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2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就宫内节育器反复脱落184例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间我院所收治的宫内节育器反复脱落妇女184例,在放置节育器成功后,分别在手术之后12月、6月、3月、1月各做B超随访一次,随访率9589%,完成随访70例。结果1例由于节育器下移,而被迫取出;2例由于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的问题,进行一系列对症治疗后均无效取出,12个月续用率9589%,没有出现任何一例意外妊娠。结论按照国内外医学界的临床经验可以看出,连续2次以上采用宫内节育避孕失效的妇女应该采取其他方式来进行避孕,如绝育、带避孕套、口服避孕药等。

  • 标签: 宫内节育器 反复脱落 避孕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对2000年3月至2001年3月在我站放置宫型环TCu380及金属单环的临床效果观察,以期提高育龄妇女采用节育避孕的效果。方法放置宫内节育器前以下简称IUD)要详细询问妇科病史、月经史,常用的避孕方法等,讲解不同节育器的异同点及优势和劣势,待患者选定节育环后,向患者宣教术后注意事项,实施上环手术。术后1月、3月、6月及12月对患者进行随访,汇总随访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宫型环与TCu380环的脱落率、带器妊娠率均明显低于金属单环,差异具有显著性(P值均<005)。但金属单环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宫兴环和TCu380环,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育龄女性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IUD,以期提高避孕效果,降低不良反应。

  • 标签: 宫内节育器 避孕效果 副反应
  • 简介:目的:观察左炔诺孕酮(LNG)和米非司酮(Mife-)用于紧急避孕的有效性、副反应及对月经的影响。方法:将223例无保护性交或避孕失败72小时内要求采用补救措施以防意外妊娠的健康妇女。随机分为LNG组和Mife组,LNG组每次口服左炔诺孕酮0.75mg,间隔12小时,共2次;Mife组单次口服米非司酮25mg。于预期下次月经第7天随诊,判断避孕效果。避孕有效率以Dixon预期妊娠概率计算。结果:LNG组212例和Mife组102例实际妊娠数分别是5例和2例,实际有效率为55.59%和70.97%.差异无显著性(P>0.05),用药后两组各种副反应发生率均未超过10%,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下次月经按期来潮者分别为78.51%和82.35%。结论:两种药物用于紧急避孕均有效、安全。

  • 标签: 避孕 左炔诺孕酮 米非司酮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子宫内放置曼月乐节育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效果。方法:病例来源于2021年5月-2022年5月就诊于医院的子宫腺肌症患者,从中选取63例参与研究,分入两组,研究组31例,给予子宫内放置曼月乐节育环治疗方案;对照组32例,给予米非司酮口服治疗方案;两组均于治疗后随访6个月,对月经相关症状与子宫相关指标改善情况予以对比。结果:两组治疗前痛经评分与月经量比较,P>0.05;两组治疗后痛经评分均更低,月经量均更小,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研究组痛经评分更低,月经量更小,P<0.05;两组治疗前子宫体积与子宫内膜厚度比较,P>0.05;两组治疗后子宫体积均更小,子宫内膜厚度均更低,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研究组子宫体积更小,子宫内膜厚度更低,P<0.05。结论:子宫内放置曼月乐节育环治疗子宫腺肌症对改善患者痛经症状,减少患者月经量具有显著疗效,而且能缩小患者子宫体积,促使增厚的子宫内膜变薄。

  • 标签: []曼月乐节育环 子宫腺肌症 米非司酮 月经量 痛经 子宫体积 子宫内膜
  • 简介:北京中医药大学在多年的人文教育实践中,打破了原有以第一课堂为主的人文教育形式,总结形成了以艺术节、体育节、文化节、生活节、学术节为主体的第二课堂人文素质教育模式,通过对人文素质教育内涵的探讨及对制约因素的分析,创造性提出了针对中医药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新模式“五节育人系统”。并从教育目标与中医五行思维的角度阐述了其理论基础,介绍了学校多年来的工作实践情况。该人文教育模式值得继续深入研究和发展。

  • 标签: 中医药院校 人文素质教育 五节育人系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