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4 个结果
  • 简介:基金项目广西中医药大学重点课题(课题号ZD2007039)摘要目的比较双止血带双交叉结扎联合不同次数反复握拳法(6次、5次、4次)对手背静脉血管充盈度、静脉穿刺成功率及静脉炎发生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脾胃病科静脉充盈度差450例输液患者,采用查随机数字表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1、对照组2各150例。观察组采用双止血带双交叉结扎法联合反复握拳6次方法行静脉穿刺;对照1组采用双止血带双交叉结扎法联合反复握拳5次行静脉穿刺;对照2组采用双止血带双交叉结扎法联合反复握拳4次行静脉穿刺;结果观察组与对照1、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双止血带双交叉结扎法联合反复握拳法6次能明显改善静脉血管充盈度、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及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该法操作简单易行,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CT增强造影剂外渗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201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1005例,试验组1005例,使其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采用一次性蝶翼型钢性头皮针于检查室内进行穿刺,然后进行扫描;试验组患者采用洁瑞针管回缩式静脉留置针,在处置室内进行穿刺后等待检查。对两组患者等待检查时间和造影剂外渗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并请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组患者检查等待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渗漏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比较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静脉留置针进行穿刺并注入对比剂可以减少渗漏发生,并可缩短患者的等候时间,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CT增强扫描患者提供安全快捷的检查通路,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和应用。

  • 标签: CT增强扫描 造影剂 外渗 预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基金项目泸州医学院青年课题基金项目编号2012QN-11。摘要目的解决术前病人穿刺疼痛,避免二次心理应激。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12月符合纳入标准的首台择期手术患者107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穿刺方法,不用表面麻醉药。实验组在传统方法基础上,碱化皮肤,使用5%复方利多卡因。对比观察分析两组穿刺成功率、无痛率;静脉穿刺前5min和穿刺时病人的心率、呼吸;视觉类比量表(visualana2loguescale,VAS)及语言评价量表(verbalratingscale,VRS)评分值等多项指标。结果①两组均无局部皮肤反应(有无苍白、红斑、水肿)。②两组在静脉穿刺前5min心率、呼吸等基础指标差异不大(P>005);静脉穿刺时因疼痛刺激出现差异(P<001),穿刺成功率因疼痛刺激、病人配合程度降低受到一定影响。③实验组有效减轻和消除疼痛,无痛率较高,两组VAS、VRS值有明显差异(P<001),与无痛率反向相关。结论应用表面麻醉药有效减轻和消除病人的穿刺疼痛,避免二次心理应激,操作方便,成本经济实惠,具有可行性,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无痛 静脉 输液
  • 简介:摘要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具有保留时间长、输液种类广泛等优点,在补液、静脉营养支持、中心静脉监测及危重患者抢救方面应用广泛。它不仅提高了患者的抢救效率,还避免了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但在使用时,如护理不当,会出现一些并发症,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导管堵塞和感染,这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费用,若处理不当还可导致严重后果。因此,持续有效的导管护理是防止导管堵塞、延长置管时间最有效的方法[1]。

  • 标签: 深静脉置管 护理 并发症
  • 简介:作者简介甘璐(1970-),女,壮族,广西上林人,主管护师,本科,学士学位。摘要目的观察分析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护理配合。方法选取我院从2011年5月到2012年5月收治的需要进行CT引导的经皮穿刺活检术的患者共142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CT引导的经皮穿刺活检术护理干预,共7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达928%,明显要高于对照组的724%,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另外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率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71%和125%,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的穿刺成功率也明显要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良好的手术护理配合能够提高CT引导的经皮穿刺活检术的成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以及减少并发症。

  • 标签: CT引导 经皮肺穿刺活检术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YL-1型颅内血肿微创穿刺针治疗高血压铸型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根据头颅CT所示血肿大小及铸型特点,选择铸型血肿一侧或双侧脑室额角,用YL-1型穿刺针行侧脑室穿刺引流术。术后6-12h经引流管向脑室内注入尿激酶,每日引流量控制在200~300ml。结果38例存活35例,生存率921%;死亡3例,死亡率79%。穿刺针在脑内留针时间4~10天,平均6~7天,术后并发症迟发型血肿3例;脑梗死2例,颅内感染1例;肺部感染12例;上消化道出血7例。采用GOS评估良好26例,中残6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3例。结论YL-1型颅内血肿微创穿刺针具有创伤小、手术时机短、疗效显著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YL-I型穿刺针 铸型 脑室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创穿刺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31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治疗过程中,采用微创穿刺引流法进行治疗,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经过微创外科治疗后,ADLⅠ10例,ADLⅡ7例,ADLⅢ9例,ADLⅣ2例,ADLⅥ死亡3例,1例术前明显脑疝致中枢衰竭;2例合并心功能衰竭。综合分析,治疗有效。结论微创穿刺能有效清除高血压脑性出血患者的血肿清除,能够取得满意的效果。

  • 标签: 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 穿刺,血肿清除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确诊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3例患者以产妇多见,头痛为主要症状,脑脊液压力多增高,影像学检查是CVST确诊的重要手段,13例患者经溶栓、抗凝治疗后痊愈5例,好转7例,死亡1例,总有效率923%。结论对于临床可疑的CVST患者应及早行头MRI+MRV明确诊断,治疗以溶栓及抗凝为主,早诊断、早治疗是救治关键。

  • 标签: 颅内静脉窦血栓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深静脉置管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补液、给药、静脉内营养支持等重要诊疗措施。同时深静脉置管的显著特点是能在短时间内建立安全的血管通路是抢救危重病人的常用措施之一,有效提高了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但如果护理不到位,不仅会影响置管的使用,而且会大大增加患者的痛苦,因此优质的护理工作对深静脉置管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深静脉 置管 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青先眼小梁切除术中应用前房穿刺的效果。方法现察近年来113倒(149眼)青先眼小梁切除术中应用前房穿刺,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及眼压。结果149眼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并发症出现。但术后有15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007%。其中8例患者出现滤过强,发生率为537%,药物保守治疗后均好转,5例患者出现浅前房,发生率为336%,经药物保守治疗后消失;有2例患者发生恶性青光眼,发生率为134%。采用药物联合“玻璃体抽洼+前房注气”手术治疗,恢复正常。结论小果切除术中应用前方穿刺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青先眼小莱切除术 应用前房穿刺效果 回顾性分析113 cases of glaucoma trabeculectomy paracentesis of anterior chamber in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effectivene
  • 简介:摘要目的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临床应用和护理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进行住院治疗且接受长期输液的患者,对其采取植入式静脉输液港输液方式,同时进行心理护理、植入和植后护理,护理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和因素分析来得出影响植入式输液港的条件和程度,以基本护理情况、导管因素、局部感染、输液座并发症和患者心理状况为主要观察指标。结果基本护理和导管因素对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影响最大,而局部感染和输液座并发症情况也会造成一定影响,患者心理状况影响最小。结论长期输液患者使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方式具有感染风险小、使用周期长等优点,对其采取基本护理措施能有效的降低不良反应率,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

  • 标签: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临床应用 护理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液部位对开放性盆腔手术的影响。方法对60例开放性盆腔手术进行肱动脉、头静脉、大隐静脉在切皮前、切皮、上深部钩、分离瘤体、纱布填压、压膀胱、缝合止血手术过程中检测上下肢血管压力的变化。结果从切皮到上深部拉钩前,上肢静脉与下肢静脉压力无明显改变。上深部拉钩下肢静脉压力明显高于上肢静脉压力,术后容易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 标签: 开放性盆腔手术静脉输液部位静脉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