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注射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重症肌无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患者均予以溴吡斯、泼尼松等基础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以注射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治疗15天,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临床绝对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治疗重症肌无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重症肌无力 参麦注射液 临床研究
  • 简介:患者,女,26岁,因痛经前来就诊.在治疗第3个月经周期时,在三阴交(双)、关元穴注射黄芪注射合复方当归注射(按1:1混合,2ml/穴;黄芪注射,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309041;复方当归注射,江西桔都药业有限公司,批号040206)后3h,全身瘙痒,以脸部、颈部及四肢为重,出现散在红色丘疹,无恶心、呕吐、胸闷等症状.

  • 标签: 穴位注射 黄芪注射液 复方当归注射液 药疹 病例报告 药物不良反应
  • 简介:黄芪注射是将黄芪中有效成分提取而制成的中药针剂,一临床应用广泛。对黄芪注射在心脏外科、糖尿病足、伤口愈合、骨质疏松等方面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

  • 标签: 黄芪注射液 临床应用 综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注射对肺结核患者血清β-CAR、IL-17及CD4^+细胞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4月住院收治的68例初治PTB,并随机分成2组,每组34例。对照组予标准2S(E)HRZ/4HR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注射静脉滴注,2组均接受24周治疗。检测血清氧化应激指标、炎性反应因子以及免疫功能,评价中医症候评分,比较治疗效果。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丙二醛(MDA)升高(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β-胡萝卜素(β-CAR)降低(P〈0.05),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7(IL-17)降低(P〈0.05),干扰素γ(IFN-γ)升高(P〈0.05),CD3^+、CD4^+、CD4^+/CD8^+升高(P〈0.01),CD8^+降低(P〈0.01),咳嗽、潮热、盗汗、消瘦症候评分降低(P〈0.01);与治疗后比较,观察组MDA较高(P〈0.05),SOD、β-CAR较低(P〈0.05),IL-10、IL-17较低(P〈0.05),IFN-γ较高(P〈0.05),CD3^+、CD4^+、CD4^+/CD8^+较高(P〈0.01),CD8^+较低(P〈0.01),咳嗽、潮热、盗汗、消瘦症候评分较低(P〈0.01),总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注射治疗PTB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肺结核 参麦注射液 β-CAR IL-17 CD4^+
  • 简介:目的:观察艾迪注射联合卡铂注射治疗原发性肺癌合并癌性胸水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原发性肺癌合并癌性胸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胸腔引流排尽胸水,后给予卡铂注射胸腔内注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给予艾迪注射静脉滴注治疗,连续治疗15d后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的胸腔积液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胸胁疼痛、胸闷、喘息气促、肋间胀痛、咯痰等主要临床症状有所改善,证候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以治疗组患者的评分降低程度更为突出,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生活质量Karnofsky评分改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治疗组(P<0.05)。结论艾迪注射联合卡铂注射能有效改善原发性肺癌合并癌性胸水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安全性高。

  • 标签: 原发性肺癌合并癌性胸水 中西医结合疗法 艾迪注射液 卡铂注射液
  • 简介:[目的]探讨左卡尼汀联合丹参川芎嗪对脓毒症患者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50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在抗感染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注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心肌酶(CK-MB)、肌钙蛋白I(TnI)、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结果]两组治疗7天后各观察指标均较治疗前、治疗3天后改善(P<0.05),其中治疗组治疗7天后各观察指标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左卡尼汀注射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对脓毒血症患者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 标签: 左卡尼汀 丹参川芎嗪 脓毒症 心肌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芎葡萄糖注射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4例)给予芎葡萄糖注射,对照组(54例)给予丹参注射,疗程14天,观察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在14天为830%、在21天为94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48%、741%(P<005)。结论芎葡萄糖注射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丹参注射

  • 标签: 急性脑梗塞 丹参注射液 NF-&kappa B
  • 简介:干眼症是指由于泪液的质或量异常,或动力学异常导致的泪膜稳定性下降,并伴有眼部不适和(或)眼表组织病变特征的多种疾病的总称。临床表现为干涩、烧灼、异物感、视物模糊、眼红及视力疲劳等,根据其发病原因分为分泌不足型和蒸发过盛型,临床以分泌不足型干眼症多见[1]。目前治疗分泌不足型干眼症的主要方法为人工泪液,

  • 标签: 干眼症 中医药疗法 生脉注射液 丹参注射液
  • 简介:[目的]观察注射联合多巴胺持续静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经急诊PCI术后合并泵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AMI经急诊PCI术后伴泵功能衰竭的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应用多巴胺静注泵入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10ml/h持续静脉泵入1周。观察各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参数,B型尿钠肽水平、心功能分级及多巴胺使用时间。[结果]治疗后两组之间比较,在24h、48h和72h时点SBP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DBP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HR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各组BNP水平在24h、72h和7d时点较治疗前各组显著降低(P〈0.05);治疗48h后两组BN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2h、7d后,治疗组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9%,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多巴胺使用总时间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注射联合多巴胺持续静脉泵入治疗AMI急诊PCI术后伴心力衰竭患者能有效地降低患者BNP和心率,减少多巴胺用量,稳定急性期血流动力学,明显改善泵功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泵功能衰竭 参附注射液 多巴胺
  • 简介:目的研究注射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基于全国18家三甲医院的医院信息系统(HIS)数据库进行研究,数据由使用注射患者25704例和未用注射患者51898例信息构成。从2组人群中分别提取具有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指标,年龄在18~80岁之间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倾向评分法去除混杂因素,分析临床使用注射对肾功能是否产生影响。结果使用Logistic分析注射对BUN、SCr的影响,P均〈0.05;使用加权后的Logistic分析注射对BUN、SCr的影响,P均〈0.05,而带协变量的倾向评分加权后BUNP〉0.05,而SCrP〈0.05。结论我们认为使用注射对BUN异常变化的影响不显著,对SCr异常变化的影响显著。

  • 标签: 参附注射液 血尿素氮 血肌酐 倾向性评分法 HIS数据库
  • 简介:[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联合注射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无创正压通气联合注射治疗。两组观察治疗2天。[结果]两组治疗后疗效、心功能分级、氧合指数(PaO2/FiO2)、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实验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联合注射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疗效良好。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参附注射液 急性左心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