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9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采血体检者皮下血肿的发生情况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12月期间于本单位采血进行健康体检的60例体检者,以随机抽样法分组,研究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预见性护理。组间对比皮下血肿发生率、体检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6.67%vs73.33%),皮下血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33%vs26.67%),统计学对比均有差异(P<0.05)。结论:为采血体检者采取预见性护理可以显著减少皮下血肿的发生,并使其更加满意。

  • 标签: 血液采集 体检者 皮下血肿 护理对策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防治措施。方法选取198例乳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手术方式,在完全腋窝淋巴结清扫后,采用放置2根引流管,加压包扎、负压吸引,引流管1期拔除的传统方法操作。观察组行改良的手术方式,用皮瓣负压塑形替代加压包扎,引流管分2期拔除操作。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积液发生率和积液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手术的方式,能够降低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乳腺癌 根治术 皮下积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介入治疗胎盘植入的效果、副作用。方法选择胎盘植入病人经股动脉到髂内动脉或子宫动脉插管造影,确定出血部位,用明胶海绵微粒栓塞双侧髂内动脉或子宫动脉。选择5-Fu化疗组作对照组,应用效果分析采用χ2检验。结果介入治疗胎盘植入24例,完全止血率958%,副作用发生率417%,子宫切除1例,发生率417%,随访6个月,月经均恢复。完全止血率、子宫切除率、副作用发生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介入治疗胎盘植入能迅速止血,避免子宫切除,保留生育功能,是理想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胎盘植入 介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应用超声诊断皮下脂肪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 2018年 2月 -2019年 2月间收治经手术切除病检确诊病情的皮下脂肪瘤患者 84例为分析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高频超声探头检查,对其临床数据以回顾性方式进行分析并归纳高频超声对此类疾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检查并确诊病情,检出率达到 100%。皮下脂肪层内经高频超声检查后发现存在高回声、中等回声、低回声以及混合型肿块,肿块大小不规则,边界清晰,其中肿块较小的大多呈现高回声,多发肿块大多数呈现均匀回声,肿块较大的则表现为低回声,内部回声呈现不均匀状态,低回声当中可发现存在有线状或者短线状的高回声,皮下脂肪瘤体积极大的一般呈现混合性回声。各肿块后方回声无衰减变化,内部查探未发现有明显的血流信号,或者在周边发现有星点状的血流信号。结论:对浅表组织相关疾病应用高频超声诊断检出率令人满意,具备分辨率高、敏感性突出、操作简便以及经济负担低等优势,可于各层医院推广。

  • 标签: 皮下脂肪瘤 超声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对皮下脂肪瘤应用高频超声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 2017年 2月 -2019年 2月收治经手术病理确认为皮下脂肪瘤患者 105例,术前对其进行高频超声检查并对其临床数据以回顾性方式分析,归纳高频超声对皮下脂肪瘤患者鉴别诊断及引导价值。结果:本研究中所纳入 105例研究患者,有 93例为单发脂肪瘤,脂肪瘤在 3个以上的有 12例,多发脂肪瘤粒数 72枚。肿瘤病灶体积最大为( 6.3×2.8) cm,体积最小为( 0.5×0.3) cm。皮下脂肪瘤有典型超声图像表现。结论:对浅表组织肿块类型疾病应用高频超声检查具有良好的分辨率与敏感性,对检查者操作要求较低,值得推广。

  • 标签: 高频超声 皮下脂肪瘤 临床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吗啡由护士予皮下注射与静脉自控镇痛(PCA)在下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40例在硬膜外麻醉下行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H和P两组,每组20例;其中H组患者术后由病房护士每1~2h根据患者痛疼情况给予吗啡皮下注射镇痛;P组患者术后使用静脉PCA(PCIA)方案镇痛。在术后4、8、12、24、48h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吗啡需要量、视觉模拟(VAS)评分、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和血压副作用。结果在各时段内吗啡用药的累计量H组病人均高于P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病人术后各时段VAS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镇痛优良率达90%以上,满意度无显著性差异;两组病人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副作用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呼吸频率和血压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吗啡在下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由护士予皮下注射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用药累计量皮下注射组高于静脉PCA组,但无显著性差异;镇痛效果、副作用发生率和病人满意度相似。

  • 标签: 吗啡 皮下注射 静脉自控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临床应用和护理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进行住院治疗且接受长期输液的患者,对其采取植入式静脉输液港输液方式,同时进行心理护理、植入和植后护理,护理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和因素分析来得出影响植入式输液港的条件和程度,以基本护理情况、导管因素、局部感染、输液座并发症和患者心理状况为主要观察指标。结果基本护理和导管因素对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影响最大,而局部感染和输液座并发症情况也会造成一定影响,患者心理状况影响最小。结论长期输液患者使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方式具有感染风险小、使用周期长等优点,对其采取基本护理措施能有效的降低不良反应率,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

  • 标签: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临床应用 护理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芬太尼复合曲马多和氯胺酮用于终末期癌痛患者皮下自控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 60例终末期癌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30例。对照组采取芬太尼复合曲马多进行皮下自控镇痛,观察组则采取芬太尼复合曲马多和氯胺酮,通过 VAS及 Ramsay评分对镇痛效果进行评估,并对比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 VAS、 Ramsay评分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P> 0.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芬太尼复合曲马多和氯胺酮用于终末期癌痛患者皮下自控镇痛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镇痛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芬太尼 曲马多 氯胺酮 终末期癌痛 皮下自控镇痛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芬太尼复合曲马多和氯胺酮用于终末期癌痛患者皮下自控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 60例终末期癌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30例。对照组采取芬太尼复合曲马多进行皮下自控镇痛,观察组则采取芬太尼复合曲马多和氯胺酮,通过 VAS及 Ramsay评分对镇痛效果进行评估,并对比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 VAS、 Ramsay评分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P> 0.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芬太尼复合曲马多和氯胺酮用于终末期癌痛患者皮下自控镇痛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镇痛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芬太尼 曲马多 氯胺酮 终末期癌痛 皮下自控镇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