,治疗组为89%,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创面愈合时间平均为(19.7±1.4)d,对照组的创面愈合时间平均为(22.4±2.5)d,治疗组的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治疗后第5天、10天、15天,治疗组患者的创面脓液培养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冬菊洗液中药熏洗治疗手部深Ⅱ度烧伤能有效促进创面愈合,降低创面感染发生率。

  • 标签: 中药熏洗 冬菊洗液 手烧伤 创面愈合
  • 简介:目的:观察消痔化瘀洗剂熏洗联合温和灸治疗低位单纯肛瘘手术后创面愈合的疗效观察。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低位单纯肛瘘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4组,分别采用消痔化瘀洗剂熏洗联合温和灸、消痔化瘀洗剂熏洗、温和灸、温开水熏洗4种处理方法,治疗2w。观察4组患者在治疗14d后的临床疗效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4组术后2w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痔化瘀洗剂熏洗联合温和灸组创面愈合时间最短,与消痔化瘀洗剂熏洗组、温和灸组和空白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消痔化瘀洗剂熏洗联合温和灸对低位单纯肛瘘的术后创面愈合疗效显著,为肛瘘术后创面愈合提供了新的思路。

  • 标签: 低位单纯性肛瘘 消痔化瘀洗剂 温和灸 创面愈合
  • 简介:目的:探讨八珍汤对慢性创面大鼠创面肉芽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与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于背部制造全层皮肤缺损开放创面。除正常创面对照组外,其余肌肉注射醋酸氢化可的松建立创面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八珍汤组。观察创面愈合时间;通过免疫组化结合图像分析等技术,观察各组大鼠创面肉芽组织PCNA表达情况;通过流式细胞技术,观察各组大鼠创面肉芽组织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模型组创面愈合时问较正常组明显延长(P〈0.01),八珍汤组创面愈合时间比模型组明显缩短(P〈0.01);模型组PCNA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八珍汤组PCNA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而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模型组细胞凋亡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八珍汤组细胞凋亡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而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结论:八珍汤能明显促进慢性创面大鼠的创面愈合,其机制可能与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细胞增殖,抑制创面肉芽组织细胞凋亡有关。

  • 标签: 慢性难愈性创面 创面修复 八珍汤 增殖细胞核抗原 细胞凋亡 大鼠
  • 简介:目的:探查疮灵液对慢性创面肉芽金属蛋白酶表达的影响及促进创面愈合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背部创面金黄色葡萄球菌液注射模型,实验分为疮灵液组与对照组,疮灵液组以疮灵液覆盖创面,对照组以生理盐水纱布覆盖创面,隔日换药,术时、术后3d、术后7d、术后14d创面照相测面积,取分泌物测TNF-α、IL-6含量及粒细胞总数,取肉芽测金属蛋白酶(MMP1、MMP2、MMP9)及其抑制剂(TIMP1)与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含量。结果:术后3~14d,疮灵液组创面面积显著小于对照组,具有极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疮灵液组创面分泌物中白细胞总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14d时,疮灵液组白细胞总数接近正常;疮灵液组创面分泌物中TNF-α、IL-6含量于术后7d恢复正常,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3d起,创面肉芽内MMP1、MMP2及MMP9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其中以MMP9表达影响疗效最显著,疮灵液对TIMP1未见明显影响;创灵液组在术后7、14d肉芽中羟脯氨酸含量升高较明显,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疮灵液能够下调肉芽中金属蛋白酶含量,抑制慢性创面分泌物炎症因子分泌,并能够调节创面羟脯氨酸含量,从而促进慢性创面愈合

  • 标签: 疮灵液 慢性创面 炎症因子 金属蛋白酶 胶原
  • 简介:目的:观察中药消肿溃痈方口服对热毒炽盛型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将80例热毒炽盛型肛周脓肿患者行引流术(低位肛周脓肿行切开引流术,高位肛周脓肿行开窗置管引流术),术后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敏感抗生素静脉滴注3d+自拟方痔科外洗方熏洗肛门+创面换药),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消肿溃痈方;7d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两组均应用痔科外洗方熏洗肛门+创面换药至创面愈合。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术后创面水肿、创面疼痛、创面渗出评分及渗出液中巨噬细胞数量,比较创面愈合时间等疗效指标,术后第28天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第3、7天创面疼痛积分,第7、14天创面水肿、创面渗出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术后第3、7天创面渗液中巨噬细胞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创面愈合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肿溃痈方能够明显减轻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水肿、肛周疼痛及创面渗出等并发症,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加速创面愈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愈合早期促进巨噬细胞活化相关,对促进热毒炽盛型肛周脓肿术后的创面愈合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消肿溃痈方 肛周脓肿 热毒炽盛 创面愈合 巨噬细胞
  • 简介:目的:探讨四君子加川牛膝方促进大鼠下肢创面愈合可能的作用机制,以及引经药川牛膝的作用。方法:建立SD大鼠右下肢创面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四君子加川牛膝方组、四君子汤组、川牛膝方组,各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及相应中药灌胃处理。在创面愈合过程中(造模后的第7天、第14天),取创面新生肉芽组织及血液,检测血清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的变化,并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成纤维细胞的S期细胞比例。结果:(1)造模后第7天,四君子汤组及四君子加川牛膝方组TGF-β1、bFGF浓度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而川牛膝方组与生理盐水组无明显变化(P〉0.05),其中四君子汤组与四君子加川牛膝方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造模后第14天,各组间TGF-β1、bFGF浓度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2)造模后第7天,各药物组成纤维细胞G0/G1期细胞比例的表达均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P〈0.01或P〈0.05)、S期细胞比例的表达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P〈0.01),而各组间G2/M期细胞比例的表达均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四君子加川牛膝方组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四君子汤组(P〈0.05),S期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四君子汤组(P〈0.05);在造模后第14天,各组间G0/G1期及G2/M细胞比例的表达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四君子加川牛膝方组S期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四君子汤组与川牛膝方组(P〈0.01)。结论:四君子加川牛膝方可上调TGF-β1、bFGF的合成和分泌,加速成纤维细胞由G0/G1期进入S期,促进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这可能为其促进肉芽组织增生及创面愈合的作用机制,其中引经药川牛膝有提高成纤维细胞S期细胞比例的协同作用。

  • 标签: 慢性下肢溃疡 难愈性创面 四君子汤 川牛膝 成纤维细胞 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
  • 简介:目的:探讨合并铜绿假单孢菌、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之慢性创面的中医药治疗。方法:采用祛腐祛瘀补虚生肌中药,分期辨证,内外结合治疗合并铜绿假单孢菌、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之慢性创面,在内服中药同时,贴敷、药捻、拖线、蚕食、湿敷、灌注、热烘、垫棉、缠缚等多种外治法分阶段综合有序联合运用。结果:251例中痊愈169例,显效34例,好转45例,未愈3例;痊愈率67.33%,痊愈时间7—191d,平均(57.25±39.46)d。铜绿假单孢菌转阴率为92.21%,转阴时间为(22.72±16.16)d;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转阴率为95.56%,转阴时间为(21.16±19.50)d。结论:中医药内外合治的综合治疗方案可促进合并铜绿假单孢菌、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之慢性创面愈合及细菌转阴。

  • 标签: 慢性难愈性创面 铜绿假单孢菌 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 中医药疗法 内治 外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