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9 个结果
  • 简介:“分消泄”理论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中的“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以甘缓之,以辛散之……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经后世医家的不断发展运用,该理论日渐成形。尤以清代著名临床医家叶天士为代表,对“分消泄”法有了更具体和细致的理论阐述,将“分消泄”理论发挥并运用于临床实际,叶天士在《温热论》中提出“气病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运用杏仁、厚朴、茯苓分消上下,以及温胆汤之泄祛邪,开创了用“分消泄”法治疗湿热病的先河。继叶天士之后,众多医家对“分消泄”法有了进一步深入的研究,现已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

  • 标签: 分消走泄 脂溢性皮炎 临床体会
  • 简介:从单纯血、血联合针刺及血联合其他治疗方法等方面,总结血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概况。同时指出加强血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临床机制,完善机理的研究、诊断和疗效评定不统一、病例较少、对照组设置不科学等不足,才能进一步指导临床,从而使血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

  • 标签: 过敏性鼻炎 自血疗法 研究进展
  • 简介:[目的]探讨脂肝方对NASH肝细胞噬、线粒体及其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将1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8组:8w正常组、8w模型组、12w正常对照组、12w模型对照组、西药对照组、脂肝方低剂量组、脂肝方中剂量组、脂肝方高剂量组,8w正常组及8w模型组在8w末处死,其余组大鼠均于12w末处死。正常组及模型组予生理盐水,给药组给药4周后取血用HLPC检测血清AMP/ATP比值,ELISA法检测血清AMPK含量,取肝脏组织用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肝细胞噬及线粒体微结构改变。[结果]与12w模型对照组比较,西药对照组、脂肝方高剂量组、脂肝方中剂量组的AMP/ATP比值降低(P〈0.05),而AMPK含量升高(P〈0.05);用药组中,脂肝方高剂量组的AMP/ATP比值最低(P〈0.05),AMPK含量最高(P〈0.05)。透射电镜观察发现12w模型对照组大鼠肝细胞线粒体肿胀、空泡样变较8w模型组严重,线粒体噬体较8w模型组增多;而用药组肝细胞线粒体结构受损程度较12w模型对照组明显改善,且噬体较12w模型对照组减少,以脂肝方高剂量组改善最为明显。[结论]脂肝方能改善肝细胞能量代谢,防止线粒体损伤,激活AMPK,可能促进了线粒体噬降解的快速完成,以减缓或阻止肝细胞炎症坏死的发生和加重,脂肝方对NASH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 标签: 脂肝方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自噬 线粒体微结构
  • 简介:目的观察臭氧化血回输联合温针灸类风湿关节炎(RA)临床观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风湿关节炎患者按照就诊顺序进行编号,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臭氧化血回输联合温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1个月后评价两组临床疗效、DAS28评分及HAQ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DAS28评分呈下降趋势,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AQ评分呈下降趋势,但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HAQ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臭氧化血回输联合温针灸可安全、有效地提高RA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作为治疗RA的有效治疗方案,可向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 臭氧化自血回输 温针灸 DAS28评分 HAQ评分
  • 简介:目的:观察拟哮平方加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哮平方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肺功能的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和FEV1/FVC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拟哮平方加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哮平方 头孢呋辛 左氧氟沙星
  • 简介:目的观察拟消瘾饮I号方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糖类抗原125(carbohytraleantigen125,cAl25)、孕酮(progesterone,P)、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umanchorionicgonadotropin,β-HCG)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4例就诊于望京医院的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拟消癔饮I号方内服,连续用药7天为一个疗程。对比两组治疗的临床效果,记录治疗后月经复潮时间及盆腔包块消失时间,检测盆腔积液深度变化及盆腔包块大小变化,监测血清cAl25、P、β-HCG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高达90.6%,与对照组68.8%相比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月经复潮时间、盆腔包块消失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显著缩短,盆腔积液深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变少.盆腔包块大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小,血清CA125、P、β-HC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拟消瘾饮I号方治疗异位妊娠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加快月经复潮,利于缩小盆腔包块,促进盆腔包块的消失,而cAl25、P、β-HCG三者水平变化是其病情转归的重要反映,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异位妊娠 自拟消瘾饮I号方 血清糖类抗原125 孕酮 β-人绒毛膜促性 腺激素
  • 简介:目的观察拟疏肝解郁止泻方配合耳穴按压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河北省中医院脾胃病二科2013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16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行拟疏肝解郁止泻方辅以耳穴按压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持续1个月。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比较其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主要单项症状积分及中医症候总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后,两组患者饮食状况、工作状况、日常行为、精神状态、情绪状况、睡眠质量等六项评分较治疗前改善明显(P〈0.05),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9.31%,高于对照组的56.90%(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实验室检查指标均未见异常,且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白拟疏肝解郁止泻方辅以耳穴按压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能够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进一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提高临床总有效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疏肝解郁止泻方 耳穴按压 肠易激综合征 肝郁脾虚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