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8 个结果
  • 简介:符思教授为中日友好医院中医消化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擅长运用中医辨证论治治疗消化系统疾病。

  • 标签: 反流性食管炎 经验 符思
  • 简介:目的:统计分析膝骨关节患者的体质分类及与辨证分型的相关。方法:收集原发性膝骨关节(KOA)患者60例,对其进行辨证分型,同时引入王琦教授的体质九分法,通过《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对诊断为原发性膝骨关节的患者进行体质分类,确定具有高度发病倾向的体质类型。结果与结论:阳虚质、痰湿质、血瘀质患者易罹患膝骨关节

  • 标签: 膝骨性关节炎 体质分类 辨证分型
  • 简介:目的:运用腹针疗法治疗膝关节骨关节,观察其即刻镇痛的疗效。方法对30例膝关节骨关节患者进行腹针治疗,1个疗程10次,每次均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利用可视化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疼痛评估。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膝骨关节的疼痛呈明显下降趋势(P<0.001)。每次治疗前后相比,VAS评分有显著差异(P<0.001)。所有治疗前比较,评分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针对膝关节骨关节具有显著的止痛效果,并且具有即刻镇痛效果。治疗次数与疗效呈正相关。

  • 标签: 腹针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可视化视觉模拟评分法 镇痛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电针上巨虚穴、尺泽穴对溃疡结肠炎大鼠不同器官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含量及结肠黏膜病理改变的影响,探讨大肠下合穴上巨虚及肺经合穴尺泽对溃疡结肠炎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Wistar雄性大鼠2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上巨虚组及尺泽组,每组7只。采用乙酸灌肠法制备溃疡结肠炎模型。于造模后第3天起,上巨虚组电针双侧上巨虚穴,尺泽组电针双侧尺泽穴,每次15分,每天一次,频率2/100Hz,连续治疗7天;其余两组只抓取、束缚,不做治疗,每次15分,每天一次,7天后取材。放射免疫法测定肺、结肠TNF-α的含量;结肠组织HE染色,观察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1)TNF-α的含量:结肠组织中,模型组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上巨虚组、尺泽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值均〈0.05),两治疗组比较未见显著差异(P〉0.05);肺脏中,尺泽组TNF-α含量显著低于上巨虚组(P〈0.05),其他组间则未见显著差异(P值均〉0.05)。(2)结肠与肺的比值,上巨虚组显著低于模型组和尺泽组(P值均〈0.05),其他各组间未见显著差异(P〉0.05)。(3)模型组大鼠结肠光镜观察可见溃疡形成和炎症,上巨虚组和尺泽组大鼠结肠黏膜病理损伤减轻,其中上巨虚组减轻更为明显。结论(1)上巨虚和尺泽分别作为肺经的合穴和大肠的下合穴,均可降低TNF-α在结肠中的含量,有效阻抑UC所致的结肠炎症反应及改善结肠粘膜的病理改变,为“合主逆气而泄”、“合治内府”理论提供了实验依据。(2)上巨虚与尺泽作用的特异性靶器官可能不同,上巨虚对肠源腹泻更有效,而尺泽对于肠炎引起的肺部损伤较上巨虚更有优势。

  • 标签: 电针 上巨虚 尺泽 溃疡性结肠炎 肿瘤坏死因子α
  • 简介:[目的]探讨顽固肱骨外上髁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Ⅰ和对照组Ⅱ各30例,治疗组采取小针刀联合双极电凝术微创治疗,对照组Ⅰ采取单纯小针刀治疗,对照组Ⅱ采取双极电凝术治疗.[结果]90例患者随访3~6个月,平均4个月,治疗组优良率为90.0%,对照组Ⅰ优良率为36.7%,对照组Ⅱ优良率为6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Ⅰ、对照组Ⅱ(P<0.01),而对照组Ⅱ疗效又优于对照组Ⅰ(P<0.01).[结论]小针刀联合痛点双极电凝术微创治疗顽固肱骨外上髁具有操作简单、费用低廉、疗效确切、不需要住院、患者容易接受、在基层容易推广等优点,是治疗顽固肱骨外上髁的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 痛点 小针刀 双极电凝术
  • 简介:目的观察肾敷灵外敷配合雷公藤多甙对难治肾病大鼠的炎症因子NF-κB及TGF-β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化的原则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治疗组,实验第7天开始灌胃,正常组、模型组每天灌胃生理盐水;对照组每天灌胃雷公藤多甙混悬液;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外敷肾敷灵于大鼠神阙、肾腧、脾腧穴位.实验前和实验开始后2周、4周收集大鼠24小时尿液检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实验结束后WesternBlot方法检测肾组织中NF-κB、TGF-β的水平.结果实验第14天、28天,模型组、对照组及治疗组大鼠24h尿蛋白显著高于正常组;与模型组相比,对照组及治疗组24h尿蛋白量均显著受到抑制(P<0.01);治疗组24h尿蛋白量28天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第28天,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对照组、治疗组大鼠肾组织中NF-κB、TGF-β的表达明显上调(P<0.01);与模型组相比,对照组及治疗组明显降低(P<0.01);其中NF-κB3的水平治疗组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肾敷灵外敷配合雷公藤多甙可通过抑制NF-κB、TGF-β表达,减轻难治肾病大鼠肾小球的炎症反应,从而抑制肾小球的损伤.

  • 标签: 难治性肾病 肾敷灵 NF-ΚB TGF-Β 中药外治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咳嗽的中医证候规律,为该病的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预先设计的量表,对161例慢性咳嗽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收集慢性咳嗽的症状、舌脉等资料,建立数据库,并通过因子分析提取主要证候因子,结合中医证候学给予解释。结果因子分析共提取7个公因子,累计贡献率为54.393%,结合中医证候学进行判断,可归纳为类风盛挛急证、类肺阴亏虚证、类肝火犯肺证、类风寒袭肺证、类痰湿蕴肺证、类燥邪伤肺证及类痰热壅肺证。结论采用因子分析法的多元统计方法对慢性咳嗽的主要证候因子的提取结果与专家共识意见基本相同,可为本病的辨证论治提供依据。

  • 标签: 慢性咳嗽 中医证候学 因子分析
  • 简介:目的:研究补肾健脾法与清热燥湿法比较对高脂喂养2型糖尿病小鼠肝脏组织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用高脂饲料诱导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分别予以补肾健脾法及清热燥湿法干预。测定各组小鼠血糖,IL-1β、TNF-αmRNA水平,HE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组织结构变化。结果:(1)与普食组小鼠对比高脂组小鼠血糖水平明显升高(P〈0.05),清热燥湿组、早期补肾健脾组(早脾肾组)小鼠血糖较高脂组小鼠有明显的降低(P〈0.05),晚期补肾健脾组(晚脾肾组)血糖值较高脂组无显著差异;(2)高脂组小鼠与普食组比较,肝脏组织中炎症因子IL-1β、TNF-αmRNA水平也明显升高(P〈0.05);清热燥湿组、早脾肾组、晚脾肾组炎症因子IL-1β、TNF-αmRNA水平较高脂组有明显的下降(P〈0.05);(3)组织切片HE染色可以看出高脂组小鼠肝脏细胞出现十分明显的脂滴增多,早脾肾组、清热燥湿组小鼠HE染色可以看到肝脏细胞内脂滴明显减少,晚脾肾组较高脂组肝内脂质沉积也有一定缓解。结论:早期补肾健脾法干预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小鼠血糖,并降低小鼠肝脏炎症因子mRNA水平,保护肝脏。

  • 标签: 补肾健脾 2型糖尿病 高脂饮食 炎症因子
  • 简介:目的:探讨金刚藤胶囊配伍康妇消炎栓治疗盆腔包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慢性盆腔包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用头曲松钠4g加入25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同时口服多西环素100mg,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金刚藤胶囊配伍康妇消炎栓,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明显高于对照组(68.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金刚藤胶囊配伍康妇消炎栓治疗盆腔包块有协同作用,可内外兼治,显著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比单纯抗生素治疗更为有效、经济、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金刚藤胶囊 康妇消炎栓 盆腔炎性包块
  • 简介:目的探讨膈下逐瘀冲剂对输卵管不孕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疗效机理,进一步指导临床.方法选取鼠龄为8-12周的48只wistar大鼠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混合菌法接种大鼠输卵管,构建出输卵管不孕大鼠的模型,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6组,每组各8只,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TNF-α含量及免疫组化法检测TGF-β蛋白的表达.结果膈下逐瘀冲剂高剂量组疗效明显高于中、低、阳性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膈下逐瘀冲剂能够明显抑制输卵管不孕大鼠的TNF-α含量和增加TGF-β蛋白的表达,从而达到抑制炎症的目的.

  • 标签: 输卵管炎性不孕 膈下逐瘀冲剂 肿瘤坏死因子-Α 转化生长因子-Β
  • 简介:[目的]观察电针治疗面神经的疗效。[方法]选择面神经患者60例,予电针治疗,每日1次,每周5d,10次为1个疗程,治疗1~3个疗程。[结果]痊愈48例,好转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7%。[结论]电针治疗面神经疗效良好。

  • 标签: 面神经炎 电针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观察Rho激酶抑制剂、芪苈强心胶囊分别及联合短期应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水平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NYHA分级Ⅱ~Ⅲ级)在接受常规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成4组,分别是空白对照组(30例)(A组),单用Rho激酶抑制剂治疗组(30例)(B组),单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组(30例)(C组)和Rho激酶抑制剂与芪苈强心胶囊联合治疗组(30例)(D组)共治疗4周。治疗前后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BNP,评估心功能。结果:治疗后3个治疗组B、C、D组分别与对照组A组相比TNF-α、IL-6、BNP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间(B、C、D组间)比较B组与C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1),D组较B组、C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o激酶抑制剂联合芪苈强心胶囊能显著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6水平,改善心功能,有利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 标签: RHO激酶抑制剂 芪苈强心胶囊 细胞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素-6 慢性心力衰竭
  • 简介:目的讨论中医分型论治小儿支气管的临床观察效果.方法选取小儿支气管患儿90例按治疗方案随机分为A组与B组,其中A组采取中医分型论治疗方案,B组采取西药治疗方法,比较临床治疗效果.结果A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结论使用中医分型论治小儿支气管临床效果更佳,无不良反应出现.

  • 标签: 小儿支气管炎 咳喘 中医药疗法
  • 简介: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06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86例慢性盆腔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以中药保留灌肠方法治疗。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6.7%,观察组总有效率90.7%,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慢性盆腔炎 中西医结合疗法 保留灌肠
  • 简介:目的:探讨桂产藿香蓟水提物的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地塞米松组、桂产藿香蓟水提物高、中、低剂量组,采用二甲苯诱导小鼠耳廓肿胀,观察桂产藿香蓟水提物对二甲苯诱导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以同样的分组方法另取60只小鼠,采用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法,观察桂产藿香蓟水提物对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的影响,并分别测定小鼠足肿胀中丙二醛、前列腺素E2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实验结果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组间对比采用LSD检验。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桂产藿香蓟水提物高、中、低剂量组能显著抑制小鼠耳廓肿胀和足肿胀,抑制率分别为29.27%、18.23%、11.61%和27.58%、17.15%、7.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空白对照组前列腺素E2、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分别为124.95±15.71μg/g、21.19±3.27nmol/ml、162.19±12.52U/ml,桂产藿香蓟水提物其高、中、低剂量组前列腺素E2、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分别为(52.12±9.51μg/g、78.30±11.60μg/g、83.41±13.34μg/g)、(14.57±2.51nmol/ml、15.40±2.34nmol/ml、16.37±3.18nmol/ml)及(222.76±19.59U/ml、209.90±15.30U/ml、194.64±19.68U/ml),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桂产藿香蓟水提物其高、中、低剂量组能显著降低小鼠足中组织前列腺素E2、丙二醛含量,提高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桂产藿香蓟水提物抗作用显著,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组织中前列腺素E2的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清除氧自由基有关。

  • 标签: 藿香蓟 抗炎作用 机制
  • 简介:目的:研究芒硝外敷腰部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2例入住我科的重症急性胰腺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芒硝外敷双侧腰部,主要观察两组患者在第1、3、7、14天的APACHEII评分变化;测量入院时以及入院第1~7天的腹围与膀胱内压(ICP)计算差值来评价腹内压的变化;观察肠呜音恢复时间。计算两组患者中转手术率及病死率。结果:两组在第1、14天的APACHEII评分无统计学差异,在第3、7天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在第3、7天的评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的腹围在第3天之后差值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膀胱内压在第3天之后差值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肠鸣音恢复时间上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中转手术率及病死率上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芒硝外敷腰部有减少胰腺炎症的进一步发展,降低重症急性胰腺腹内压、促进肠功能恢复的作用。

  • 标签: 芒硝 重症急性胰腺炎 胃肠功能恢复
  • 简介:目的基于“火毒”病机观察急性脑梗死重症大鼠皮层的核转录因子KB(NF-KB)、c-fns蛋白表达及中药干预效应。方法以Longa的方法略作改良制作鼠左侧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模型,选择Bederson评分〉2分的重症急性脑梗死大鼠,对照单纯扶正方药及单纯解毒方药,观察扶正解毒方药对急性脑梗死重症大鼠的宏观表征、NF-KB、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1)假手术组脑组织细胞核明显呈淡淡的浅棕黄色,模型各组细胞核着色呈现明显的棕黄色,以缺血24小时-48小时为主要变化,给予扶正药、解毒药和扶正解毒药后,神经核着色较浅,其中以扶正解毒药改善效果较为明显,各药物组着色仍比假手术组明显。脑组织细胞浆呈现相同趋势;(2)缺血各模型组大鼠,缺血侧c-fos和NF-KB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扶正药和解毒药治疗组c-fos和NF-KB在缺血24小时-48小时时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0.01),扶正解毒药治疗组在缺血各时间点c-fbs和NF-KB的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重症急性脑梗死大鼠的NF-KB、c-fos蛋白明显升高;扶正解毒中药治疗重症脑梗死大鼠可能与调节NF-KB、c-fos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 标签: 脑梗死 核转录因子κB蛋白 C-FOS蛋白 火毒
  • 简介:目的观察活血祛痰法对糖尿病肾病大鼠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探讨其对DN防治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糖尿病肾病(DN)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观察各组大鼠24h饮水量、24h尿蛋白量、血肌酐、空腹血糖水平等指标;病理切片过碘酸雪夫(PAS)染色观察肾脏的病理改变;采用一步法定量PCR检测肾组织NF-κB基因的表达;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P65蛋白质含量.结果治疗后,模型组尿蛋白量较正常组呈上身趋势,中药组治疗后,24h尿蛋白量、血肌酐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NF-κB基因在肾脏中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组,治疗后,中药组NF-κB基因在肾脏中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明显下调(P<0.01);相对于模型组P65蛋白表达上调,中药组治疗后P65蛋白表达量下降,接近正常组.结论活血祛痰法可用于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机制可能与其能抑制DN大鼠肾脏中NF-κB信号传导通路的激活有关.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活血祛痰法 NF-kB P65蛋白 信号传导
  • 简介:目的:探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0例亚急性甲状腺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临床特点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观察各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随访1年观察患者的复发率.结果:亚急性甲状腺可分为热度炽盛型、阳虚湿困型、肝郁蕴热型、阴虚火旺型及气郁痰阻型,进行辨证治疗后痊愈26例,显效14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为100.0%.治疗时间为25~28天,平均(31.6±4.4)天,4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8.0%),复发3例(6.0%).结论: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亚急性甲状腺临床效果显著,治疗时间短,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可明显减轻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 辨证论治 亚急性甲状腺炎
  • 简介: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的干预效果。方法将72例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在西医规范治疗的基础上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给予中药内服并灌肠治疗,记录腹痛缓解时间和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7天后评价临床疗效,并记录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变化,并对记录进行缝隙评价。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无差异(P〉0.05),中西医治疗组腹痛缓解时间和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甘油三酯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但两组对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局部并发症发生率治疗组较对照组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较单纯西医治疗可更快的改善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的腹痛症状和降低其血淀粉酶水平,更好的降低甘油三酯。

  • 标签: 高脂血症 急性胰腺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