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环球中医药》杂志在各级领导、各位编委、广大读者的指导和陪伴下,走过了个春秋。杂志的成长沐浴了阳光,也经历了风雨,洒下了辛勤的汗水,也收获了沉甸甸的喜悦。撷取发展道路上一片片花絮,感动过去,启迪未来。再次感谢所有关注支持杂志的领导、专家和朋友们!

  • 标签:
  • 简介:明代常熟名医缪仲,名希雍,号慕台,以医术闻名于当时,对后世医学发展有较大影响,故被《明史》列入《方技传》。他在青壮年时就远离家乡常熟,“因之周览吴会,薄游七闽,历齐鲁燕赵之墟,纵观乎都会之大,返策秣陵,浮江西上,涉云梦,溯三湘而人豫章”,踏遍了明室江山半壁。长期侨居浙江长兴行医,

  • 标签: 缪仲淳 出生年 墓葬地址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查阅近5相关文献,从针刺、艾灸、埋线等方面综述了针灸治疗泄泻的方法,指出其在治疗泄泻方面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 标签: 泄泻 针灸 临床研究 研究概况
  • 简介:民。5月13-18日,韩国庆医疗院在蒙古国南戈壁省为1430名患者进行了义诊。参加义诊的有庆医疗院19人及志愿者17人,共计36人。春季吹到韩国的黄沙,即来自南戈壁省,该省总人口4-3万人,大部分为游牧

  • 标签: 蒙古国 义诊 医疗 韩国 志愿者 总人口
  • 简介:韩国庆大学赵仁源校长200912月31日宣布韩医学古典研究所成立:庆大学原典学教室的郑昌贤任首任所长。

  • 标签: 韩国庆熙大学 研究所 韩医学 古典
  • 简介:8月30日,韩国庆大学举行了“韩医药结合研究情报中心”(KoreanMedicineConvergenceResearchInformationCenter,以下简称KMCRIC)成立大会。

  • 标签: 韩国庆熙大学 医药结合 情报
  • 简介:近年来,学校改革传统的中医本科学生大内科培养模式,根据社会需求,在中医学一级学科下先后设置了中医骨伤专业、官专业,学生在毕业择业时具有一定的专业优势,满足了用人单位对这些专业医学人才的需求,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欢迎。就目前一些知名度较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较好的中医院来看,

  • 标签: 中医药专业 中医外科方向 人才培养 五年制 教学计划 课程设置
  • 简介:7月3~4日,韩国庆大学校师生一行22人来辽宁中医药大学访问学习。庆大学校是韩国著名的高等学府,现有三个校区及二十多个系科。目前,与51个国家193所大学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庆大学校曾多次被选为韩国最优秀的大学。庆大学校与辽宁中医药大学自1992结成姊妹学校后,一直在学术交流、参观互访及短期学习等多方面进行密切交往。

  • 标签: 中医药大学 学校 韩国 辽宁 师生 访问学习
  • 简介:2008“中医中药中国行”大型科普宣传活动将于4月12日正式启动。今年“中医中药中国行”将在山东、安徽、上海、浙江、福建、广西、湖南、新疆、青海、甘肃、宁夏、陕西、湖北、江苏14个省(区、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广泛深入地开展中医药科普宣传、中医义诊咨询、基层卫生培训和群众健康讲座等活动。活动规模空前,范围扩大,内容丰富,行程贯穿全国,势必再掀“中医药科普宣传”的高潮。

  • 标签: 中医中药 中国 科普宣传活动 澳门特别行政区 健康讲座 卫生培训
  • 简介:乐、药、疗三字同源,反映在远古先民对音乐、药物、治疗三者联系的认识。上古人们对音乐与情志及脏气之间的互动关系已有深刻的体验,概括为脏是论。古人的重要建树是:揭示音声与人格情志、脏气体质的关系;建立音、'计三者互相推求的闻诊方法;倡导以音乐调治身心。音乐长期被作为儒家教化工具而淡化了医学效用,发掘研究和发展这一传统疗法,有助于构建中医身心治疗学。

  • 标签: 音乐疗法 五音 五行
  • 简介:银畴老中医(1916—1993)16岁开始行医,业医60余年,擅长中医内科、妇科、儿科及骨伤科,尤以推拿手法治疗小儿感冒、咳嗽、呕吐、腹泻、疳疾、惊风、厌食等症见长,在武汉、黄陂一带颇有影响。由于痛苦小、费用低、疗效好,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笔者从小对其治病方法耳闻目染,又跟随祖父侍医数月,深叹其妙,受益良多。现将其小儿推拿经验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

  • 标签: 小儿推拿 宋银畴 专家经验
  • 简介:乃光教授为第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是温病学科的著名专家,善用古方治疗湿热病,尤重视对清代温病学家有关医论、医案、方药的研究和应用,临床效果显著。现将乃光教授治疗湿热病的有关论述和治疗经验整理如下。1对湿热病的认识湿热病是指由湿热病邪引起的一类病证。乃光教授认为,湿热之邪致病广泛。从病位言,内则脏腑、脑髓、骨骼,外则肌肤、筋脉等无不涉及。

  • 标签: 经验 治疗 湿热病
  • 简介:行与脏的配属经过了一个从哲学到医学的转变过程。就哲学而言,则经过了从古文经学到今文经学的演变;木、火、金、水行,古文经学分别配以脾、肺、心、肝、肾,今文经学分别配以肝、心、脾、肺、肾。就医学而言,又经过了从《内经》前医学到《内经》医学的演变。汉初马王堆医学帛书已有了行痕迹,汉文帝时名医淳于意已开始运用行分析病证,有了行-脏配属的苗头,但均还没有行与脏的系统配属。《黄帝内经》系统地记载了医学行-脏学说,其配法与今文经学配法相同,体现了行-脏观念

  • 标签: 五行 五脏 配属关系 黄帝内经
  • 简介:针灸是中华民族文明的精粹,针灸可以通过穴位精确治疗,且针灸与推拿的整合能够在治疗疾病方面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软作为较常见的中医疾病,应用针灸推拿治疗意义重大。

  • 标签:
  • 简介:胸壁软组织损伤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以胁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外伤,患者体征虽然轻微,但症状很重,治之不当,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影响很大。兹将景贵先生治疗本病经验介绍如下。

  • 标签: 宋景贵 胸壁软组织损伤 老中医经验
  • 简介:金元是中国古代史中最具创新特色的时代,是中医史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高峰时期。历经东汉时期经方的“麻桂剂”和魏晋南北朝、晋唐时期的葱豉结构后,在金元时期迎来了羌防剂从理论到临床广泛应用。羌防剂的显著特点包括轻发汗、祛风除湿及分经论治。羌防剂的创新既受金元时期文化和社会氛围的影响,也是解表方剂适应这一时期气候变迁的必然结果。

  • 标签: 羌防剂 麻桂剂 创新
  • 简介:自古至今,运六气与疾病的相关性就是中医运气学说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古人以运配以天干,以六气配以地支,用于分析、预测每年气候变化和疾病流行的一般规律,为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预测疾病流行趋势提供参考[1]。目前的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分析疾病的发生、流行与运气理论的关联程度;另一方面是利用运气学说总结疾病预防和治疗的规律。

  • 标签: 五运六气 疾病 防治 综述